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外人宽容却对家人苛刻?
我们常常把礼仪用于职场,却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回应最亲近的人。父母才是家中佛。向善,从孝顺父母开始。家人才是最亲近的人,需要多多陪伴。很多时候,我们会把礼貌、温柔、微....
2023-06-17
节约惜福是吝啬吗?有什么区别?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和他的福报密切相关。比如《杂宝藏经》中就讲到:“福业如果熟,不以神祀得。”福报不是靠祭祀天地,求神拜佛获得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修善行,结善缘,自然....
2023-06-17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有人问:既然说佛陀是人不是神,那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我们求佛有没有用呢? 我们应当了解,“佛”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清净自性。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
2023-06-17
代你所牵挂的人拜忏修福
代你所牵挂的人拜忏修福,这不单单是为牵挂而是为了能有放下的因缘和福报,因为福能润慧,为利益众生更要以修福修慧。 因为直接面对所修的可能你会依所修的法门为所修,....
2023-06-17
修行要一门深入,忏悔罪业断邪淫
因为看到师兄分享,如果自己在家难以修持下去了,就去寺院共修打七,一定会有改变。也看过很多打完七的师兄们说收获很大,于是我就过来了,就是为了断除邪淫习气。 在这里....
2023-06-17
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
生活有太多的沟坎与不尽如人意,每个人都会做错事,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想过幸福的生活就要学会原谅自己,保持“事来则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的心态,别跟....
2023-06-17
为众生种善根的功德有多大?如何给众生种善根?
度众生的终极目标是令众生成佛,但眼前的目标则是令众生种下善根,所谓善根就是无贪、无嗔、无痴,用白话来说,就是让人贪心减少一点,嗔心减少一点,愚痴心也要减少。 为众生....
2023-06-17
因缘是什么意思?
无常不等同于坏败、消亡,正因为无常,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坏的也可以变好,我们多创造什么样的内因、外缘,它也很可能就会朝什么方向去改变。遭遇挫折时,也要记得否极也会泰来,做....
2023-06-17
五眼是什么?五眼的区别
《金刚经》中讲到了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眼睛是心灵之窗,也是智慧之门。 这五眼的区别,就在于看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的不同,所以用这五眼分别去观察宇宙人....
2023-06-17
入佛知见是什么意思?
“入佛知见”其实就是升级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这个世界有四个法界:一个是人天的法界;声闻、缘觉是解脱者法界;菩萨是菩萨法界;佛是佛法界。我们现在的思维基本上是停留在....
2023-06-17
什么是四重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教导弟子们要知恩报恩,经中讲到有四种世出世恩,分别是: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这四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所有....
2023-06-17
供一盏灯和供三千盏灯的功德有区别吗?
请问师父: 供一盏灯和供三千盏灯功德有什么区别?有经文讲,供三千盏灯的功德多大吗? 能弘法师: 供一盏灯和供三千盏灯功德有什么区别? 首先,最重要还是在发心。你发心大,....
2023-06-17
心、口、意怎么能一致?
心、口、意怎么能一致? 怎么能一致?要有戒定慧啊!....
2023-06-17
用正确的办法念经
1.念某部经的时候,要学经里面是怎么发愿的,要学习跟他发愿,要观想为什么发这么大的愿。 2.不起执着,没有能诵的我,也没有所诵的经,念经时读诵,你的心跟经结成一体。 ....
2023-06-17
日日是好日,只要适应无常变化的生活方式
人类有生老病死,季节有春夏秋冬,万物有生住异灭,宇宙有成住坏空。沧海桑田,无常变化;自然规律,本来如此。 人们如果适应了无常变化的生活方式,就会觉得日日是好日,年年是新....
2023-06-17
求佛、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念佛求阿弥陀佛在我临命终时接引我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我们全靠自己很难彻底离苦,也很难圆满菩萨道,诸多障碍、种种业障所以我们带业的种子求往生,靠阿弥....
2023-06-17
什么是幸福?放下就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这越来越成为困扰人们的一道难题了,佛说:“放下,就是幸福。”幸福有时不是源于“获得”,而是源自于“放下”。正如果树为结出饱满的果实,就必须放弃美丽的花朵;若....
2023-06-17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学佛....
2023-06-17
念佛的时候昏沉散乱,如何对制?
昏沉起来就要提起精神,心有点不清楚,就要坐好身体,提起精神。可以观想佛两眉之间放光,或者八万四千毛孔放光,光明犹如千百个太阳,光明炽盛,就能对治黑暗的昏沉。实在不行,就揪揪耳朵;还是不行,就别坐着念,可以走着念,走慢了不行,就跑起来念。....
2023-06-17
功不唐捐是什么意思?功不唐捐的故事
功不唐捐是什么意思? “唐捐”是佛经里的话,意思就是泡汤了、白费了。功不唐捐是指所下的功夫、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有所回报,出自《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就是说....
2023-06-17
助念有什么利益呢?
助念有什么利益呢? 一般人临终的时候,各种业力显现,他(p....
2023-06-17
夫妻关系有上等、中等、下等三种
上等夫妻,讲理又讲情 《六祖坛经》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新郞、新娘,你们应知,家庭从来就不是一个只讲道理的地方。如果一味的讲道理,家庭就会越来越缺少温馨的感觉,不....
2023-06-17
佛教五戒之一“不妄语戒”
现代社会上有个说法,叫“网络世界无秘密”,这句话点出了这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网络犹如双面刃,其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及影响力,凸出了一个我们必....
2023-06-17
千万不要触摸刚去世亲人的身体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才会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
2023-06-17
八关斋戒一个月要持几天?
请问法师: 八关斋戒,一个月要持几天?是不是自己决定的呀,还是十斋日? 大安法师: 八关斋戒一般在斋日,像六斋日、十斋日都可以。如果你还想连续持,这八关斋戒有灵活性。比如说....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