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人是否要顾家?
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那学佛人也希望过更幸福的生活。我们讲修行,修行就是为了把生活的质量提高,可能学了佛,家就不要了,这多半是看到出家人。有少数在家学佛朋友,学了佛,家可能真的就不重要了。佛重要。学了佛之后,把佛照顾好,学佛分在家和出家。在家学佛的朋友,有世俗家庭,上有父母长辈,下有儿女眷属,这是世俗观念的家。 像穿这个服装、这个发型的出家师父,出家是指的离开父母过单身生活。....
2023-05-01

为什么有的人金龟得钓幸福美满,有的却佳缘难期甚至婚姻不顺?
善信问: 我看到这群孩子,同一群闺蜜,为什么有的金龟得钓幸福美满,有的却佳缘难期甚至婚姻不顺?觉火法师答: 不要羡慕别人的好因缘,属于自己的因缘谁也牵不走,不是你的因缘勉强嫉妒也没用,徒增烦恼。 你看看现在的婚姻缘,几乎都属于半个缘,有的想求全姻缘却总不来。原因很简单,各人有各自的缘。差一点也不中。怎么做才好?比如说供佛斋天吧,我们祈祷大吉祥天女,愿天赐良缘。可能不?很难说!....
2023-05-01

老公经常做错事怎么办?
其实很难从事物对错上来讲这个问题,作为佛弟子更多的应该是从因果上来讲述这个问题。从修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单单只是考虑当下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其实每个人心中对错是有不同的标准,那你就会建立在这种标准上去评判是非对错。为了度众生而需要世间的财富、学问,自己本身对这些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毫无贪着,那其实就变成一种颠倒错误;其实并没有高低对错之分, 通过学习慢慢培养我们更长远更究竟的发心。....
2023-05-01

孝顺父母的方式有几种?孝顺父母的30种方式
下文为您提供30种孝顺父母的温暖方式,那就定期给父母打一周二次以上的问候电话。经常给父母拍照。认真回父母的短信,帮单身父母找一个老伴。鼓励、培养父母参加爱好活动。经常多赞美父母的优点,回味父母曾经为我们所做的事情。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而且尽量不用不花父母的钱。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家事尽量听父母的建议,不要对父母指手画脚,不能辱骂父母。完成父母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锻炼身体等。....
2023-05-01

如何让身边的人也亲近佛法?
问题: 我想向身边的人讲佛法的好处,但效果有限,我应该怎么让他们也来亲近佛法呢?法量大和尚: 佛法讲因缘,当你还没做好准备,就不一定要尝试去改变什么人,当然你可以与他们分享一些学习佛法的体会,他们喜欢听,自然能生起善根,安住正道,他们不喜欢,就适可而止,不要太执着。先不用急,先做好自己,当你有更大的能力来帮助别人的时候,当你的朋友看到你亲近佛法之后的种种好的改变,你的话语就会有很强的感染力。....
2023-05-01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大人的状态不但会影响周围,也会影响到孩子,会造成小孩子有一些比较奇怪的行为。 比如你觉得这小孩子特别的乖,可是太过于乖的小孩子也是有问题的,有可能会不自信,因为他内心缺乏爱。所以只能扮演一个很乖的孩子,同情是我能够想象你的痛苦,当我们遇到生命中一个大的变化时,大脑里会产生一种机制:所以会有一段时间好像行尸走肉,可觉得在做事情的那个人,过一段时间就会回过神来。它保护你不要太过于悲伤。....
2023-05-01

儿女与父母不和的根本原因
有时候儿女会为了父母亲几句严厉的话,为什么老爸这么说我?仅仅是为了自己感觉父母亲对自己照顾不够周全而反目成仇;仅仅是为了父母亲没有全面满足自己的心愿,就感觉到父母亲太过分了。天上星星没帮我摘下来。太过分了!不知道是谁太过分了。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这些负面的思维当中,恩尚且不知,所以说报恩得先说知恩。仅仅是父母亲给我这个身体,这个就是知恩而后的报恩承诺。就是仅仅给我这个身体。....
2023-05-01

