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即使遇到困难也要认真对待,要告诉自己虽然现在遇到的困难,但那只是暂时的,要直面去解决它,而不是退缩。没有谁的一生是一直顺顺利利的,总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有....
2023-06-17
常听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学佛人怎么解读这句话?
善信问: 顶礼师父!阿弥陀佛!常听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学佛人怎么解读这句话? 法师开示: 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人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以前不学佛倒没什么,上班正常生活也还....
2023-06-17
受了菩萨戒,还能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吗?
弟子问:....
2023-06-17
为什么要上香?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发信号,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上香,是人与神佛、圣尊或先祖的一种沟通方式,又有自然清静的作用,其....
2023-06-17
往生是什么意思
往生是佛教用语,是摆脱过往的恶业业力束缚获得新生之过程,俗称死亡。当下的业报身命终受生新的业报身,称之为往生新业报身所处世界。....
2023-06-17
什么是发愿?为什么发愿?如何发愿?
发愿对于学佛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发愿是初发心学佛的基础,是学佛过程的动力和方向。诸佛、菩萨、祖师都是依不同的愿力而成就,发愿也是成佛的必须,真正懂得发愿的才是真....
2023-06-17
经书在家可以抄写吗?抄完后的经书如何放置如法?
善信问: 阿弥陀佛,感恩师父!请问经书在家可以抄写吗?抄完后的经书如何放置如法? 觉火法师开示: 在家居士可以抄经诵经,做为(píng)日功课。圆满后可以放在寺院流通,在没有抄....
2023-06-17
如何破解“道理我知道,但做不到”?
所谓“正见”是正确的见解,是从推论而来的坚定主张,也就是:“择善而固执之”。正确的认识不一定是正见。比如说,我们听说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知识;但伽利略为坚持这个知识,不惜被....
2023-06-17
佛度有缘人什么意思?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须得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是种客观现象,并不玄乎。佛度有缘人,是对众生而言的,众生与佛的因缘有深有浅;而不是对佛而言的,佛对众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犹如阳光普照大地,毫无分别,但高山和(p....
2023-06-17
背诵经文的效果、功德是不是比诵读的要好?
问题: 经文背诵出来的是不是比诵读出来的效果更好,功德更大?我启蒙师兄每天全篇背诵“楞严咒”,“心经”,“大悲咒”,“十小咒”,“往生咒”,“阿弥陀经”,算达到什么水(píng)....
2023-06-17
明白多少就做多少,不明白就不要强行
人都想把事情做好,可经常事与愿违,往往事情越重要,越到关键的时刻,就越心慌意乱,不知所然,不能自主,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搞清楚,就急不可待地想解决它,这是人的....
2023-06-17
《金刚经》只有大德能修吗?
问题: 《金刚经》提到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所以,只有大德能修吗?(píng)常人不可以吗? 净因大和尚: 无论是《金刚经》、《六祖坛经》,里面的道理都是为有上乘....
2023-06-17
念佛的时候,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请问师父,念佛的时候,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感恩。 这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而定:若是走路做事中念,自然睁眼好,否则是胆太大了!若是静坐念,最佳为眼微张,目光内敛而念。静坐用....
2023-06-17
生活中如何对治嗔恨烦恼?化解嗔恨心的方法
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因为不如自己心意的事生嗔恨烦恼,并做出不当的言行举止,不但会伤人害己,还会令身边的亲人与朋友渐渐远离。 佛陀曾在《遗教经》....
2023-06-17
「南无阿弥陀佛」的含义是怎样解释?
「南无阿弥陀佛」的含义是怎样解释? 「南无」是印度语,乃佛教的名词,翻译华语是「皈依」,意即归向依靠。「阿弥陀佛」是佛名,「阿弥陀」亦是印度语,意为无量光,无量寿。「阿弥....
2023-06-17
地藏菩萨为什么不能拜?
经常听到有人说地藏王菩萨是不能拜的,更不能随随便便请进家中,发下地狱不空,所以会给人一种拜了地藏王菩萨就会引来鬼怪的错误想法;有人认为既然地藏菩萨常住地狱,同时经常礼拜地藏王菩萨的人,身为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其实在中国的佛教里拥有很高的地位,但他是唯一一位普度地狱里众鬼的佛,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很多人传言地藏菩萨不能拜,大家就不敢拜这个菩萨了。地藏菩萨不仅负责地狱,在地藏菩萨的帮助下。....
2023-06-17
什么是「出广长舌相」?
什么是「出广长舌相」? 我们三世不打妄语(即三世不说谎话),舌头就会生得长。人的舌头有长有短,舌头长,寿命也长;舌头短,寿命也短,舌头短的人说话也含糊不清。 据说佛的舌头长....
2023-06-17
女众出家前须知
1、个人时间减少 如果您信佛、学佛,想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学习,那么您不必急着出家,因为女众僧团的集体生活是很忙碌的,个人时间并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多。 2、牺牲自己....
2023-06-17
怎样诵经
很多人都有念过经,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这个经本来就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还是念给佛听。所以比较有趣。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有口无....
2023-06-17
父母如何为考试前的孩子减轻压力?
曾经,有一位朋友带即将参加高考的小孩来寺礼佛,希望能缓解考前的压力。其实,礼佛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确实可以通过亲近三宝,诵读佛经,修学智慧,化解考前的压力。但是,孩子们接....
2023-06-17
掉在地上的食物是不是可以捡起来吃?
善士问: 地藏经有说:米泔菜叶不弃于地,那么掉在地上的食物是不是可以捡起来食下?弟子看见有师父说那些东西不要捡,要供养众生!弟子愚昧,还望师父慈悲示下!阿弥陀佛! 真严法师答: ....
2023-06-17
如何理解「六根清净」?
如何理解「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被六尘所缠绕。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内六根贪著外六尘而生起六识。 以眼睛来说,表面上能看得到的是视觉器官,即....
2023-06-17
三界众生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三界?
佛教中以“欲界、色界、无色界”作三界的说法,出自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
2023-06-17
是什么影响着命运?影响命运的因素
一、改变观念....
2023-06-17
打坐时念念咒就昏沉睡着了,该怎么办?
善士问: 请教恩师,弟子最近工作累,打坐时念念咒,就昏沉睡着了,该怎么办?感恩恩师慈悲开示。 来生法师答: 醒过来后继续打,不要紧,修行中,掉举、昏沉、无记都有可能出现,属于正常....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