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都是修福修慧具足因缘的障碍。虽说有些傲慢的人有以前的因缘会在三宝门中得到感应和见到瑞相,会在修行的氛围当中以傲慢怀疑不知忏悔、不服输、敌对的性格去扰乱他人的心性,可从不顾及傲慢是一切福慧解脱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在听经和了知佛法时就要忏悔,  傲慢和邪见会让你起破坏他人的心性和成就因缘的恶心,感得烦恼障加被未来必然感得地狱、恶鬼、畜生之报。....
2023-04-30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要看清看透心的本质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
2023-04-30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要看清看透心的本质

人生路上多亲近善知识也需要远离六种人或事

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
2023-04-30
人生路上多亲近善知识也需要远离六种人或事

好人有标准吗,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是好人吗?

  有句话说:....
2023-04-30
好人有标准吗,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是好人吗?

以德报怨,化解怨恨,远离不必要的是非和争端

  以德报怨是一种宽容,我们要用宽容感化怨恨的心灵,而不要生怨恨之心,更不能化敌为友。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伤害过自己的人报以宽容和谅解,就可以化解很多无谓的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宽容的大道理人人都懂,但能够真正做到宽容的人却并不多。许多人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只会整天陷于烦恼和是非之中;一个懂得宽容的人,知道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能够诚心助人,化解怨恨。善于宽容。....
2023-04-30
以德报怨,化解怨恨,远离不必要的是非和争端

简单的生活才能更自在

  简单生活,更自在。  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  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zhē teng)换房,就能实现居家环境的升级,心情也能舒畅自在几分。所以,很多时候空间本身并不小,只是我们心里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
2023-04-30
简单的生活才能更自在

出家有烦恼吗?

出家有烦恼吗?出家没有烦恼的话,我有想法出家。好累。我想清净自在。  出家不是随便说说,有没有烦恼都取决于你的心态,如果你对事物幻而不实、世事无常的道理不明了的情况下,处处都是烦恼。为什么说烦恼即菩提,确实烦恼很少,  从你说销售压力大可以看出,你并非真心出家,想要逃避。现在生活节奏确实快,继续迎接生活。不能因为压力大,而去逃避生活,其实做业务很锻炼人,这需要你坚定意志、信心。....
2023-04-30
出家有烦恼吗?

看破与放下是让人不求上进吗?怎么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

请教法师:  现实社会如果不全力以赴,几乎获取不了好的生活,甚至也是不求上进的表现。但修行又让人学会看破,放下。那么如何判断做一件事再做下去已经是在执着了,而应该到此为止随缘呢?法广大和尚:  佛教说看破、放下,在劝人看开的同时,也常被大家所错解及滥用。看破与放下,绝不是让人不求上进,绝不是让人做事消极松懈,对付了事,或者随便放弃,而是让人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着,不要无谓地浪费生命。....
2023-04-30
看破与放下是让人不求上进吗?怎么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

怎么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请问怎么才能真正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没学佛以前觉得脾气不好是性子直,学佛以后觉得这是修养不够。感谢师父开示!很多都是宿世的业力牵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性格,而是他宿世的业力、习气的牵引,导致他脾气比较坏。就害怕脾气大还不自知。就是修改宿世不好的习气习惯,不好的脾气性格。脾气大,首先看看自己的脾气性格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对我们发脾气、耍性格造成的严重后果,都是磨炼修炼这颗心。....
2023-04-30
怎么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业力要培功德福报

  你有多大的业力,就一定要培多大的功德福报。  师父只是助缘,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看自己的业力、看自己的福报、看自己的心念....
2023-04-30
业力要培功德福报

人能否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

  我们在与人发生争执时,经常会因为情绪波动,说了伤害对方的话,为表歉意,我们也许会说:....
2023-04-30
人能否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

常怀惭念能生善,常具愧心可止恶

  印祖有一笔名....
2023-04-30
常怀惭念能生善,常具愧心可止恶

学佛是为了什么?为了回家

  有人问:....
2023-04-30
学佛是为了什么?为了回家

万恶淫为首,邪淫损耗福报是很快的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
2023-04-30
万恶淫为首,邪淫损耗福报是很快的

学佛人怎么做到放下万缘?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能放下万缘。无量劫以来,种种的缘跟我们的牵缠如油入面,哪能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我们要尽量做到放下,怎么做到放下?  有一个根本的观照,就是世间上一切所谓的亲属....
2023-04-30
学佛人怎么做到放下万缘?