回家的路
走过了太多的路,总是让人那么的可亲可待。牵动着无数游子的心声;堆满无线的思念;路的那头,有父母亲弯曲的背影,和那期待的眼神! 随着时间累积,在不停的无限生长,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回家的路上,有我急促的喘气声,有我不停的脚步声;回家的路,我们走了又走,停在路的那头,就是幸福,总让人不想回头!....
2023-05-01

怎么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地藏经》云:....
2023-05-01

一直无法从父母去世悲痛中走出来,该怎么办?
善信问: 师父慈悲。我的父母相隔四十五天去世快一年啦,可我一直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觉火法师答:说实话,师父能理解您失去至亲的痛苦,哀莫大于亲不在。这就是佛说的爱别离苦,所以你要念无常,想到人生本来如此,生者更应该好好学佛,做功德,让远去的父母离苦得乐才好,这才是最大的孝,这样胜过在家忧愁强得多,阿弥陀佛!觉火法师答善信问【57】: 转自微信公众号光明遍吉....
2023-05-01

为什么对外人宽容却对家人很苛刻?
回应最亲近的人。父母才是家中佛。从孝顺父母开始。家人才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会把礼貌、温柔、微笑留给陌生人,把愤怒和伤害留给家人。大多是觉得家人不会轻易离开自己,就算他们生气了也不会引起太坏的后果, 而在对待不熟悉的陌生人时却能做到客气有礼,因为对外人发脾气可能会损害到彼此的利益,所以在交往处事中就会注意分寸。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么两尊佛,能诚敬双亲就有极大的福报,不孝父母,对父母亦应虔诚恭敬。....
2023-05-01

孝顺父母生出的气蕴,养得住一切福德
我打小就比一般人敏感,天生就会那么一点(也只会这么一点),我怕人把我当不正常,比如当小白鼠围观骂斥,所以很老实闭嘴。....
2023-05-01

教育好儿女便是最大的功德
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顺,这八种事,一个人都能具备。上有父母,自己就处在女子的位置。下有儿女,自己就处在父母的位置。就是主的位置。为别人做事,就是仆的位置。别的职分都好尽,惟独父母的职分难尽。其实也不是真难尽,就是全世界都没人提倡。 儿童从最初开始知道事情的时候,就对他们说因果报应以及做人的道理。一定使他们心里畏惧恶报而钦慕善报。....
2023-05-01

佛教徒婚礼的仪式及程序
可以选择佛教的结婚仪式。 2)新郎新娘下跪于证婚法师前, 4)证婚法师上香,新郎新娘随后上香,随证婚法师拜佛问讯。合掌恭听证婚法师开示。 6)证婚法师为新人宣读结婚证书。交拜三鞠躬。证婚法师为新人佛化及祝福。新郎新娘用印。 11)证婚法师,主婚人及介绍人用印。 12)新郎新娘各向证婚法师一鞠躬答谢并上香敬佛。 14)主婚人致谢词。 15)新郎新娘顺序向证婚法师。....
2023-05-01

人生天地间,孝为百行首
人的一生只欠两个人的:其一是母亲,其二是父亲。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赡养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
2023-05-0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真的吗?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积善或是积不善,都是造作的因;而后世的余庆与余殃,则属于果报。所以不论是庆还是殃,都是积善或者积不善之人所得的一个结果。 所以,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都不出于因果之外。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佛慧法师....
2023-05-01

一位出家人写给父母的家书
我把自己出家前后的岁月作了一个深入的反思,但总算得到了一点点佛法的真实利益。但与三年前那个迷迷糊糊、烦恼很深的我比起来,只能怪佛法没有弘扬到我们那里去,完全搞不懂出家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出家人每天都干些什么,根本也意识不到佛法是何等的宝贵。 如果你们真正认识了佛法,把他发现的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告诉我们, 佛陀告诉我们六道轮回、因缘果报、苦空无常、缘起性空等事实真相,每一个人都想逃避苦追求乐。....
2023-05-01

