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 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我们心中的感受也是一样,往往随着天气、季节、时空等等改变,这时重要的是守住自心,如果快乐感受生起,也不要尽欢;痛苦感受生起,也不要当真。但观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幻影,没有真实性可得。快乐也好、痛苦也好, 能够常常这样观察。....
2023-04-30

念佛改变容貌的秘密
修行人从哪里能够看得出他的修行....
2023-04-30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吉祥经》云:....
2023-04-30

别再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仔细回想自身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怪象:对外人可以保持客气包容耐心,但对家人却控制不住暴躁苛刻不耐烦等坏情绪。老话俗称窝里横。这是一种....
2023-04-30

少行恶事,广修善法,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若人少行恶,一个人不管犯了多深的罪业,只要愿意真心诚意忏悔改过,虽然还是要承受果报。会咸得难以入口,人的心念、言行举止也是如此,当善行多过于罪恶,自然会化「咸」为「淡」。令断除,令生起,」除了消极的不作恶。给人一句善言爱语,甚至度化自心的贪瞋愚痴,去除无明烦恼,努力让内心纯净善良的种子发芽、成长。你能少行恶事,生命里就能创造许多的善因妙果,也能生起奋起飞扬的力量,在于他有知过能改的勇敢与担当。....
2023-04-30

戒色后总破戒该怎么办?
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越努力你获得的回报就越多。前提是有效的付出,正确的努力。 戒色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要敷衍了事,敷衍是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戒油子草率地应付戒色日课,从来没有打算去认真、踏实地戒好每一天。 那些勤奋、有责任感的戒者往往受益匪浅。....
2023-04-30

为什么学佛后遇到许多挫折磨难?
就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跟精神上的各种挫折磨难,不知道是弟子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深重?广钦老和尚曾经有过这样的开示:那些无始劫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幻化成种种的境界来折磨你,比如身体上的疾病或者精神、心理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世界人生的苦,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才能得到清净安乐、身心自在, 老和尚又开示说,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如果没有无常的磨难。....
2023-04-30

滋味自己尝,苦痛自己扛,风雨自己挡
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吃了就没了,而你的不好就像一道疤痕留下了,会永远的存在,就原谅你所有的不好,那就好好珍惜吧;而忘记你所有的好。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谁不是一面流泪,一面坚强。人生说到底就是百般的滋味要自己尝;难言的苦痛要自己扛;落下的风雨要自己挡。以爱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把事做好,没钱,这就是人生。 不摔一跤,不知道谁会扶你;不摊一事,不知谁会帮你。求人如吞三尺剑。....
2023-04-30

佛弟子的“奢侈品”会是什么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的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奢侈品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熟知和接受。不仅有一个疑问,是不是人人都必须要有一个奢侈品?有人有文玩、珠宝;有人有超跑、稀世珍品;那佛弟子的....
2023-04-30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个....
2023-04-30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或是在所做事情阶段之间的时候一定要念佛。因为平时所做也要念佛,因为平时念佛所应对的事情太多。 所以消业要念佛,有了念佛的因缘更要念佛,朝暮要念佛,心存佛念遇到因缘必然念佛。再忙也不能忘记朝暮念佛,这是能在忙中存佛念的念佛方法。随时要念佛,用求生净土的愿心、念佛心存佛念,必然能在所应对、所受的环境生活中觉悟出念佛一定要念,为成就净土更要心存佛念不忘念佛,争取时间念佛。....
2023-04-30

种种“苦”的形成原因!
世人遭遇的种种....
2023-04-30

怎么对待品行陋劣,工作中偷懒耍滑的员工?
问题:请问师父!作为部门负责人,面对品行陋劣、偷奸耍滑的员工,是该宽容忍让,还是该用企业制度加以约束?隆宣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学佛是要圆满我们的智慧,同时积累福报。印光大师说:....
2023-04-30

欣赏自己自自在在
....
2023-04-30

人生难得一心静!
心静,才能心安;让心静下来,你才能读懂自己、看清未来。学会静心,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无常中,保持清醒和独立。人生难得一心静,多检视自己,少评价别人,用心感受差异,静心沉淀自己。....
2023-04-30

