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寒山大师:“不!你是文殊菩萨”
接上篇:“太守要找的文殊、普贤,并不是大殿中的菩萨,而是我们国清寺原来的两个烧火和尚。”“不是菩萨,是烧火和尚?”闾丘胤也大出意料,连忙摇头否定,“不,绝不可能!文殊、普贤怎么不....
2024-08-26

「故事」寒山大师: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自有系铃人
接上篇:闾丘胤细细回想寒山的长相、说话和性格,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往事如闪电般在他心中亮起,他失声地喊叫了起来:“是他!肯定是他!”“大人,你说的他是谁?”“他是我的老朋友。....
2024-08-26

一日禅:看淡即是浮云
不要害怕失去,你所失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也不要害怕伤害,能伤害你的都是你的劫数。繁华三千,看淡了即是浮云;烦恼无数,想开了就是晴天。....
2024-08-24

定中见佛 梦入莲池 刘程之居士
定中见佛 梦入莲池 刘程之居士东林寺文宣部 东林十八高贤系列刘程之居士刘程之居士像辞官归隐
刘程之(公元352年-410年),字仲思,彭城(今江苏铜山)人。年少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
刘程之(公元352年-410年),字仲思,彭城(今江苏铜山)人。年少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
2024-08-23

神通无量 经律华夷 佛驮耶舍尊者
神通无量 经律华夷 佛驮耶舍尊者东林寺文宣部 东林十八高贤系列尊者佛驮耶舍尊者佛驮耶舍像一、出家因缘
尊者佛驮耶舍(晋云“觉明”),是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婆罗门种。有....
尊者佛驮耶舍(晋云“觉明”),是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婆罗门种。有....
2024-08-22

一日禅:生活没有答案
生活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积累。生活没有答案,生活不需要答案。....
2024-08-21

佛在安居期间食马麦三月,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原因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叫做随罗然国(又名毗罗然)。这个国家的王,名叫阿耆达,据说聪明多智。有一次,他和别人在讨论问题之后,问对方道:“这里是否有什么人值得拜访学习的?”对方回答....
2024-08-20

一日禅:想开、看开、放开
世事本就无常,与其强求诸事顺心圆满,不如想开、看开、放开。你在意什么东西,什么就会反过来折磨你。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烦恼无数,想开便是晴天。....
2024-08-20

「故事」寒山大师:“贵寺还有其他文殊、普贤佛像吗?”
接上篇:沿着矮墙、修竹和石砌甬道进去,就是弥勒殿。正中端坐着弥勒佛,一副嬉笑自若的神态。不知为什么,闾丘胤一见弥勒佛,就想起在五台山见过的丰干和尚。他和这尊弥勒佛相貌十分....
2024-08-15

「故事」寒山大师:“你再头疼,就向文殊菩萨要药丸吧!”
接上篇:闾丘胤走到猛虎跟前,只见这只虎张开血盆大口,狂吼一声,朝闾丘胤猛扑过来。闾丘胤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正要逃走,只听得老和尚轻轻说了声:“住!”老虎便像受到定身法,乖乖地立住身....
2024-08-15

「故事」寒山大师:“有虎!快快往回走”
接上篇:寒山领着员外一行来到国清寺,把知府相赠的财帛悉数损给寺庙,然后一个人跑到寺庙的迴廊里,望着寺外的青山,一边拍手,一边哈哈大笑:“啊啲哟——三界轮迴,三界轮迴哟......”其....
2024-08-15

人生真的有“十全”吗?
人生真的有“十全”吗?试为“十全人生”列一标准:
一、没有敌人。 有的人虽然没有与人为敌,但仍难免有人嫉妒你、障碍你,跟你过不去。如果自己的修养、道德,能够把对方“化敌....
一、没有敌人。 有的人虽然没有与人为敌,但仍难免有人嫉妒你、障碍你,跟你过不去。如果自己的修养、道德,能够把对方“化敌....
2024-08-13