像菩萨一样去爱,把小爱升级成大爱
我不高兴的事情,我爱你。这是世间的情爱。 这个是世间情爱的游戏。所以世间的爱,不是爱本身有问题, 所以佛法讲慈悲,先讲爱缘慈,过菩萨的生活。这样才不至于被执著的小爱困扰,因爱而苦。 本来很多人说爱是美好的。为什么会苦呢?因为我爱的人我掌控不了,看来这个爱是有目的性的。最终用心去绑架所爱的人,这才是爱的终极目标。 他不痛苦才怪呢!怎么可能一个心控制另一个心呢。注定会痛苦。菩萨是最会爱的人。....
2023-05-01

夫妻之道有三等
以体谅包容为雅量; 夫妻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回家帮助太太料理家务。上等的丈夫会想到太太忙于工作,还要忙于家务,必定辛苦,下班回到家里,他会体恤太太的辛劳,协助太太操持家事。必定是上等的好丈夫。 中等的丈夫,回家喝茶看报,赞美太太。不会帮忙做家事的丈夫,至少嘴巴还会赞美太太,感谢太太的付出。太太再怎么辛苦, 下等的丈夫,回家气势凌人,回到家里,就是一副自己最辛苦、自以为对家庭付出最多的姿态。....
2023-05-01

如何让家人朋友都学佛?
我们佛弟子得到佛法的好处以后都会有一个心愿,就是很想让家人朋友都来学佛,用利益众生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所以他迟早一定会学佛。 不少人会对我们信佛的人说,这里的佛指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慈悲、智慧的一面。而不让身边的人起烦恼也很重要,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家人不信佛,希望他们能早日因缘福报具足, 帮助众生确实是很重要的大事,所以佛弟子要懂得借力,如果不尽早的让家人深信因果。....
2023-05-01

没结婚就同居算不算邪淫?双方是不是也是互相讨债的?
善士提问: 师父,你好!我想问问自己迷茫的婚姻问题,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师兄,近一年的认识相谈交流,有共同语言和爱好。得知她是一个离婚了的单身,身体状况也不好,由于我本人经济问题,和她相处来往,一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和要孩子的事情。我们都是学佛的。我们之间这样一直生活下去算不算邪淫?是不是我们之间也是讨债的?....
2023-05-01

家人寿尽时去寺庙和在家助念效果一样吗?没寺院怎么办?
善士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助念效果是否一样?如果附近没有寺院和僧人,应该怎么办?宏海法师答: 如果有条件就双管齐下,在家里给他助念,同时到寺院里给他做超度的佛事。助念的时候有僧人给开示,或者打着引磬提醒他的正念,念一段时间给他开示一下,这样增上的作用会很大,有时候居士确实操作不好。 但如果附近没有寺院和师父,也不一定非要师父来助念。实际上助念的时候。....
2023-05-01

孩子做错事,父母该如何教育?
问题:我看到儿子做错事,就会对他发脾气,会啰啰嗦嗦地责怪他,他表面上不吭声,可心里很抗拒。我怎么做才能消除他内心的抗拒? 你要相信你儿子,你的内心要散发出这种念头,相信他能够管好自己,相信他自己可以面对他的未来,不掌控他。 重点是你要对他发出这样的念头:我相信你,我是关心你的、我是相信你的、我是爱你的,你可以为自己做任何决定,你也完全可以为自己负责任。 我觉得你不是娇惯,而是太不相信他了。....
2023-05-01

学佛的价值统一
相对来说就好办了,按照佛的价值作为我们的价值了,就叫价值统一了。我们就可以真正的去按照佛法,去依教奉行,去修行了,修行的人价值统一在哪里呢?统一在佛法。如果说我们表面是学佛,不听佛的了,这个就不能叫做价值统一,我们学佛是学不成功的。这个在《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里,灶神给我们说明白了;假学啊!要学佛,要真学,要在心地上学,如果说我们一边学佛,还搞人我是非,这哪里能够叫做价值统一呢?....
2023-05-01

父母需要从小教孩子行善积德
古人云:....
2023-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