遇见虚伪奸诈的众生还会心平气和吗?
修持慈悲,以和悦容颜迎人。然而,遇见虚伪、奸诈、染污的众生,你还会心平气和的和悦吗? 万不得已时,还是需要以....
2023-04-30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一切佛的万德庄严,你也要去想,想久了自然而然这个种子就种下去了,到时候自然而然就慢慢具备这种能力。时时刻刻,你都得去以一句佛号放在自己心上,以这佛心来不断地去净化自己内在的这颗妄心,这样的话就好办。 你不要念佛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念完佛了,还干什么事情,一样的贪、慎、痴。念佛的时候好像在表面上念几句佛,多少有点功德,不念的时候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心反正不做其他事情,虽然有妄想。....
2023-04-30

修行人如何克服习气和烦恼?
人们的误区: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改变,但是,需要改变的不是我。事实上,不要企图改变任何人,只有先改变自己,再慢慢影响身边的人。 有些佛教徒,总想用自己的知见去纠正别人的认知,一旦纠正不成便恼怒、便退群。且不管谁正谁偏,谁执着,其实,这种想纠正别人的念头的本身就是执。 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外境来觉察自己的内心,觉察自己为何抑制不住爱讲话、爱管人、爱好为人师的欲望,去对境观心,这就是修行。 ....
2023-04-30

做人做事要有眼光和格局
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眼光,心眼儿就会小,心量就会狭窄。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不懂得取舍的道理,只想得到不想付出。嘴上说的永远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跟结党营私的事,还见不得别人好。这种人....
2023-04-30

如何戒邪淫?戒色的三个阶段
无论是念头、习惯还是行为都控制不住,很有可能功课也做不下去,就需要戒色人本身有强大的信念和定力,是否有强烈想戒色的意愿就显得尤为重要,邪淫的念头也会减少,都说念头决定行为,邪淫的行为也会变少,邪淫的频次会减少但并不会减少很多。戒除邪淫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恶习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戒除。你可能时不时的会去看一些有点颜色的网站,一定会破戒,这样邪淫会大大减少,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去起邪念。....
2023-04-30

皈依三宝,让佛法引领我们走出苦海,到达智慧的彼岸
常言道:....
2023-04-30

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可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办?
善信问: 顶礼感恩师父!感恩一切众生!当我们还没来得及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时,岁月已匆匆划过,而我们终将会暮年。感觉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心也会平静,可是做起来不容易,请师父指点!觉火法师开示: 的确,正如佛说....
2023-04-30

人生纵有千般不舍,最终都得舍!
农村有个习俗,每当柿子成熟的季节,农民不会把柿子全都摘光,总会留下几颗柿子在树上,原来,农村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柿子熟了一定会留下一些在树上,一来给路上过往的行人需要时享用,二来留给鸟儿过冬吃,让鸟儿不至于在严寒的冬天饿死。万物有灵,来年开春的时候,鸟儿就会捉树上的虫子,这样,下一年柿子才会丰收。留几颗柿子在树上,既是一种善行,也是一种互惠互利。 「舍」并不都是失去,终有一天。....
2023-04-30

善根如何判断?如何培植以及生起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我们的内心如同一块土地一样,要想长出各种殊胜的果实,土地必须肥沃,不能有杂草。肥沃的良田需要大量的善根来滋养,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深厚的善根,就如同一块贫瘠的地,什么庄稼都长不出来。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曾经种过无量的善根?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净土法门的根机?请听西行法师来为我们支招儿。....
2023-04-30

修行的真正核心是修心!
识不破就被他折磨的很苦。「魔性」就是情绪、执念, 修心就是认识到心里那个「魔」,世俗的爱是占有欲。我们的念头有善有恶,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强烈的欲(淫心)和嗔恨、嫉妒、我慢、自卑(卑下慢)、怀疑等等心,不知足欲望重是饿鬼,慈悲心即是菩萨心。 贪欲的极致就是种种的淫欲、权力的游戏等等。情欲重的往下沉,真正的爱就是慈悲、付出,慈悲能降伏心魔、降伏烦恼。世俗的爱大多是自私的,贪爱而不付出。....
2023-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