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拜佛完整姿势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 (二)分右掌向下,左掌不动,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
2023-06-26

如何对待劳作中或扫地中误杀的小生命
愿汝即时生净土:有个朋友是做土方工程的,修路在三世因果经里面说是一种善业,他在施工的过程中又会杀死很多无辜的小生命,他到底算行善了还是造恶了?在农林劳作中不免伤害虫子?一切众生自回护,愿汝即时生净土“顶礼师父,家里有太多蟑螂,但又因不杀生没有去控制,但是生活在家中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此问题使弟子真的是好烦恼?恳求师父给予开示。不要把没吃完的食物放在外面,同时多用心祈求。....
2023-06-26

经读的越多真的就越好吗
还得知道知道你的本缘?我知道你是对空宗有意见吗,读的时候非常欢喜,读经是告诉你的方法,它还有道理在里头呢,你不光想读文字?不读它的道理,明白最好?你把三藏十二部念下来有什么用啊,这个问题你不明白,你要当大法师得读多,读读《心经》都好,你不会读了,你读的是那个咒的那个词句的时候,那不是咒的真意啊“我跟你讲一个问题吧”我要让你念白莲花你绝对不念“说咱们在众生界当中是污染的,佛是生在众生当中啊。....
2023-06-26

佛家怎么看阴阳占卜等
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看:佛家是反对的,那些不要学。佛教八正道里面有一个正命,即要以正法而活命。不要以邪法而活命,以邪法而活命那就走到邪路上。佛家的有些人懂点《易经》、占卜这些,说这个人运气不好,你要转过来好好学佛,好好做正事,救苦救难,这是接引的方便,但不能专门搞这个东西,就变成欺骗人了。但你若是能转化过来,不再杀生而修慈悲心,去救苦救难,那就可以重罪轻受,佛家讲修心。....
2023-06-26

作为凡夫利益众生的窍诀
作为凡夫利益众生的窍诀: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凡夫?想要获得修行境界利益众生:境界不是无缘无故就产生的,必须要下一定功夫,不管你有智慧、没智慧,只要肯下功夫的话!有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收获,这是决定的, 藏汉很多高僧大德,通过看其传记也能明白,他们在求学时下了极大决心,然后认认真真去修学,到了晚年时。不管是境界还是利他心,才会跟其他凡夫完全不同,而人有了境界的时候,定会散发出慈悲和智慧的光芒。....
2023-06-26

延参法师:当传统文化遇到新媒体时代
我说何止是辛苦啊。遇到了不可描述的时代,多姿多彩的时代。活泼新颖的时代,遇到了当和尚最难的时代。 遇到了一个什么样时代,又必须要去寻找突破的存在,想法太多都没用,这个时代,一起去面对那些困惑。一起去活出那些思考,遇到了一个新媒体传播时代,传统文化是东方一种人文情怀,一种民族精神,更是东方文明的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化载体。文化脉络,更是承担和责任, 东方传统文化伴随着东方文明。....
2023-06-26

星云法师:为道莫还乡
我们求道不能有宗派观念,弘法更不能有地域的思想, 唐 马祖道一禅师 为道莫还乡 还乡道不成 溪边老婆子 唤我旧时名 在未讲这首诗之前我先告诉各位一个常识(p....
2023-06-26

为什么佛菩萨的塑像都是半闭着眼
会发现佛和菩萨的眼睛都是半睁半闭着的?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菩萨只好半闭着眼,不过还有一个非常慈悲的说法, 半睁眼是佛的外像慈悲代表,不舍六道众生。同时又不忍全睁看到六道众生的痛苦,因为我们的肉眼看到的世界是颠倒的,佛教导我们用心眼去观世界“的功夫为了有利于修行者不要昏睡,既不完全睁开又不能完全闭合的方法,代表了佛菩萨进入了” 上面的这个意思是如果全睁开了眼睛。....
2023-06-26

