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半条毯子 佛教故事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
2023-06-17
印光大师:放生不可乱放
印光大师在《复罗智声居士书一》中讲:“生不可乱放。放之于江,则无不可,放之于池,凡害鱼之鱼亦放其中,是放贼于人民之处,则群鱼皆为彼之食料。然欲一一如法,实难做到,是宜极力提倡....
2023-06-17
印光大师:助印佛经必获吉事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 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
2023-06-17
宣化上人:脾气很大,怎么才能改呢?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 1.问:这世间的一切所有众生,都有瞋恨恚怒的心,为什么? 宣化上人:因为不能忍耐,不能忍辱,所以爱发脾气。 2.问:今生脾气大,这前生做什么来的....
2023-06-17
宣化上人:你对人再好,他也还是对你不满意,为什么
结缘众──他自己觉得和这一切的人没有什么法缘,所以就到这法会来结缘。 怎么结缘呢?譬如在美国,讲经法会很少的;到中国那地方,讲经法会多得很,这儿也讲经,那儿也讲经。有时....
2023-06-17
宣化上人:“诸恶不作”这就是修慧;“众善奉行”这就是修福
六道轮回 “诸恶不作”,这就是修慧; “众善奉行”,这就是修福。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无智慧。为何总在六道....
2023-06-17
佛教故事:何事最快乐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彼此谈论着世间万物何者最可爱,最能使人感到快乐? 第一位说:“....
2023-06-17
净土法门:执著愈重,苦难愈多,苦受愈深
【为大导师。调伏自他。】 『大导师』就是对佛的尊称,像一个学校里面,对校长尊称为「大导师」,这是主持教化这一方的。『调伏自他』,自己必须要给大众做榜样,给大众做典型,所....
2023-06-17
佛教常识:什么是佛法?
佛教在我们中国,已经广为人知,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佛法无边,普度众生”,那这个“佛法”又是怎么回事?什么才是“佛法”呢?对这些常识,我们应该有一些了解。 一,什么是佛....
2023-06-17
海涛法师:如何启发智慧?
◎如何启发智慧?不著一切相。眼看色不著相,耳听声不著相等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著相造十种恶业。生气是著相,不开智慧。 ◎如何开智慧?修众生忍。修众生忍可以增加福报....
2023-06-17
普通人,一个人在一分钟当中没有一个恶念都很难
佛陀在世时,有个叫做亿耳的沙弥。 他的师父迦旃延在远方国度弘法传教,希望亿耳替他拜会佛陀,向佛陀传达消息。 亿耳见了佛陀,佛陀与他一番关怀、谈话后,便招呼僧团里面....
2023-06-17
父母多积德,儿女终受益
古人云:“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 我们看看历史,很多家族富贵起来非常快,败亡也非常快。 有些家族也能延续一段时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因为种种原因消亡了,这些....
2023-06-17
仁清法师: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
“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这个意思是非常清楚了,是吧?大家如果通过我们的助念,成就了一个人往生西方了,就等于说,成就了一个人成佛了。 “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2023-06-17
海涛法师:忏悔的力量如此之大
忏悔的功德非常大,能立即扭转强大的业力,《慈悲水忏》说,经中说言:“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何以知然,释提桓因,五衰相现,恐惧....
2023-06-17
净土法门:印经功德
1我们要真正相信、要受持、要读诵,这是自修自行。除此之外,还要宣传,宣传就是『广为人说』。经典要流通,这是宣传,我们多印,印得非常精美到处送人。印经,大家不要害怕,怕什么?怕造....
2023-06-17
净土法门:对于我们念佛人,一心念佛就是忏悔
◎【净土法门:对于我们念佛人,一心念佛就是忏悔】 1 我初学佛时,章嘉大师教导我,什么叫忏悔?知过即改,后不再造。所谓“后不再造”,就是儒家讲的“不贰(èr)过”——过失只有....
2023-06-17
最快乐的行持
有一天,以舍利弗为首的六位尊者,齐聚于跋耆国的师子园中饮茶论道。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怎样行持才算最快乐? 阿难尊者率先发言:“我认为:比丘能够多闻不忘,总持诸法义味,具足修....
2023-06-17
达真堪布:从因到果有多远?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业肯定会产生果,但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受报时间是不确定的,业也有很多不确定。 有些是现世现报,在今生中感受果报,也叫顺现法受业....
2023-06-17
净土法门:虽有因,没有缘,不会结果,罪业是这样消的
『恶道自闭塞』,就是真正发愿求往生,「横截」是横超,超越六道了,超越了。「恶道自闭塞」,我们这一生、过去生造了不少恶业,恶业将来必定要受三途的恶报,现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2023-06-17
星云法师:日常中怎么修行呢?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
2023-06-17
净土法门:如何学习取舍?
“不生追忆故”,放下之后不会再留恋,不会再追忆。世间人这是免不了的,想过去、想未来。菩萨动念的时候真是万善相随,不动念的时候是心里头一个杂念都没有,一念不生。为什么说动....
2023-06-17
虔心礼佛供僧的福报
佛世时有个首陀罗种姓的人,虽然家境贫困,却虔心礼佛供僧。 得知离婆多比丘好乐禅定,便为他修建了一小间刚好容身的静室,同时又在室外为他整理出一块可以经行的场地。 ....
2023-06-17
梦参老和尚: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苦的人,为了生活奔波,他怎能来念佛念到一心呢?再说富贵的人,他光享受去了,“富贵修道难”,这也是难啊。你先得把这些个难....
2023-06-17
财富带不走,福报带得走
现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赚钱,拼命地追求利益,经历了那么多,辛苦了那么久,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只是绝望,没有别的。 也有极少数人“成功”了,也就是真的得到钱、得到权力了,又能如何....
2023-06-17
心若是道场无处不宁静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