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幸福,可以离婚吗?
我身体也总是不好,医生说是气淤造成的,也许宿世你对他伤害了很多。它对你的身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还是不主张去轻易断这个因缘的。并不是师父一句话就能把它解决了。 一、通过佛法摄受来解决当前的困境。真正从内心改变,只想通过离婚来求解脱,长期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对一个人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同时也会深深的伤害到你们的孩子,必须自己愿意从心底改变,师父不能替你做决定。明白你的病是气淤郁结、气血滞留而致。....
2023-05-01

一人学佛,一家欢喜
佛法就是引导我们,以觉悟的心态过好生活的每一天。所以学佛不迷信,学佛人的生活不极端,也不会说因为学佛的缘故,忽略了当下的生活。所以真正学佛, 我们常说的佛光普照,现在佛光照进来了。每一个人在佛法启发之下,心性本有的智慧光明逐渐开显。让我们感受到佛法的温暖,在家庭当中营造暖暖的、温馨的、充实的幸福氛围。一家人欢喜。我不知道现场有没有一家人都在的,真是学佛人的榜样,我们常说度众生。....
2023-05-01

佛教对于男女婚姻有什么看法?
善士问: 佛教虽然提倡出家制度,却不否定在家人的感情生活。佛教对于男女婚姻,有什么看法呢?星云大师答:是世间的伦常,是生命的延续,有人以「琴瑟之好」形容夫妻间的感情融洽,因此不能站在出家独身的立场,要求他们这个也不要、那个也不要,以不当的心理来看待男女婚姻之事,如「不是冤家不聚头」、「男女爱情很污染」之类的观念,我们不可存有这种心态。是成立家庭、生儿育女的开始,佛法不破坏世间法。....
2023-05-01

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
2023-05-01

可能是更年期情绪控制不好,有时看公婆不顺眼怎么办?
善信问: 顶礼师父!可能是自己更年期到了,情绪控制不好,有时对公婆看不顺眼,怎么办?觉火法师开示: 所谓的更年期是生理和心理的一种反应;对于在家居士如何协调家庭生活,师父推荐你一部经《佛说玉耶女经》里面说得很详细,回去好好看看,再加上饮食调理,相信对你会有所帮助。阿弥陀佛!原标题:觉火法师答善信问【139】:转自微信公众号光明遍吉....
2023-05-01

努力经营好每一个小家,家和万事兴!
家是那万家灯火里的一盏为我照亮着的明灯,家是母亲那双殷切期盼的慈祥眼神,是对牵挂着的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声声呼唤。家是那一桌围在一起的热气腾腾的团圆饭, 家是那和谐氛围里的和言细语与笑声,家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是爱的摇篮与生命的源泉。家是温暖的阳光,照耀我们的生命,给予我们最原始的自信心与向上的力量。家是你最安全的归属与寄托,家是那童年广阔天地里的足迹与梦幻。....
2023-05-01

为人子女五不怨,为人父母七不责
家庭关系和谐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强调的重点,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古人为此总结了一套....
2023-05-01

打扫房屋可以旺家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请跟随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测试:环顾一下你的居室;请回想一下不久前你离开家时房间的样子:地板上有没有积满灰尘;沙发上是否有堆积如山的过期杂志;衣柜里是否凌乱不堪;厨房灶台上是不是油渍斑驳等等。你的人生可能危机四伏。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来源于席卷全球的生活哲学: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2023-05-01

要有持续性的修行,女性以观音为主
学佛在于恒心。就像佛教早晚课,每天上午四五点准时做早课。早上每天坚持念普门品,修行每天就要找一部经,早上念经很重要。念经能每天早上持续,心和法界沟通了。念经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得到的。知识和智慧差别还是很大的。知识无法产生福报。智慧是可以产生福报的。有些人越学佛越没福报,我不建议大家什么法门都想修,一定要有个专项的法门。这个法门要修到产生福报。这就是比较成功的修行。就念普门品或者观音圣号求观音。....
2023-05-01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善士问:我鼓励、提醒她念佛,但是心力很弱,或者有口无心般地念着。请问我如何能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亦是你心内状况的折射,母子天性相关。要耐心陪护,婉言劝勉母亲专一念佛,建立净土信愿。老人心力弱,烦恼妄想多,念佛不能持久,至诚恳切持念万德洪名,每日将念佛功德为母亲回向,祈愿阿弥陀佛慈悲加持母亲,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若你念佛进入正忆念相应状态,又能至诚回向,由于你念佛心态的建立。....
2023-05-01

母亲离世后的警醒
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很小的时候就会诵《佛说八大人觉经》《佛说阿弥陀经》,并在十岁时就被姑姑带着皈依了三宝。叮嘱我以后要培养慈悲心,好好学佛,那时常常在家人的带领下礼佛、念佛。学佛之事渐渐淡忘,才想起师父的教诲,我找了一些佛教书籍来看,但仍然是泛泛悠悠、糊里糊涂地过日子。母亲离世,和我一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母亲因突发重病骤然离世。我自幼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那时母亲尚年轻。....
2023-05-01

为什么有的孩子孝顺,有的忤逆不孝?
佛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外乎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总之....
2023-05-01

小孩说话结巴是三世因果关系吗?如何改变?
善士疑问:小孩说话结巴是三世因果关系吗?阿弥陀佛。恒传法师答疑: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很多医学也解释不了的病症,从佛法上都能解释。小孩结巴这种病症和宿世有很大的关联,也许因为宿世做了不如法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要承受这样的果,也是一家之共业。 你要说解决的办法,医学解决是一方面,医学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佛法摄受,借助十方三宝的威神力。....
2023-05-01

