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孝顺,有的忤逆不孝?

  佛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外乎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总之....
2023-05-01
为什么有的孩子孝顺,有的忤逆不孝?

小孩说话结巴是三世因果关系吗?如何改变?

善士疑问:小孩说话结巴是三世因果关系吗?阿弥陀佛。恒传法师答疑: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很多医学也解释不了的病症,从佛法上都能解释。小孩结巴这种病症和宿世有很大的关联,也许因为宿世做了不如法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要承受这样的果,也是一家之共业。  你要说解决的办法,医学解决是一方面,医学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佛法摄受,借助十方三宝的威神力。....
2023-05-01
小孩说话结巴是三世因果关系吗?如何改变?

经营婚姻的四个重点

下辈子婚姻就很困难,第一、婚姻要不追求完美。做人要接受不完美,先学会接受缺点。不要想着对方全是优点,都没有那个命和福报,  所以婚姻就在接受对方不完美中。所以男人邋遢女人也不要嫌弃。女人唠叨火气大脾气大男人也不要嫌弃,婚姻就能长久,都是男人赚钱存女人账户上。没亲情?钱财全部给妻子和孩子。男人太多钱不入库,你看胡雪岩有钱纳妾一大堆。尤其男性带一大堆女性的下属的,不要贪图一时的。....
2023-05-01
经营婚姻的四个重点

如何让家人多做善事?

  我爸舍不得布施和放生,如何让家里人多做善事?本源法师:如果你在你家中有大福报,你说的话他们都会听;如果你没有这个福报因缘,还是要用行动去度他们。我现在学佛了,你看我回家表现就不一样了,我比以前更勤劳了,更愿意去服务别人,更有耐心了,更愿意修忍辱了,  不是单单用嘴巴说:你要去布施,你要去放生,你自己都没做好,别人是不会有信心的。所以我们在没福报之前,用行动去度人;有了一定的福报了。....
2023-05-01
如何让家人多做善事?

佛法是怎么样看待老年人的?孝是本分

敬老爱老,九九重阳节也叫做敬老节!我们祝所有老人节日快乐,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敬老节开始。以及佛法是怎么样看待老年人的,  敬老爱老,也是我们人生当中必不可缺少的一堂课,就是老年人有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从感恩的角度讲。没有老年人就没有我们今天,我们国家充满着正能量,对于老一辈的敬仰,缅怀老前辈的革命精神,传达着敬老爱老的重要、有必要。这是感恩心的一种培养,  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2023-05-01
佛法是怎么样看待老年人的?孝是本分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基础

他们冶理国家都是推动孝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父母的,就是要教孝道。父母上面有爷爷奶奶要孝顺,你看我父母孝顺爷爷奶奶,我以后也要孝顺父母。他阿赖耶识里面都是孝顺的种子,长大以后就不会变坏了。做父母的天天骂自己的爹娘,以后一代比一代不孝顺,越教越坏。那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基础。做任何事业都会顺利起来,以后事业才会顺利。叫做孝顺。那做什么都不顺。因为你的合伙人看你对父母都那么坏。....
2023-05-01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基础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算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一切佛法皆由孝字生。一种是世间的孝道,父母对儿女的关怀无微不至,儿女快乐,最开心的就是父母;最牵挂的也是父母。父母之爱,但很少有子女能做到如此去照顾父母。就应该像对待孩子一样的去照顾他们,有好吃的、好用的首先要想到父母,对父母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要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二养父母之心:  就是要常关注父母的思子之心,常回家侍奉父母,多陪父母聊天,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担心,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2023-05-01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算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文钞原文:  倘自幼任性而惯。且无论无天姿无善教。即有天姿有善教,亦只成得个文字工人,儒门败类而已。世有才高北斗,学富五车,而其所作所为,皆仗此聪明,以毒害生灵,毁灭道义者。其原皆由初无家教以为之肇也。  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与大学欲治天下国家者,必从格物②致知③,诚意④正心⑤而起,同一臭味⑥。此儒门教人希圣希贤之无上秘诀。舍是而求,皆其末耳。....
2023-05-01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劝解盲目信佛的母亲?反观自心,由内调伏

