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入道应该注意哪些外缘?
善士问: 出家入道,不但自己个人的条件、因缘要具备,外缘也很重要。出家入道,应该注意哪些外缘? 星云大师答: 出家的内缘具备了,外缘就是要有依止的寺院、常住,要有师父肯收你....
2023-06-17
有嫉妒心怎么办?消除嫉妒心的方法
学佛以后如何断除嫉妒心呢?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断除我执;第二种是观因果;第三种是修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具足这三种功德,我们对众生就不会有嫉妒心。 第一种是断除我执 ....
2023-06-17
参禅与念佛有什么区别?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现在有些学佛之人,说参禅是顿超法门,乃上根利智的人才能修学,不是中下根的人所能行的,甚至互相毁谤,把禅净两法说成截然对立,互生嫌疑,这也是当今法门之衰....
2023-06-17
心口不一 心意不定
现在的人,心态变化太可怕。下面看个案例。 有个居士让他的朋友——一个年轻人加了我的微信,他的消息我没有及时回复。事后这个年轻人说:我加师父微信了,但是师父不理....
2023-06-17
为什么很多大菩萨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
善士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佛在《无量寿经》中确实在介绍与会来宾的时候列举了三位最著名的大菩萨,普....
2023-06-17
为什么念佛人不能随意谈论话题和开玩笑?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觉明妙行菩萨 善士问: 有人认为:我是一个现代人,难道连自由说话的权利都不能有吗?谈论政治、经济、文艺、体育等的话题....
2023-06-17
出家入道前应该有哪些准备呢?
出家入道前应该有哪些准备呢? 要想发心入道,首先要有父母、家人的同意。说到家人的同意,在一般中国社会的家庭里,有的父母信仰佛教,希望儿女出家;有的父母信仰佛教,但是捨不得....
2023-06-17
要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少欲无为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为”。 少欲,并没有讲要断欲,凡夫众生不可能断欲。但是我们不能多欲,不能纵欲;要少欲,要节欲。少欲,我们就不会有....
2023-06-17
学佛人怎么做好事不吃亏?善良与智慧并存
有些人说“做好事会吃亏”,但会吃亏不是因为他善良,而是因为他缺乏智慧,把吃亏的原因归咎于善良,这是不对的。我们学佛,不仅要学佛的慈悲,还要学佛的智慧。 当我们的善....
2023-06-17
小心而不小气,成大事者器量须大
老话说:“凡事小心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无大错”。孔子也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由此可知,古来成大事者,无不谨小慎微,未雨绸缪。 小心,是因为他....
2023-06-17
我执有几种?我执的分类
我执可以说是无明同义词。如果以内容来分类,我执一般可以分为“人我执”与“法我执”;如果以缘起来分类,可以分为“分别我执”与“俱生我执”。 人我执 所谓的“人我执....
2023-06-17
初学佛法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佛弟子间的初见,总有一种别样的默契,有很多想要交流的话题,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学佛的?因为怎样的因缘?皈依了吗?皈依师是谁?(píng)时都做哪些功课?对XXX问题....
2023-06-17
为父母做完功德要回向吗?怎么说?默念还是说出口?
【网友提问】 上悟下通法师您好!南无阿弥陀佛!祝愿师父法体安康! 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法师: 我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想为他们做些功德,做完后是否要回向?如果要回....
2023-06-17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只要受苦就是消业吗?
善士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是不是只要受苦,就是消业?恳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受苦时能够消业,确实有前提。我们来看,三....
2023-06-17
农历七月十五,佛教的佛欢喜日、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在这一天有祭祀祖先的传统风俗;七月十五也是是佛教的佛欢喜日、盂兰盆节。 佛欢喜日的由来 “佛欢喜日”,源自于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
2023-06-17
佛像缺损该怎么办?继续供养算不敬吗?
善士问: 请问法师,弟子二十多年前请的一尊白衣滴水观音,小指尖在多年前折失,该怎么办呢?继续供养算不敬吗?还是需要重新请一尊? 宏海法师答: 随喜这位同修二十多年跟观音菩....
2023-06-17
夏季遇到蚊虫滋扰作为佛弟子该怎么办?
夏季遇到蚊虫滋扰,应以不杀生为原则,以驱赶为方便,以布施为目标。 驱赶方式: 配备蚊帐、常打扫卫生,尤其是容易积水的地方,从根源上预防蚊虫的滋生;熏焚艾草,如果顾虑烟气过....
2023-06-17
活在当下,充实愉快
活在当下,充实愉快; 离开当下,烦恼散乱。 人的烦恼生起,是因为没有留意每个当下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 离开了觉性, 哪有不烦恼散乱之理? 离开了当下,如何可....
2023-06-17
怎么拍摄佛像才不会冒犯佛菩萨?
很多人来到寺院游览参拜时,都喜欢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纪念一下此刻的心境。而每当来到三宝殿宇之时,大家也都常常希望能用镜头记录庄严的佛像,留住这庄严肃穆的时刻。 ....
2023-06-17
什么情况不能礼佛?礼佛有什么功德?
什么情况不能礼佛? 律制有染不能礼佛。染有两种: 一是不净染,就是上厕所后未净手; 二是饮食染,就是吃饭后没有漱口。 礼佛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上谈到礼佛....
2023-06-17
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说怎么拿捏自己的根性,或者是自己的根机适合一门深入专修,还是适合所有的法都修起来,回向往生?....
2023-06-17
在家人怎么做才能获得安乐呢?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出家的在家人,应当怎么做,才能获得这一辈子的安乐呢?”郁阇迦婆罗门问。 “婆罗门!有四种....
2023-06-17
修行就是报恩
从给予安稳、给予引导、给予成就、给予觉悟的种种因缘去看待所受用的所具足的必然所行都是报恩,包括你所认知自身的价值或是完成生命的意义和完成生命最终的价值都是国家、三宝、父母师长、众生种种因缘所成就的。从深入佛法修学修行看待修行皆是报恩,报国家恩、三宝恩、父母师长恩、众生恩。....
2023-06-17
可以在卧室设佛堂吗?做定课呢?
提问: 我们是大家族,全家住在一起,只有卧室是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可以在卧室里设小佛堂吗?做定课可以在卧室里吗? 回答: 家族的客厅经常有家族的人在使用,或者经常有家族成员的....
2023-06-17
慈心三昧是什么?如何修持?
如何修慈心三昧? 慈心三昧,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大慈悲心。这种慈心不依境界而起,是由自性而生。 在所有菩萨当中,其中有两位大菩萨,他们的慈心修为最为突出。一....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