敲钟大学问:敬钟如佛

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的竖起心耳聆听,忍不住的召唤侍者:  于是奕尚禅师就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  奕尚禅师道”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时,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用如如入定的禅心。....
2023-06-26
敲钟大学问:敬钟如佛

大安法师:民无信不立

意味着是人说出的话就应当有,  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没有信誉”就相当于自己取消了自己做人的资格。  中国的儒家文化当中,  儒家典籍中谈到”子贡问治国之道,孔子说治国之道有三要素,  足食就是让大家能够吃上饭“  那子贡进一步又问;如果这三者一定要去掉一个,先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先把国防力量去掉?吃饭还是很重要的:所以留下足食和民信。  然后子贡再进一步问,如果剩下这两者还要去掉一个。....
2023-06-26
大安法师:民无信不立

佛教里说的七种法供养

佛教里说的七种法供养:《行愿品》里面列举了七种法供养:  如说修行供养,  依照佛陀宣说的种种法门修行“  利益众生供养。这也是供养诸佛的修行,因为佛菩萨是为利益众生而出现于世。我们能利益众生,就是在为佛菩萨分担职责,这就需要先摄受他们,分别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真实、利他的语言令人欢喜,倘能按四摄法门行事。必能与众生广结善缘,再向他们宣说佛法,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
2023-06-26
佛教里说的七种法供养

大安法师:护法与附体

护法能让进道场吗:第一天我看到的一个说护法能不能进道场,事后才听说这个护法是指他附体的。  你这个附体现象很不好。这些附体的东西。会让我们搞得非常得痛苦?但为什么会附到你身上,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是护法。你就念阿弥陀佛,因为这些附体的都是鬼神道的比较多,这些都属于阴暗的东西,阴暗的东西是怕光明的,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名号,你念得非常恳切,他就在你的身体呆不住了;呆不住他自然就走了,他也融汇在光明里面。....
2023-06-26
大安法师:护法与附体

延参法师:青春的名义

甚至让好端端的青春陷入了孤独,理解那些人生的痛苦,在风雨里坚守对未来的梦想,青春里迷茫并不可怕,迷茫不是青春特有的符号,更需要清醒面对、承担和善待生活的真实,不要盲从生活的负面情绪。生活不是一场忙碌、追逐和奢望,不要让那些虚妄的价值、理想和梦想。人生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青春遇到的坎坷会很多,总是要去面对那些现实和梦想的差距,都将是生命里最好的回忆,也都会成为生活美好的点缀和陪伴。....
2023-06-26
延参法师:青春的名义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曼陀罗花,莲花。山玉兰。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花名,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世称其花三千年一开值轮王及佛出世方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如《法华经....
2023-06-26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受戒后一定要搭缦衣吗

受戒后一定要搭缦衣吗:  文/大安法师?请问受戒后一定要搭缦衣吗:  法师。你如果受了五戒,还是要搭缦衣:  缦衣是在家居士的法服“披搭时应诵此偈,善哉解脱服,钵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那这个法服就有加持力,穿了能得三宝的加持;如果你不穿,法服的加持力就没有了,也是对三宝的恭敬。  所以只要是礼佛、诵经、念佛的时候,都尽量搭缦衣为好。....
2023-06-26
受戒后一定要搭缦衣吗

星云大师:职场特效药

  有个将军想要出家学道:便去找法师“法师和颜悦色地说“将军再也按捺不住“赶快为我剃度嘛。旁边来了一个人急匆匆地说,听说你老婆在外面偷人呢“要冲回去找老婆理论“一句话就扰得心意怒冲冲”修行的人希望立即开悟,建筑师建造房子希望即日完成?经商营业想要立刻致富。生儿育女盼望立刻长大:由于人心求快求速的关系“希望立即见效”不能即刻成效;就是要禁得起时间的磨炼,  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需要经过时间成长的“....
2023-06-26
星云大师:职场特效药

为何转世前会忘记前世

必然会忘记前世的事情?前世的事情和前世的眼耳鼻舌身意相关,  人的死亡是以死亡心的生起为标志,死亡心生起后,下一个生起的心会在投生之处生起结生心,结生心的名色法一起生起,这一刹那并没有眼耳鼻色身相关的识及其它色法生起,这些色法和识是在后来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生成的,而后来长大生成的眼耳鼻舌身没有与前世相关,只会记得后来生起时的事情,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
2023-06-26
为何转世前会忘记前世

寺院屋檐惊鸟铃的作用

寺院屋檐惊鸟铃的作用,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  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亦称惊鸟铃、护花铃。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叮当作响,铃铎。宝铎”风铎”铎便被悬挂在寺院殿宇宝塔之檐上。叫做风铃、微风吹动,风吹宝树、宝网、宝铃声,是西方极乐世界演畅妙法的清和雅音之一。  古人悬挂风铃,  寺院里的风铃是宗教的重要器物,寺院建筑屋檐下的风铃,清脆之声庄严宁静。似在时时惊醒世人之意,浑身似口挂虚空。....
2023-06-26
寺院屋檐惊鸟铃的作用

“香花供养”出自《金刚经》

香花供养“出自《金刚经》”  香花供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金刚经》:以诸花香“以散其处,  示例。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 ★清。....
2023-06-26
“香花供养”出自《金刚经》

学佛应该如何对待经书

学佛应该如何对待经书,往往就是如何处理各种经书,例如请回家的佛书?可以将佛书放在地上、床头上吗,不宜将佛书堆迭于地,最好将佛经与世学书籍分开排列“而将佛经放于枕头下入睡,结果连续三天佛经都自动被改置它处:恭敬地将经典改置于高处,除了不可将佛经当枕头。在阅读经书时,也不应如读闲书般横躺侧卧于床铺,而且以散乱心读经,  若是需要去除经书灰尘。则应以干净的布帕来洁净经书。....
2023-06-26
学佛应该如何对待经书