问题:  顶礼师父!  师父,我母亲从小就教我,要逢庙必拜,说佛菩萨会保佑我们的。我学习佛法后,看到她有些做法不恰当,就跟她讲,但她说:....
2023-05-01
如何劝解盲目信佛的母亲?反观自心,由内调伏

想要家风和子孙好,就应当好好教导儿女

  人未有不愿生好儿女者。将好儿女教坏,后来败家声,或成匪鄙之徒。其根本错点,总因不知爱子之道。从小任性惯,大则事事任意,不受教训,多多狎昵匪类,为社会害。多由此不知为父母之道者所酿成。最初得贤父母之善教,世道不期太平,此匹夫匹妇,预培治世之根本要道也。  汝于提倡佛法时,详示此义。俾彼等各各自尽其为父母之道,女子关系更大,断断不可养而不教。俾现在有碍于自家,将来搅乱夫家,后来教坏儿女。....
2023-05-01
想要家风和子孙好,就应当好好教导儿女

出家法师如何引导男女对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一对青年男女即将踏入红毯的另一端,到寺院请求开示,出家法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对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僧俗二众弟子。依佛教的制度,在家信徒可以结婚,而佛教徒希望用佛教的仪式来完成婚姻大事,佛教应该协助他们完成心愿,  如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必须要神父、牧师替他加冕,都需要宗教仪礼来完成这些人生的大事。佛教徒过寿、新居迁移、结婚,儿童生日、父母生日等种种世间上的礼俗。....
2023-05-01
出家法师如何引导男女对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想出家但害怕父母家人不同意,怎么办?

善士疑问:  弟子有出家的想法,但是害怕父母家人不同意,这种心愿断断续续。弟子也在网上看过开示,但是总有很多烦恼,影响自己修学佛法,没多久就堕落了。请问弟子该怎么办?恒传法师答疑:  佛弟子有在家和出家两种,都是看个人因缘与信心信念了。在家修行,是以事业、家庭、生活为主,以修学为辅。出家则是以修行为主,向终极目标奋进,  为什么发心去寺院修行?因为寺院和社会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2023-05-01
想出家但害怕父母家人不同意,怎么办?

教育指南——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尽心孝养  ....
2023-05-01
教育指南——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如何求姻缘?

父母,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  汝欲得有学问,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  楞严经谓,念观世音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 极力念观世音菩萨,  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便难载福。汝能谛听我语。....
2023-05-01
如何求姻缘?

容易生气顶撞父亲,怎么去除自身的牛脾气?

父子间不合,容易生气顶撞父亲,怎么去除自身的牛脾气?  与父亲相处时要常怀感恩心,感念父亲的生养之恩。与父亲要发生争执时要多忍让,忍让不是认同,退一步,就不容易顶撞父亲,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对错,只是大家的角度不同,想法、思维习惯不一样。  再多的争执也不一定会有结果,要学会闭嘴,不需要争出个什么来。闭嘴并不是要完全否定自己,但是可以避免争吵,让情绪平静下来,很多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2023-05-01
容易生气顶撞父亲,怎么去除自身的牛脾气?

婆媳相处分为四个层次

  听说大师曾为婆媳相处分了四个层次,婆媳相处一直是传统家庭的重要问题。有的婆媳关系亲如母女,有的婆媳势如水火,婆媳相处之道,婆婆视媳妇就像自己的女儿,婆媳之间能够亲如母女般的往来,婆媳相处,也帮丈夫孝顺母亲;媳妇凡事会请教婆婆的意见,婆婆也能包容媳妇的感受,婆媳之间就像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虽然婆婆觉得媳妇把他的儿子独佔了,媳妇也认为婆婆仍把丈夫视为自己的儿子。....
2023-05-01
婆媳相处分为四个层次

孩子叛逆早恋,父母该如何教育引导?

