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僧人点醒悔过,奉养母亲晚年喜得两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四十岁时仍未有儿子。为了求子以延续宗脉,他往庙堂祷求神明,也有用各种肉食来补身;各种方法都已尝试过。有一天,一位路过的僧人到访,自称能知过去未来的事情。区思治问僧人:....
2023-05-11

佛陀智慧度化五百户横行无忌的村民
在舍卫国的东南方,他们从未听闻过道德的精神及佛法的真谛,人民个性刚强,世尊了知此五百户人家,因宿世累积的福报,如今得度因缘已到,于是世尊来到江边,坐在一棵大树下准备度化他们。看到佛陀庄严的三十二相,无不为之摄受、欢喜赞叹,并前往佛陀身前礼拜问讯,殷勤问佛陀是否用过斋饭,希望能藉此殊胜因缘供养佛陀。佛陀慈悲地引导大家席地而坐,并且为大众宣说佛法真理,由于欺诈习气深重,对佛陀的教诲无法生起正信。....
2023-05-11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
2023-05-11

被网友分享两万多次的“孝子抱母”照片
网友....
2023-05-11

佛说这四件事在世间不能永存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见到女儿,心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突然死亡,父亲心中的悲痛难以言喻,每天伤心啼哭,不觉竟然疯了,整日到处乱走。 有天来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见到佛陀,当下神智清醒。....
2023-05-11

坚固的悭贪之人竟然被他改变了
这个故事出自《出曜经》卷十二,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人悭贪,只要前来乞讨。他一定不由分说地将其赶走, 为了防止盗贼宵小。他设计了七重坚固的大铜门来维护安全,又用小石块混泥作墙,用铁笼覆盖屋顶。来防止鼠类或飞鸟的入侵, 这一天,佛陀观察最胜长者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嘱咐阿难前往度化, 阿难立刻至长者家中托钵:并为其说法....
2023-05-11

旁鹜不定的心念是解脱的障碍
你心中是否经常升起一些虚无的念头?一些不曾发生过的事情也会在心中经常出现?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时,这男孩后来也出家为比丘。这年轻比丘停留在某个村子的精舍时,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年轻比丘就去找长老比丘,并把袈裟供养给长老比丘。但长老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已经足够了,年轻比丘多次恳请,但长老比丘坚决拒绝。年轻比丘因此十分伤心。....
2023-05-11

绕佛一匝得授记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他在城外设立祠坛,施设饮食,奉请诸婆罗门举行祭祀祈福。这位婆罗门就返回城内,此时恰逢世尊入城乞食,婆罗门在道路上见到佛的相好光明,非常欢喜,于是绕佛一匝,向佛顶礼后离去。佛微微一笑,从口中放出大光明,佛光遍照十方世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大地狱、畜生道、乃至饿鬼道,五道皆蒙佛光遍照而大明,病者皆痊愈,被牢狱系闭者都得到释放。天道的诸天人。....
2023-05-11

佛与阿难尊者的感人对话
对于释尊身体示现的这种老化现象,《增一阿含经》曾记载过一段佛晚年时与阿难尊者的感人对话。佛正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到佛处,顶礼佛后,感受到佛身体的松缓,阿难尊者说:....
2023-05-11

腹诽造下不孝业
腹诽造下不孝业 - 华人学佛网
....
....
2023-05-11
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
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饿灾荒,许多人都饿死了,到处都是白骨,比丘们都很难乞到食物。当时世尊等待比丘们都出去乞食后,独自一人到城中乞食,但是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挨家挨户乞食,都没有乞到食物,世尊只有空钵而返,第二天再去,但第二天仍然没有乞到食物,第三天同样乞食同样没有得到。 这天忽然有一位比丘,在路上见到世尊,看到世尊的面色异常,好像很饥饿的样子,就对世尊说:....
2023-05-11

佛陀善巧解说苦的来源
有一次,来到一个叫做....
2023-05-11

世间三种最胜之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之处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个疑问:....
2023-05-11

为父母供养令脱地狱苦
佛陀时代,罗阅只国有位那舍长者,心地非常仁慈,经常接济贫穷、孤苦无依之人,同时也非常礼敬沙门、婆罗门,布施供养时总是非常欢喜,毫无吝惜。但是他的父母看见了,心里总是很舍不得,嘀咕长者不懂得守财、颐养天年。 有一天,长者有事即将远行,清早漱洗整装就绪后,恭谨地拜别双亲:....
2023-05-11

前世供养迦叶佛 后世获得大富贵
浅释....
2023-05-11

如何分辨愚痴的人?
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愚人自谓智,实称真愚夫。....
2023-05-11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辟罗。一日,他从天上飞到祇洹精舍,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后,合掌问佛:....
2023-05-11

诚实的商人与贪心的商人
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个极贪心的人。 有一天,他们一起渡河到热闹的安达葡罗城(Andhapura)去做生意,像往常一般,他们同意分头去沿户贩卖,以避免直接竞争。 小孙女听到叫卖声,哀求她的老祖母说:....
2023-05-11

“双头鸟”的善与恶!
从前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一个头叫....
2023-05-11

比丘讨论幸福是什么 佛陀教导听闻奥妙佛法
幸福是什么, 诸佛出生在世间令人喜悦,佛法在世间弘扬令人喜悦,僧团和合令人喜悦。比丘持戒令人喜悦?(偈194)-摘自《法句经》。 一群比丘在讨论「幸福是什么,他们明白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解释也不同。所以他们说, 「有人认为拥有国王般的财富和荣耀就是幸福。但有人则认为感官之娱才是幸福。更有人认为得嚐美食才是幸福, 正当他们在讨论时,佛陀来了:佛陀明白他们讨论的话题后!说。....
2023-05-11

贫女因布施两枚钱币,竟成了皇后!
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供养植福。诸方耆德长者浩浩荡荡携供诣山,绵延的队伍让路旁以乞食为生的贫女惊叹、称羡不已。她心想:长老们设会供养僧众,我正可以顺路乞食!于是一路随行,也来到昼暗山中。当长者们施设素肴美馔,供养僧众时,在一旁静静观察的贫女不禁感伤落泪: 「这群富贵豪势的长老耆德,前世修福,今生复作功德,福报转增殊胜。而我,卑下穷困,前世未修,今生又无法修福。....
2023-05-11

一切烦恼过患皆由“我”而生
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出家菩萨日夜恒常观想:世间舍宅是一切烦恼之所生处。为什么?譬如有人建造八座舍宅,并用各种宝物庄严宅第,舍宅建造完成后,心想:这舍宅是....
2023-05-11

佛陀背痛的因缘
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外,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这时,佛陀向舍利弗说:....
2023-05-11

他以一朵花供养佛,功德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先讲个故事,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么动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这朵花,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到他脑壳上。 用手捧着到寺庙里来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顿时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
2023-05-11

世间最苦的事情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第二十三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时,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
2023-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