「故事」寒山大师:“什么?你把寒山大师拒之于门外?”
接上篇:隔了半个月,李褐正躺在藤床上午休。小道士从门外奔了进来,大声叫嚷:“师父,师父!袁员外来了。”一听袁员外,李褐连忙从藤杨上跳起,问小道士:“人呢?快讲他进来!”袁员外是台州知....
2024-08-12

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重要性没有什么两样。它和学校教育是相辅而行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一般人对于教育的认识,只以为教育是学校里的事,因此有许多父母,对....
2024-08-12

佛教的这六事为什么能让人得度?
佛经里一再开示人生得度之道,有六个“法门”,那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事为什么能让人得度呢?试说如下:一、发心布施,会有人缘。 世间的一切,自己健全固....
2024-08-12

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真正的答案就在这里!
儒家文化中,关于人性的善恶一直存在争论。孟子坚持“性本善”,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提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制约下逐渐向....
2024-08-11

何时学佛最好?此时开始晚不晚?
什么年龄开始信佛、接触佛法好?
其实,无论男女老少,佛法对一切众生都有益而无害。
有些人不排斥信佛,但总觉得信佛念佛是老来无事赋闲在家的寄托和安慰;
有的人觉得佛法是不错的....
其实,无论男女老少,佛法对一切众生都有益而无害。
有些人不排斥信佛,但总觉得信佛念佛是老来无事赋闲在家的寄托和安慰;
有的人觉得佛法是不错的....
2024-08-11

修行人,学会少语和止语,好处太大了!
《无量寿经》云:“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一切众生最容易犯的是口业,造口业。
口最容易造罪业,有多少人修行一生,到后来功德都漏掉了。从哪里漏?从口里漏。“口为祸....
口最容易造罪业,有多少人修行一生,到后来功德都漏掉了。从哪里漏?从口里漏。“口为祸....
2024-08-11

不攀缘,就是不主动和人打交道吗?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
一位富有的老者听了佛陀开示后,就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决心不再攀缘。
他对守门人说:&l....
一位富有的老者听了佛陀开示后,就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决心不再攀缘。
他对守门人说:&l....
2024-08-11

什么是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为了让大众了解更多戒律的知识,今天我们带来虚云老和尚的开示,明晰什么是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
2024-08-11

不议人非,不揭人短,不言人过
生活中,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不谈论是非,不揭人短处,不张扬别人的过错,这才是有德之人。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温暖人心,也能让人心寒。
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谨言慎行,才....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温暖人心,也能让人心寒。
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谨言慎行,才....
2024-08-11

人这辈子靠的不是运气,而是这三样
“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在有些人看来,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好像和运气有关。
其实,福报这种东西,从来不会凭空降临到某个人头上,福报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付出....
其实,福报这种东西,从来不会凭空降临到某个人头上,福报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付出....
2024-08-11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士的本份是什么?
居士的本份
“居士”是什么意思?
东晋慧远大师《维摩经疏》卷一记载:
“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唐代窥....
“居士”是什么意思?
东晋慧远大师《维摩经疏》卷一记载:
“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唐代窥....
2024-08-11

为什么现在的法师头上没有“戒疤”了?
戒 疤
在影视剧中
法师的形象往往头顶
6、9、12颗不等的戒疤
以致于有善信疑惑
为什么现在的法师头顶上
都没有戒疤了?
戒疤是古代中国僧人在头顶上燃香所形成的疤痕,数量或六....
在影视剧中
法师的形象往往头顶
6、9、12颗不等的戒疤
以致于有善信疑惑
为什么现在的法师头顶上
都没有戒疤了?
戒疤是古代中国僧人在头顶上燃香所形成的疤痕,数量或六....
2024-08-11

心宽则人安,心大则福大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生和死。一件事已经做完了,另一件你还急什么呢?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是心,都有喜怒哀乐,这些再正常不过了。别总抱怨自己活的累,过的辛苦。永远记住:舒....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是心,都有喜怒哀乐,这些再正常不过了。别总抱怨自己活的累,过的辛苦。永远记住:舒....
2024-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