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佛教讲缘分,有的人觉得「既然是缘分,命里有的就会有,命里没有的也不用强求,那好,我就认命了,什么也不用费心、不用努力了」这就是错误的认识。   学习因明学就是学习正确的....
2023-06-17

原来学佛是学个明白吧?

佛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智慧者,觉悟者。并非是神仙或者创造者。....
2023-06-17

佛教挂单的意思与程序

 古代的禅师们,为了云游参访、寻师访道,经常会到一些禅寺挂单食宿。   挂单又称挂锡、挂钵,取意于将随身携带的三衣钵具、锡杖等衣“单”悬“挂”于僧堂内之钩,含有依住丛....
2023-06-17

为什么我身边总是没朋友?

  有人问我说:....
2023-06-17

相信因果,对自己负责,要活的心安理得

  有人问:“师父,您活的累不累?”接着,他说:“活着太累太苦了,那么多麻烦事!”   我说:“苦难就是人生的老师嘛!如果你转个心念,把经历过的苦难,都当成通向觉悟的历练,就会变成一种....
2023-06-17

应该怎么处理佛号本?

居士问:  发心书写阿弥陀佛佛号,已写好多本。考虑到自己百年后,不给他人添麻烦,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佛号本为妥? 一如法师解答:  这些老菩萨,他们念佛,有些抄写阿弥陀佛圣号,这是可....
2023-06-17

佛弟子为何要日日诵经?诵经功德殊胜行

  诵经的起源出于印度释迦佛的时代。当时的佛经,既没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写本,都是靠着以口传口地口口相传,所以,要听佛的弟子们代佛说法,往往是听他们将所曾听过而已熟记的佛经....
2023-06-17

什么是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

  音响忍”、“柔顺忍“和“无生法忍”,这三种忍都是指对无生空性获得法忍。“忍”是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   所谓的“音响忍”,是指听闻到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不....
2023-06-17

学会原谅,快乐至上!

  生活里形形色色的烦恼,哪一件放不过,哪一件都会成为累赘,与其纠缠,不如原谅;学会原谅,快乐至上。原谅和怨恨是一念之差,心中装满怨恨,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当原谅一切之后,会发现....
2023-06-17

我应该如何选择法门呢?

如果你是出家人,你的法门就是师承,因为僧宝给世人的标记就是信。师承就是表信的。如果自己都不信,如何去统领大众呢?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的法门就是皈依一切三宝。而不是皈依某....
2023-06-17

三途八难是指哪三途与八难?

三途是哪三途?  一、火途(地狱道),地狱道中火光充满,所以叫“火途“。   二、血途(畜生道),畜生不是被人杀:就是互相残杀弱肉强食,被杀时都要流血,所以叫"血途”。   三、刀途(饿....
2023-06-17

父亲受奶奶挑唆,总和母亲吵架,作为孩子该怎么办?

问题:  有一件事情每天都在困扰着我,请师父帮忙指点一下我该怎么做。   故事有点长,希望您耐心看完。   父母今年76岁,结婚50年了,算是金婚了,但关系并不好,做子女的我不知....
2023-06-17

婚姻工作都不顺,该怎么办?

问题:  总是想离婚,但女儿还小5岁半,母亲因病过世,父亲在乡下老家照顾卧床的82岁奶奶,实在没人带孩子。   但另一半很嘴碎,我回家总受气,给我找各种毛病。而且骂得很难听,我每....
2023-06-17

什么是信呀?

信,就是相信三宝,皈依三宝。然后按部就班的去做、去学习。只有做到了,才能真正明白里面的道理。....
2023-06-17

佛教中“送单”是什么意思?

请谈谈“送单”的意思?  送单,也称“进单”,就是挂单后,安排住进上客堂、云水寮之意,即安排僧众住宿。因为,寮区的位置还不认识,不能乱跑,必须有专人送单。   依照丛林挂单程序....
2023-06-17

智慧布施是怎样的?常修布施有什么样的功德?

  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但这一念的背后,往往是水滴石穿的修行。如何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诸佛菩萨总结出了六种好方法,也被称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2023-06-17

说到皈依三宝?什么是三宝呢?

三宝是指佛、法、僧。刚才我们说了佛是觉悟者。皈依就是跟随、尊重、学习、效法的意思。我们知道了有这样一个觉悟者,并且相信他所说的话能够使我们明白真理,圣者的语言就是....
2023-06-17

修什么样的法可以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呢?

  师父说:人生很短暂,想要修行过程中进步快、证悟高,那么基础一定要牢固!   这个基础就是出离心、菩提心!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两个心呢?   因为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即....
2023-06-17

一切论典,皆以礼敬开头,其目的为何?

一切论典,皆以礼敬开头,其目的为何?  礼敬乃是开正道之初门,示修行之先导;若无礼敬,则善知识难求,无上法难闻。是故行者,皆以礼敬为修行之初门,以此自除骄慢,摄受善友;感圣贤之应世,....
2023-06-17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一切行门,以明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念佛无非念自心,清净心、(píng)等心、觉而不迷的心,念佛就是要把我们的真心念出来,心能念佛,即是大贵。念佛需要专心致志、一心....
2023-06-17

修行人究竟什么样子?

  修行啦!有人问:修行人究竟什么样子?   是见人就合掌行礼,张嘴阿弥陀佛,闭嘴随喜功德。还是严格的素食者,一身棉麻衣服,手拿念珠,口中永远念念有词。再或者是活跃在各个寺院....
2023-06-17

谦虚可以领受益处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是说:自满必招损失;谦虚可以领受益处。   谦虚的心,你有吗?有多少?   柔软的心,你有吗?有多少?   见到师长,你会合掌、躹躬、顶礼、问好吗?   为....
2023-06-17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儿童可以出家吗?

出家的年龄有限制吗?小朋友、儿童可以出家吗?  佛教里,有七岁到二十岁做沙弥的,不出家也可以回去,这是允许的。沙弥必须受「沙弥十戒」,得守持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淫戒、不....
2023-06-17

每天心情都很压抑,如何让自己开心起来?

问题:  我的心情每天都很压抑,怎样能够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呢? 佛慧法师:  读书和锻炼是身心开怀之前提。   读书少,所以对世界没有多方位的认知,自己会紧抓着一些不如意的....
2023-06-17

“一念无明”什么意思?有哪些住地烦恼?

“一念无明”是什么意思?  「一念」是来源于佛家的"一念代万念”的说法;「无明」是指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意思。主要就是说一切的起因都是来源于“念”,错误的念头最终也会....
2023-06-17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