大人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以至于对抗孩子的想法并加以阻止。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你们肯定是比我更加懂得怎么去对待孩子的,在这里的提问多数是建立在随便一问的基础上,甚至基本上不会有人在提问后,也不是因为觉得一定能够改变你,孩子的问题不是只有某一个人有的,真的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人生路上的不乐意、不愿意、不同意,其实都未必能够得到提问者的关注。....
2023-05-01
孩子叛逆早恋,父母该如何教育引导?

把好修养落实在生活、家庭中

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其实都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不会专门看人家的不好,而是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去归,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好的修养是我们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的保障。因此我们要把个人的修养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家庭。....
2023-05-01
把好修养落实在生活、家庭中

供养寺院还不顺,家人不让去怎么做才周全?

善士疑问:  感恩师父慈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美好的平台。一年多时间我们家建寺、造佛像花了近十万元,但儿子事业不顺,师父曾做过两次佛事,现在丈夫不叫我去寺院,家里人说供养这么多还不顺,丈夫坚决不让去寺院。求师父开示我怎么做周全。  很多人觉得自己捐建寺院花了这么多钱,对佛法的信心大打折扣。意想不到的事情会更多,佛讲的一切是真的,每个人宿世的福报不同,如果是你宿世福报消耗太多。....
2023-05-01
供养寺院还不顺,家人不让去怎么做才周全?

如何待人接物?多慈悲,舍吝啬,广结善缘

「做人难,」做人果真如此困难吗!做人又有什么困难呢,「不起毁谤恶法」。对于好人好事、圣贤善者,不可以妄加毁谤或者自讚毁他,就心生嫉妒、恶意破坏、恶口毁谤。行恶法者必定招感恶果,「常行慈悲本法」,要时时奉行慈悲,如佛陀说的「慈悲为本,只要合乎慈悲的就是佛法,所以是不是佛法,就看它合不合乎慈悲;「修身修口修心」,身口意有了毛病,人格增上,「供养广结善缘」,必须广修供养,佛教有谓「未成佛道。....
2023-04-30
如何待人接物?多慈悲,舍吝啬,广结善缘

放下心中的怒火,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大家都很难合理管控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大事小情,发火、生气乃属常事。从小到大,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拥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都会有克制不住自己脾气的时候。  但发脾气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倒可能让事情弄的无法收拾。发脾气也并不能达到任何目的,最后灼伤的只有我们自己的那颗心。  我们之所以发脾气,是因为心中有着太多的期望,太多的贪念,以至于总是对....
2023-04-30
放下心中的怒火,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起嗔心是会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功德

除非是修行人,那就是佛所说的世间八风,就是称、讥、苦、乐、利、衰、毁、誉。能吹得没有定力的人,人心会有种种心念产生,其中一种能轻易毁灭人百千劫积累的善业功德,  1. 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  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一千个大劫所修行的功德都被破坏了。 你对他起一念的嗔恨心。....
2023-04-30
起嗔心是会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功德

人生如禅,以退为进是智慧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
2023-04-30
人生如禅,以退为进是智慧

生活中如何与人相处?不见他人过

要如何立身处世,建立群我关系呢?《缁门警训》的这段偈颂,提供我们很好的参考。  「不见他非我是」为人处事,不要老是计较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好;也不要太过夸赞我是如何的好,往往喜欢自我宣传,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却没有想到别人的心里怎么想。比方对方是你的属下、晚辈,他当面不敢跟你回嘴,但是心里不服气,这样的互动往来,怎么能和谐共处?太多的计较、执著,太多的吹毛求疵,都是很不好的行为。老师应对学生。....
2023-04-30
生活中如何与人相处?不见他人过

离嗔行忍,做真正有力量的人

  漫漫人生路,需要愿力、勇力、智力、忍力。《佛遗教经》中,佛陀教导弟子摄心离嗔:....
2023-04-30
离嗔行忍,做真正有力量的人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