为何专心恭敬听闻佛法

为何专心恭敬听闻佛法:为什么听闻佛法的时候特别需要专心和恭敬心,任何法义也无法铭记于心。所以在闻法之前,他的相续也会像一张白纸,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听闻,  若能专心致志地听法: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那我们怎能不专心致志地听闻佛法呢?如果那时好好听闻,上师和弟子都应持本尊的佛慢,那时诸佛菩萨也确实安住在传法的现场,所以加持不可思议。....
2023-06-26
为何专心恭敬听闻佛法

梦参老和尚:为僧只合居山谷

梦参老和尚:朱子桥老将军请他在湛山精舍吃饭,幻生法师问我说,‘弘老是学戒律的?那时候弘老跟前有位传贯法师,弘一法师认为朱子桥是老善人,这位老善人请弘一法师。弘一法师答应了,请朱老将军吃饭:朱老将军说。‘我已经请弘一法师了:‘我们一块请弘一法师吃饭,’我一跟弘一法师说。弘一法师就写个纸条拿出来了,和尚只在山谷住。  我就跟幻生法师说,  这首诗也不是弘一法师作的,是宋朝惟正大师写的。....
2023-06-26
梦参老和尚:为僧只合居山谷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

人生的大病----贪,仙人想试一试他们的道心。就是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为什么说人生的大病是贪、嗔、痴呢”不是在名利富贵上打主意。这些妄想的念头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比如我们贪求知识的广博、学问的渊深。或是贪求了生脱死、证得无上果。希求了脱生死”是损人利己、自私贪婪的欲望,  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或是一点私利,为了满足贪的欲望”这种贪欲岂不是人生的大病。是由爱生起,爱钱财。....
2023-06-26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

济群法师: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

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  正见轮回是苦,我们才能生起解脱的意愿。才能对世间的一切完全放下,即使暂时厌倦了追名逐利,就会有多少执著和挂碍,就是对轮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只要还有一点挂碍,我们所要出离的不是时空,而是产生轮回的根源。将轮回的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把错误知见当做是我。从而不断造业,这种业力又推动我们再去起惑。....
2023-06-26
济群法师: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

虚云老和尚: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罗蜜

故而见贪心众生;见恶心众生;教之以持戒,见嗔心众生者;教之忍辱,见懈怠众生;教之精进,见乱心众生;教之以禅定,见痴心众生。教之以般若,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即是持戒波罗蜜,即是精进波罗蜜,即是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  今时有人不识念佛功能,殊不知念佛法门,因时人但知口念,故教以念佛带参禅,贵在参究、追寻、问讨,必须先要念佛,念而不念,再向无念之中起一参究。且看这个念佛是谁“先当以念佛为缘起。....
2023-06-26
虚云老和尚: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罗蜜

简释“有漏皆苦”的意义

有漏皆苦”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著为,惑使人烦恼”贪(贪欲)、瞋(瞋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做痴)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而造种种业,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于是又起烦恼,而生死轮回是苦的。....
2023-06-26
简释“有漏皆苦”的意义

如瑞法师:福报和智慧都离不开恭敬心

福报和智慧都离不开恭敬心,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生起来一种恭敬心;当我们来到一位领导的面前,好像就会有一种畏惧感;自然不敢乱动乱说,当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个乞丐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很可怜。就会对他行布施?我们只能生起来一种怜悯心。....
2023-06-26
如瑞法师:福报和智慧都离不开恭敬心

佛菩萨纪念日行善功德会更大吗

佛菩萨纪念日行善功德会更大吗:  一居士问,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  妙祥法师开示,  这个问题,为什么初一、十五和佛的圣诞日?很多的佛教徒要搞一些放生活动,世间也有很多忌讳,比如说初一、十五不许动土,甚至不许出门?为什么呢。它这有个自然的道理,  我们在海边都知道,海边初一、十五涨大潮?是不是,因为这个天体的运动,日月的盈亏,它影响人的生理、心理使人心产生不(p....
2023-06-26
佛菩萨纪念日行善功德会更大吗

佛教有十个字最易念错

佛教有十个字最易念错?  这些易错字你念对了吗:  念sh....
2023-06-26
佛教有十个字最易念错

觉醒法师:究竟哪个是你

觉醒法师:这是我小时候拍的全家福哦?我也不是很认得出了哎……?那究竟哪一个是你呢”连自己也分辨不清楚,我们一直执着的这个”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只是在短时间内我们察觉不到这种改变,就以为是恒常不变的。  人生的苦往往来源于我执,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去思考和做事,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烦恼,造作了许多的业,这就是佛陀为什么屡屡告诫人们要去我执的原因。  如果你能够理解“不是永恒不变的。....
2023-06-26
觉醒法师:究竟哪个是你

虚云老和尚:了生死的十件难事

  《禅门日诵》上载有憨山大师《费闲歌》十首,讲十件难事,这十件事办不到,遇师难,出尘难,悟道难,敬心难,自知惭愧,古人说,我内心的惭愧谁能知道呢?你们不相信苦恼业障,古人说得到行得到,明眼人会说我,纵有满腹知解,亦不足重……故有秘戒不许滥传于不道不明不圣不贤之人,未审大师遇有应传而不传、不应传而传者之事否。开千古破戒之风,徒以宿业果报而自慰,足以证明大师功过深浅矣……。....
2023-06-26
虚云老和尚:了生死的十件难事

惠空法师:公平与不争

公(p....
2023-06-26
惠空法师:公平与不争

证严法师:逆境是非观

逆境在佛教中称为“逆增上缘”碰到逆境时,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
2023-06-26
证严法师:逆境是非观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