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总会遇到许多挫折和低谷。 每当人们遇到困难或是烦恼时,都会喜欢到寺院里走一走、拜一拜,祈求能够得到佛祖和观音菩萨的帮助。 拜佛,固然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更好的慰藉,让内心更加安定和丰盈。 但人这辈子,不靠他渡,而是需要自渡。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
2023-04-30

学佛人要对两件事保持谨慎
学佛人对两件事要保持谨慎,不止是学佛修行人,1、对自己的善行要守口如瓶,应当是我们本心使然,做善事,只需要让自己心安理得。而并非是为了让大家感叹你的善良,末法时代的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贪婪,常常喜欢吹嘘自己已经获得了启蒙,有足够的功绩。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以及自己是活佛等,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这么吹嘘标榜自己的,2、对他人的过失要守口如瓶,眼中只看到自己的心,时时审视自己的心是否清净。是否妄想。....
2023-04-30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济群法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
2023-04-30

怎么经营人生?人生要经营的是内心
一个是....
2023-04-30

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善良,善良是做人处事的根本
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渡水。....
2023-04-30

修行人要远离骄慢,莫曲意逢迎
人们常常慨叹世事艰难、人心不古,其实娑婆世界就是如此,故名....
2023-04-30

告别以往的我,还原一个本来的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人时常对过去的一切放不下,不停地回头张望,留恋难舍。平常遭遇一些不愉快,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若碰到高兴的事,更是回想追忆,不忘春风得意时。可谓千丝万缕,缠绕不清,酸辣苦甜,五味杂陈....
2023-04-30

放下不是放弃,而是放下“我执”
....
2023-04-3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把握好当下,积极种善因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 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
2023-04-30

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
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行者。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行乐,而是要不负此生!我建议大家:1、勿争强胜: 常言道....
2023-04-30

懂“观自在”者是自娱自乐
懂....
2023-04-30

能够“悟道”或“悟到”,心智自然就打开了
要懂得去付出,懂得为人生去规划,要把美好留在心间,人生失去了斗志,痛苦多。索取不到就抱怨。出外恨同事,好像谁都对不起他,死都不知道咋死的,还觉得美滋滋的,最后被活活烫死都不自知。不经历那么多障碍、关卡和痛苦,给你个位置也坐不稳,给你再多的钱也得挥霍掉,饿死也不知道怎么花。总是感觉上天对你不公,这是一个人的心态产生了问题,怎么会幸福?你要从委屈当中找到真理。....
2023-04-30

平时怎么培训自己的迫切心?
善士问: 阿弥陀佛,师父好。弟子听了8月8日(观音菩萨成道日)您对大众的开示,到最后的时候,真有些临命终的感觉:孩子们的哭闹、母亲的心理波动、持续不断的佛号....
2023-04-30

总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越想越伤心,怎么办?
我总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越想越伤心,怎么办?有恩法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就像月亮有月亮的光芒,太阳有太阳的光芒,它们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 人也是如此,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所擅长的自然也不一样。 如果处处跟人比较,给自己不断地灌输....
2023-04-30

静心,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修炼
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若坦然,又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呢?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身在红尘之中,事来则应,事过则无。用豁达释放纠结的过去、用坦然迎接不可知的未来。让心静下来,读懂自己,随缘安住。静心,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修炼。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观海潮音....
2023-04-30

念佛只要用功便可渐入佳境
念佛利益殊胜无比,只要用功, 各位,念每句佛号都勿离欢喜,持之以恒, 念每句佛号都勿离欢喜,持之以恒,必定渐入佳境! 重点说三遍! 如果在念佛的当下,不停生出妄念,马上在念佛的同时祝福身边的一切人: 没有妄念、烦念、杂念; 祝福人人念念都是平静、祥和、 欢喜! 不停反复地这样想着....
2023-04-30

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善信问:顶礼师父!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觉火法师答: 阿弥陀佛!佛说....
2023-04-30

什么叫凡夫和圣人?
有些事,化简单了,可是要复杂化了,它就复杂。佛教就是把复杂的生活变成简单,这就叫解脱;把简单生活变复杂了,那就叫凡夫。 本来很简单就一个吃的穿的住的,就这么简单。可是呢,往往是没房子想有房子,有了房子又嫌小,想住大的;有了大房子,嫌破旧,又想换成新的....
2023-04-30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改正自己的错误,越不会和烂人烂事、小人小事纠缠,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现实的流言蜚语纠结,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一心都专注在痛楚之上,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说闲话?上司赵楫的父亲进京。当时曾国藩刚做官不久,他对这种敛财的事也深为不齿,所以不顾同事们的劝告,因此得罪了上司,也只能压在心里。....
2023-04-30

抱怨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
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许多人都会有抱怨的习惯,殊不知抱怨的恶果很重,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以德报怨。当你生起了抱怨的念头,千万要警觉,不要被这样负损耗的情绪所控制,回心反省,以一种欢喜心淡然面对尘世烟雨,切莫因此而造下无可挽回之业。消除抱怨心理:佛家常讲要戒掉贪嗔痴,有些人特别爱抱怨, 抱怨是造业的起因,世间诸多斗殴、毁坏、嗔杀等恶行。皆因抱怨,爱抱怨的人。....
2023-04-30

学会跟无常在红尘中作伴
每一段路都值得认真去走。去领悟无常又将赋予你什么。不知秋风几度落,但见流水不回头。人生百岁,艰难时总觉度日如年。得意时不觉人间冷暖。无论得失,时光的车轮总是不停,头也不回地向前驶去。 无常似乎是烦恼的代名词。无常带走了美貌、青春、富贵、荣誉、幸福、伴侣、功绩....
2023-04-30

人要有信仰与敬畏之心
佛法中有....
2023-04-30

坦然面对,积极离苦,佛陀教给我们的智慧
现代社会,许多人都感受到各种不同的压力。由于压力,又产生了各种心理负担和心理疾患。其实,人的忧愁、恐惧、恐慌、怖畏、绝望,都是没有理由的,只是自心的一个投影罢了。坦然面对,积极离苦,这就是佛陀教给我们的智慧。即使一切自由都没有了,但还有一个自由,即内心思考的自由。你可以思考未来,计划明天,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面对的一切,能够接受它,把它变为生命的动力,你就不是一个凡人。....
2023-04-30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为什么要广结善缘?因为你不知道头顶上哪片云朵会下雨。不花钱,能不能做到广结善缘呢?在《杂宝藏经》中,佛陀说,有七种善缘,不需花费一分钱,还能获得无量的福报。 一、眼施....
2023-04-30

认清自己,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活出精彩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 有的人一生积极进取,成就硕果累累,却还在不断提升和学习。 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终日懒散不堪,羡慕着别人辉煌人生的同时,又觉得平凡可贵。 殊不知,成功与辉煌,并不是一日就能达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积累而成的。 想起著名作家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
2023-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