没有上进心是不是一种错?

问题:我有时候会经历一段不想努力,不想工作的时光,整个人陷入颓废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干。  感觉自己是个没有上进心的人,这样是不是很不好?有恩法师:  你也意识到了,颓废是一种消沉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对人百害而无一利。  不过你也说了,只是....
2023-04-30
没有上进心是不是一种错?

佛法讲要善待他人,那对于别人的请求,可以拒绝吗?

佛法中常讲要善待他人,我基本很难拒绝,因为一拒绝就觉得自己不善良了。我自己心里也不太情愿,感觉很委屈。  佛法中讲的善待他人,  这是一份值得赞叹的善心,那么我们能够伸出援手帮一帮,  但是一旦这种帮忙反而让对方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经常把我们当成老好人去对待,甚至得寸进尺地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把这份善良当成一种挥霍,那你也可以选择拒绝。  在自己感到不情愿的时候,不如直接说出拒绝的话。....
2023-04-30
佛法讲要善待他人,那对于别人的请求,可以拒绝吗?

佛陀为什么说人生是苦?

但佛陀却说....
2023-04-30
佛陀为什么说人生是苦?

身边的人总做一些让我生气的事,该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师父,身边的人总是做一些让我生气的事,真不知道怎么说他们才好,我该如何摆脱这种烦恼呢?有恩法师:  遇到这个问题,你可以换个角度去想想,身边的人为什么总让你生气?你又为什么要气?  生气不是烦恼,而是因为周围发生的事牵动了自己内在的情绪。  别人做了令你生气的事,归根结底都是外缘,而自己的内心选择如何去应对才是关键所在。  当觉察到自己生气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先让自己从....
2023-04-30
身边的人总做一些让我生气的事,该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日常用语中的一些词汇竟源自于佛教

日常用语中的一些词汇竟来源于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而让你想不到的是,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就在我们日常用语中大约有30%的词汇都来自佛典,可我们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日用也浑然不觉,  譬如人们常提到的....
2023-04-30
日常用语中的一些词汇竟源自于佛教

执念与习气是怎么来的,如何改变?

习气的力量这么强如何改变?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  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除非哪一天你明白这个执念不好,慢慢的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但是当你学佛以后你就会知道,睡懒觉是我们修行很大的障碍,因为你违背了你以前自己的随顺习气,那肯定会很不舒服,会有很多不舒服的感受。你不要被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打败了。那你这个习气就改变不了。在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2023-04-30
执念与习气是怎么来的,如何改变?

学佛人遇到霉运该怎么办?如何破解?

  人们往往把运气的好坏归因于偶然或者天意,遇到好运时庆幸欢喜,遇到霉运时垂头丧气,却很少思考好运和霉运从何而来。那我们如果遇到霉运了应该怎么做才会更好呢?学佛的人遇到霉运,首先应该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霉运?  其次是能不能想办法改变霉运。如果能够通过如理如法地努力改变霉运,如果不能通过如理如法地努力改变,接受应得的果报。  再次是学佛之人的目的是超脱轮回,你一生所有的运势都是对你信心的考验。....
2023-04-30
学佛人遇到霉运该怎么办?如何破解?

如何忘记过去受过的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强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想想是哪件事令我们痛苦。狭隘的心是无法承受伤害的,这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结。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是自己的心结,一头扎进痛苦中。将问题重新思考一遍,一直思考到你觉得这其实没什么,即使还不会马上忘却这件事,因为心有制造烦恼的能力。....
2023-04-30
如何忘记过去受过的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脾气急、说话有口无心是否有业报?

  有些人说话有口无心,不经大脑,说出的话往往伤害了身边的朋友,该怎么改善呢?  有人说:....
2023-04-30
脾气急、说话有口无心是否有业报?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  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
2023-04-30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