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众生?

一切众生是众缘(各种条件)和合所生,故叫众生。又六道往返流转,受众多生死,故叫众生。....
2023-06-17

求生极乐与求生弥勒净土有什么不同?哪个容易?哪个不容易?

极乐世界要从此地经过十万亿佛土,弥勒净土在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兜率天之内院。好像往生这两种净土,有远近、难易的不同,近者易生,远者难生。但所谓远和近是凡夫的一种分别心。....
2023-06-17

怎样理解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可以生天堂,可以入地狱?

“介尔”是微细的意思。我们日常现前的微细一念,即是法界、法性,能随染、净的因缘,生于“四圣”、“六凡”的十种法界。所以,“十法界”都是唯心所作,可以生天堂、地狱。《华严....
2023-06-17

什么是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我们能看到的是哪一种身的佛?

法身佛是诸佛的理体。报身佛是功德所成就的果报,分两种:自受内证之法乐,叫自受用报身;为初地以上菩萨所显现,使其受广大法乐,叫他受用报身。释迦牟尼佛,就是应化身佛。也可以把应....
2023-06-17

为什么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苦是怎样产生的?

娑婆世界译为“堪忍世界”。因为这世界的众生,能够忍受贪、嗔、痴三毒,及种种苦恼的侵害、逼迫,不想出离。一切苦恼的产生,主要是迷惑不觉,妄想执著所引起,所谓“因惑造业,因业受....
2023-06-17

什么叫妄心?什么叫真心?我们平时起用的是妄心还是真心?两种心有什么不同?

起种种分别计度的是妄心。妄想不起,寂而常照,叫真心。没有修持功夫的人,(píng)时都是分别、执著,妄心用事。真心用而不著,念而无住;妄心处处黏滞,事事挂碍。自在和不自在,正是两心....
2023-06-17

有没有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是什么样?怎样产生的?

首先应该说明:世界无尽,众生无尽,十方有多种类型的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现在天文学家已证实二千亿光年之外(一光年约十万亿公里)还有星系,证明世界是无有穷尽的。佛经上说:“从....
2023-06-17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怎么讲?

持“五戒”才得人身。佛曾指示:“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说明人身非常难得,佛法又很难闻到,如生于三途恶道,或因世智辩聪、聋盲喑哑,或生于佛前佛后,中间没有佛法....
2023-06-17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什么意思?

佛与众生虽有迷悟、苦乐的不同,但心体全是相同。所以《华严经》说:“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2023-06-17

杀生有什么恶报?放生有什么利益?

杀生得多病、短命等报。《楞严经》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历千劫,常在生死。”又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若能常存慈心戒杀、放生,自得....
2023-06-17

什么叫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念佛决生净土,故生则决定生;净土不离自性,故去则实不去。比如明镜照物,镜中种种影像,了了分明(生),但镜体仍寂然不动(不去)。这就是所谓“生而无生,无生而生”!....
2023-06-17

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如何?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尘”是污染的意思。六根接触六尘,和合而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2023-06-17

什么叫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

上求下化,求正觉之心,叫菩提心。有两种菩提心:(1)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2)缘理菩提心,安住于实相理体,成就上求下化的行愿。至于发菩提心的“发”字,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发起,相当....
2023-06-17

什么叫正信?什么叫“信为道元功德母”。

深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和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自性具足诸法实相,便叫正信。正信能使人趋向真理,生种种清净功德。故《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2023-06-17

什么叫心外求法?怎样做到不是心外求法?

虽修佛法,但心仍向外驰求,执取种种境相,随外境流转,不从心地上做功夫,这会增加系缚,叫做心外求法。时时返观自心,念念消归自性,务使念寂心空,彻见真如本心,才不是心外求法。....
2023-06-17

你的心在哪里


  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结伴回寺院。

  通往寺院的山路本来坑坑洼洼,再加上白天下过雨,路面未干,晚上走起来当然艰难。

  为了照顾小和尚,老和尚把灯笼让给了他。

  师....
2023-06-17

一动念就有果报 二

(二)卫仲达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卫仲达,他在翰林书院里面当官。有一次被阴司的官派小鬼把他的魂引到阴间来。阴间的官,吩咐手下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的档案都送上来....
2023-06-17

一句佛号之不可思议

海昌有一村民某人,村中有一老大娘死了,她的魂灵附在家人身上,向人谈起她(p....
2023-06-17

上师、三宝的加持

两师徒,在政治变动中他们失散了,互没音讯,生死不知。徒弟对师父很挂念,常想着师父。那时开始,徒弟常发一个单调的梦,见到沙滩上有两排并行的脚印。在梦里,他知道其中一排脚印是....
2023-06-17

一个佛家小故事,折射人生大智慧!

寺院里新来了一高一矮两个小沙弥。他们本是山下的孤儿,因无人管教便走上了邪路,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在村民们准备把他们扭送到官府之时,路过的住持出面拦下,把他们带回寺....
2023-06-17

宿世情执

  妙法老和尚带着我在某大道场挂单期间,该院的尼众住持向老和尚讲述她们这儿有两个沙弥尼,相貌庄严,20出头的年纪,出家前同是某大学的毕业生,都有硕士学位。发心出家后,诵经拜忏、敲打念唱、四大威仪,样样出色,大部头的《楞严经》都背下来了。她们应当是尼众当中的佼佼者。然而却有一个令住持调教不过来的毛病....
2023-06-17

莲花枯荣

北宋元年间(一○八四~一○九三年),荆王赵楫有一位王夫人精勤念佛,希望死後转生净土。她不仅自己念,还带领丫鬓们一起念。其中一位丫鬓年纪尚小,耐心不够,念佛时经常走神。王夫人几次劝谏都不生效,一气之下,便欲将丫鬓逐出王府。那位丫发悲悔万分,声泪俱下,恳求夫人将自己留下。夫人心地仁慈,见他苦苦哀求,便又把她留了下来。自此之後,那位丫鬓便认真念起佛来,辛苦程度反在夫人之上。....
2023-06-17

穷书生的传家宝

  能为人付出就是福,这分付出,就是对子女的一番教育,能让子女懂得奋发上进、乐于助人,这才是给他们最真、最好的财产。....
2023-06-17

一动念就有果报 一

不只做坏事情才会产生报应,连一动恶念也会产生恶果。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两个故事来说: (一)卖瓜的故事 从前梁武帝在世时,有一天他看见一桩奇怪的事情。某甲在卖瓜,某....
2023-06-17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
2023-06-17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