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顺水推舟?

原为禅语,《续灯录》卷七说:到这里唤着顺水放船“此句意为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
2023-06-13
什么是顺水推舟?

什么是三头六臂?

三头六臂“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往往有种种异相。《法苑珠林》卷九记载。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2023-06-13
什么是三头六臂?

佛学知识:执着与坚持!

有人问我,佛教常劝人不要执著,那么,坚持原则和理想,算不算执著呢?  其实,“坚持原则”和“执著”是不一样的。坚持原则是坚持自己的本分和理想,如出家人要持戒不淫欲、不吃肉、不....
2023-06-13
佛学知识:执着与坚持!

有钱好?没钱好?

有人说:有了钞票会烦恼,没有钞票更烦恼。那么,究竟是有钱好还是没钱好呢?  相信没有人会说没钱是好的。  禅宗所谓的“有”,是指有形的财产和无形的功德。无形的功德,往往要借....
2023-06-13
有钱好?没钱好?

佛学知识:什么是心心相印?

《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心心相印?

什么是安身立命?

在禅语中,安身立命指悟心而言。《五灯会元....
2023-06-13
什么是安身立命?

佛学感悟:多也足,少也足?

有人问我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人袪除贪念?我说很难,因为人一出生就是贪的,“贪生怕死”是种贪,“贪财贪名”也是贪,贪婪是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  譬如有人说台湾是个“贪婪....
2023-06-13
佛学感悟:多也足,少也足?

什么是枯木逢春?

比喻从绝望中重获生机。《敦煌变文集》卷二《庐山远公话》:是日远公犹如临岩枯木“再得逢春,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
2023-06-13
什么是枯木逢春?

什么是有口皆碑?

《五灯会元》卷十七中有记载,(师一日)上堂……良久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形容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们的普遍赞美。众人的口便成了座座无形的丰碑。....
2023-06-13
什么是有口皆碑?

佛学知识:忙与累!

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一天到晚为了名利,在世俗尘劳中辗转沉沦。  到底我们每天这样忙碌奔波,为的是什么?在有限的生命中....
2023-06-13
佛学知识:忙与累!

佛学知识:什么是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把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的无尽。称为”苦海“《法华经”....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回头是岸?

佛学知识:什么是露地白牛?

禅宗用“露地白牛”一词来比喻证悟究竟,体达清净自在的悟境。门外的空地即为“露地”用来比喻平安无事的场所,根据《法华经。....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露地白牛?

佛学知识:什么是正宗?

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云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别。自提三印正宗:宋代陈师道《清岩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正宗?

容易知足是不求上进?

职业不分贵贱,只要工作愉快就好。但是有人觉得如果太容易知足,会不求上进,变成只要保住工作饭碗,就不用和人比较成就,随便混过一生就算了。  其实,人一方面要知足常乐,另一方面,还....
2023-06-13
容易知足是不求上进?

什么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用以勉励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而要继续努力,更求上进。语本《景德传灯录....
2023-06-13
什么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什么是心领神会?

心领神会“原作”出于禅语”就是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禅宗反对执著语言文字,主张内心的证明。所谓,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假文字而,心融神会”这就是禅宗参悟的关键。《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2023-06-13
什么是心领神会?

佛学知识:什么是味同嚼蜡?

了无情趣。《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是说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味同嚼蜡?

为何愈忙愈空虚?

现代人生活忙碌,但是有时候却会感觉到,每天除了忙忙碌碌地上班、下班之外,生活好像没有什么重心,内心常觉得空洞无聊,即使是看电影、唱KTV,仍然没有办法弥补内心的空虚。  当人....
2023-06-13
为何愈忙愈空虚?

佛学感悟:快不一定就好!

现代人常常要面对各种压力。很多人认为压力是来自于社会环境,来自本身所背负的责任,或者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要求。  其实,多半是因为放不下自己,强求自己要符合别人的想法,而....
2023-06-13
佛学感悟:快不一定就好!

佛学知识:什么是羚羊挂角?

《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说: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又如卷十七载道膺禅师示众语谓?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羚羊挂角?

佛学知识:什么是心病难医?

“心病”就是妄想烦恼之类。“心病难医”出于禅语,见《景德传灯录》卷二九:“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佛家认为,“四百四病”(一切众病)皆以“心病”为主。正如《翻....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心病难医?

佛学知识:什么是隔靴搔痒?

指不透彻,不贴切,抓不住要点,无济于事。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八,指问:圆明湛寂非师意“学人因底却无明,(契稳)师曰?辨得也未”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隔靴搔痒?

佛学感悟:如来如去!

佛教常说:  譬如你昨天买股票”股票上涨?一夜之间使你变成富翁,明天股票下跌,又使你一夜之间变成穷人,钱究竟来了没有,让你发大财?但是钱最后又到哪里去了,这就是如来如去?  来的时候不必兴奋,去的时候不需难过。因为这是正常的事,  世间人会烦恼痛苦不已,就是因为没有把环境中遇到的人、事、物看清楚。所以才会,凡夫”  我们往往以假当真,把不真实的事情当成永恒“对与我们相关的人、事、物”....
2023-06-13
佛学感悟:如来如去!

什么是一棍子打死?

源出于禅宗”乃表现禅机的俗语,《云门录》卷中说,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后发展为,一棍子打死。....
2023-06-13
什么是一棍子打死?

佛学知识:什么是野狐禅?

《五灯会元》卷三记载,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佛教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2023-06-13
佛学知识:什么是野狐禅?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