经营婚姻的四个重点
下辈子婚姻就很困难,第一、婚姻要不追求完美。做人要接受不完美,先学会接受缺点。不要想着对方全是优点,都没有那个命和福报, 所以婚姻就在接受对方不完美中。所以男人邋遢女人也不要嫌弃。女人唠叨火气大脾气大男人也不要嫌弃,婚姻就能长久,都是男人赚钱存女人账户上。没亲情?钱财全部给妻子和孩子。男人太多钱不入库,你看胡雪岩有钱纳妾一大堆。尤其男性带一大堆女性的下属的,不要贪图一时的。....
2023-05-01

如何让家人多做善事?
我爸舍不得布施和放生,如何让家里人多做善事?本源法师:如果你在你家中有大福报,你说的话他们都会听;如果你没有这个福报因缘,还是要用行动去度他们。我现在学佛了,你看我回家表现就不一样了,我比以前更勤劳了,更愿意去服务别人,更有耐心了,更愿意修忍辱了, 不是单单用嘴巴说:你要去布施,你要去放生,你自己都没做好,别人是不会有信心的。所以我们在没福报之前,用行动去度人;有了一定的福报了。....
2023-05-01

佛法是怎么样看待老年人的?孝是本分
敬老爱老,九九重阳节也叫做敬老节!我们祝所有老人节日快乐,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敬老节开始。以及佛法是怎么样看待老年人的, 敬老爱老,也是我们人生当中必不可缺少的一堂课,就是老年人有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从感恩的角度讲。没有老年人就没有我们今天,我们国家充满着正能量,对于老一辈的敬仰,缅怀老前辈的革命精神,传达着敬老爱老的重要、有必要。这是感恩心的一种培养, 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2023-05-01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基础
他们冶理国家都是推动孝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父母的,就是要教孝道。父母上面有爷爷奶奶要孝顺,你看我父母孝顺爷爷奶奶,我以后也要孝顺父母。他阿赖耶识里面都是孝顺的种子,长大以后就不会变坏了。做父母的天天骂自己的爹娘,以后一代比一代不孝顺,越教越坏。那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基础。做任何事业都会顺利起来,以后事业才会顺利。叫做孝顺。那做什么都不顺。因为你的合伙人看你对父母都那么坏。....
2023-05-01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算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一切佛法皆由孝字生。一种是世间的孝道,父母对儿女的关怀无微不至,儿女快乐,最开心的就是父母;最牵挂的也是父母。父母之爱,但很少有子女能做到如此去照顾父母。就应该像对待孩子一样的去照顾他们,有好吃的、好用的首先要想到父母,对父母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要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二养父母之心: 就是要常关注父母的思子之心,常回家侍奉父母,多陪父母聊天,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担心,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2023-05-01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文钞原文: 倘自幼任性而惯。且无论无天姿无善教。即有天姿有善教,亦只成得个文字工人,儒门败类而已。世有才高北斗,学富五车,而其所作所为,皆仗此聪明,以毒害生灵,毁灭道义者。其原皆由初无家教以为之肇也。 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与大学欲治天下国家者,必从格物②致知③,诚意④正心⑤而起,同一臭味⑥。此儒门教人希圣希贤之无上秘诀。舍是而求,皆其末耳。....
2023-05-01

如何劝解盲目信佛的母亲?反观自心,由内调伏
问题: 顶礼师父! 师父,我母亲从小就教我,要逢庙必拜,说佛菩萨会保佑我们的。我学习佛法后,看到她有些做法不恰当,就跟她讲,但她说:....
2023-05-01

想要家风和子孙好,就应当好好教导儿女
人未有不愿生好儿女者。将好儿女教坏,后来败家声,或成匪鄙之徒。其根本错点,总因不知爱子之道。从小任性惯,大则事事任意,不受教训,多多狎昵匪类,为社会害。多由此不知为父母之道者所酿成。最初得贤父母之善教,世道不期太平,此匹夫匹妇,预培治世之根本要道也。 汝于提倡佛法时,详示此义。俾彼等各各自尽其为父母之道,女子关系更大,断断不可养而不教。俾现在有碍于自家,将来搅乱夫家,后来教坏儿女。....
2023-05-01

出家法师如何引导男女对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一对青年男女即将踏入红毯的另一端,到寺院请求开示,出家法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对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僧俗二众弟子。依佛教的制度,在家信徒可以结婚,而佛教徒希望用佛教的仪式来完成婚姻大事,佛教应该协助他们完成心愿, 如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必须要神父、牧师替他加冕,都需要宗教仪礼来完成这些人生的大事。佛教徒过寿、新居迁移、结婚,儿童生日、父母生日等种种世间上的礼俗。....
2023-05-01

想出家但害怕父母家人不同意,怎么办?
善士疑问: 弟子有出家的想法,但是害怕父母家人不同意,这种心愿断断续续。弟子也在网上看过开示,但是总有很多烦恼,影响自己修学佛法,没多久就堕落了。请问弟子该怎么办?恒传法师答疑: 佛弟子有在家和出家两种,都是看个人因缘与信心信念了。在家修行,是以事业、家庭、生活为主,以修学为辅。出家则是以修行为主,向终极目标奋进, 为什么发心去寺院修行?因为寺院和社会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2023-05-01

教育指南——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尽心孝养 ....
2023-05-01

如何求姻缘?
父母,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 汝欲得有学问,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 楞严经谓,念观世音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 极力念观世音菩萨, 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便难载福。汝能谛听我语。....
2023-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