2017年中国佛教节日一览
2017年主要有哪些佛教节日? 佛教有很多节日,佛菩萨出生、出家、成道、涅槃都在各自的信仰者中形成节日,孕育出许多佛教节日。按阳历与农历顺序,2017年主要的佛教节日有这些—— 1月5日(农历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节) 佛图澄圆寂日 净宗十二祖彻悟法师圆寂、紫柏真可尊者圆寂 太虚大师诞辰日 监斋菩萨圣诞 永明延寿大师圆寂日、施护三藏圆寂....
2023-06-26

梦参老和尚: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嘴巴在念,心在念,念完了问:懂得了念佛是谁,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所念的佛, 从哪儿学习话头?照顾话头,你找话头干什么?念佛是谁不就是了吗?谁在念佛?谁在闻法呀?这就是达到前头的反闻闻自性,话头你可以随便的,不止‘念佛是谁’。不用教理。那你话头参不成,悟的大小、事情的深浅。 知道丹霞祖师劈佛的故事吗:丹霞祖师说,木头里没有舍利: 这都是话头,这是丹霞祖师破他的执着。....
2023-06-26

纯粹的法门净土是什么
净土教门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纯粹不纯粹,有一本手掌书叫《纯粹的净土法门》:我们弘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也会强调。善导大师的思想是纯粹的净土法门,如果对净土法门不了解“都是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嘛。精神界的法门修持也是一样的,其实他是附用了佛法的一些概念“教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教实相念佛,这算不算是净土法门的念佛呢。净土法门所讲的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设定的称名念佛,净土法门纯粹不纯粹。....
2023-06-26

何为佛教说的修定资粮
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要想修定,得先修四加行,加行是说你证道之前要修定,你连五戒三归都清净不了。那更不要说比丘戒、比丘尼戒,即或是没有违犯根本戒。忏悔掉没有?忏悔清净没有,在修定前一定要先修忏悔法,你心里就生起妄想了!在佛说的比丘住山林的时候, 我们过去的祖师以他修道的经验说。没破参不住山,没明心见性的时候。戒根不清净。身口意三业不清净,会生起烦恼的,你所行的破了律仪了。....
2023-06-26

何为佛教说的不矫威仪
何为佛教说的不矫威仪: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法师不天天搭着衣,都应该时时搭着衣。本来这个衣应该时时刻刻都搭着,但是中国的习惯不搭了,以为搭衣就不对了,中国佛教都不对了,并不是出家人就是应该穿这种衣服,所以里边必须要穿上衣服,外边搭的衣就很容易掉了;以后中国的法师就想出用一个圈圈,也觉得不方便。本来最初出家人都是搭着衣,我不能说他不对”搭着衣是现比丘相,这谈不到是比丘相,大乘的佛教太大了。....
2023-06-26

何为佛教中的功德圆满
何为佛教中的功德圆满“是说妥善完满地做成一件善事。泛指行善积德,在佛教中“功德圆满”则是指因修行而得身心清净、了脱生死、超越轮回之正果。 “功德”即功业与德行,《大乘义章。....
2023-06-26

重视口业对修行的影响
重视口业对修行的影响,从出家至今从不讲任何闲话“则正面开示数言;若非关修行,从不假手他人。 老尼师之德行驰名乡里,皆来乞求老尼师加持,老尼师皆以手掌拍头三次加持,此为念佛三昧功德之力。老尼师之德名感召大陆数家电视台争相采访,仍一心念佛,女众无论在家出家修行“从老尼师之修行。便可体悟念佛实相功德与口业的真实相”是女众修行最难克服的业力“是女众修行证道的最大阻力“是女众修行最大致命杀伤力“....
2023-06-26

界诠法师:朝露随失
时间无常,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拥有终归失去,多大的财富,多大的官职,无不如朝露随失。 人只是一时间放不下而已,最终没有一样东西不弃舍!....
2023-06-26

本焕长老:讲话的是谁
讲话是提醒你们大家用功。讲话的倒底是谁,怎么会讲话都不知道?这个讲话不是讲世间的话。我们现在讲的话都是讲出世间的话?现在好好用功,不知道怎么叫要用功,有的师父会用功,有的师父知道要用功,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叫做用功?那我就首先给你们这些不知道怎么用功的人来讲一讲,我讲的好不好与他们没有关系,我是为了你们初来用功的人讲一下,既是不知道讲话的是谁?那想不想知道讲话的是哪一个呢!知道好不好!....
2023-06-26

妙殊法师:行禅和静坐
妙殊法师:行禅和静坐, 如果各位留意的话: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小孩子总会不自觉地咬手指,然后旁边的家长就会急忙喝止,孩子常常会是一种恍然清醒的神态。才将手放了下来,其实成年人也有这样的状态,我曾认识一个居士他是做(p....
2023-06-26

济群法师:修行路上的地图
《道次第》在汉传佛教地区日渐盛行,而是反映了大众在修学上的实际需要,不必出门就可接触到汉传各宗乃至三大语系的相关典籍和开示。这种便利往往会令学人莫衷一是。造成修学理路的混乱,片面抓住一点而视之为佛法全部,不少学佛者都希望将佛教经典浓缩一册。古今大德也编写了不少关于佛法修学的概论,《道次第》以完整而清晰的修学套路备受瞩目,民国年间由大勇法师译出《菩提道次第略论》后。....
2023-06-26

净慧长老:外在的和平
外在的和(p....
2023-06-26

菩萨和阿罗汉有什么区别
菩萨和阿罗汉有什么区别?八地菩萨以后的境遇不是凡夫所能构想的。 常情所理解的世间、所讨论的外境问题。八地菩萨已经没有了,所以八地菩萨常有令人费解的行为, 八地菩萨证悟的灭定与四果阿罗汉有没有区别:但四果阿罗汉的灭定属于有余依涅槃,对于所知外境的理解不透彻。所以说他没有圆满修法无我,对于大乘法要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而八地菩萨对大乘法足够理解,便直接进入他们的灭定状态。....
2023-06-26

如瑞法师:如何开发觉性
就是好乐于读诵佛的经典,我们现在还是凡夫?知道每天遇到的这一切的境相它是缘起的,就要能够了达无明是怎么样生起来的,但如果当下息灭这一念的妄想。那看看这一念又是什么,我们运用文殊菩萨告诉我们的智慧,能够了解缘生缘灭的道理,修来修去不能离开当下的这一念心,菩萨们第一个站起来请问佛陀的,文殊菩萨请问佛。怎么样能够知道我们犹如梦中人:好好地来做自利利他的菩提事业。....
2023-06-26

继程法师:苦与自在
因为人生、世界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过程中,佛教直接说‘人生无常,也许人类的这种心态正说明了他有追求永恒及快乐的需求,故意否认这个事实正说明了人类的消极、逃避的心理,而自己可能会感到更痛苦。 佛陀提出无常、苦的真谛时,只是想真实地把人生的真相告诉我们,但并没有教我们因此而逃避人生,更劝导我们必须勇於面对这个事实,一个只看到人生是苦的人,他的生活容易陷於痛苦中。....
2023-06-26

佛像的加持力从哪里来
佛像的加持力从哪里来,就是佛菩萨的造像。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很熟悉的,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造型和尺度的佛像,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还有弥勒、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家中有佛堂的信众,也多半供奉着佛菩萨像,或是作为启白三宝、忏悔业障的对境, 恭敬佛像,是极为殊胜的修行方式,可强化学人对三宝的皈依之心。是增上修行的重要助缘, 如果能将佛像视为佛陀真身虔诚顶礼。....
2023-06-26

为什么我们要恭敬三宝
为什么要恭敬三宝呢?因为三宝是法身父母。在给大家做三皈依授五戒的时候,皈依三宝做三宝的弟子,才能够有资格作 为三宝的弟子。你说你是三宝弟子,这样的三宝弟子就是空名。没有佛就没有这些法、没有佛也没有僧,僧是佛的弟子,佛是第一要恭敬的!不管什么人做三皈依,如果他 不教我们恭敬佛、恭敬三宝都是错误的。懂法的都不会这样说,不教我们恭敬三宝、恭敬佛?你皈依师父,你不能慢待你皈依师父。....
2023-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