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印度和尚不懂其中道理,佛教衰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认为这首偈体现了六祖慧能的智慧。在我看来,正是从他开始,佛教在中国才真正本土化,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而诞生于印度的印度佛教却走向边缘。这是为何呢?
从外部讲它被渐渐抛弃了。除了印度教关于种姓理论的改良,缓和了婆罗门与刹帝利矛盾,拉拢刹帝利外,佛教在大众中也失去特色与市场。当然外部只是次要的,它的内部问题才是主因。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这是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确定经典,集结起来,回忆背诵佛祖生前的教导而说的话。是的,释迦牟尼生前并没有写佛经。这很简单,他需要掌握最终解释权,根据现实灵活调整。在他死前他还告诫弟子“不要以我为准”。不过从他弟子们第一次集结说的这句佛经开篇语来看,他的弟子们已经开始将他权威化。
而随着时间发展,佛祖的地位在佛教中越来越高,越来越虚。渐渐的,在普通信众眼中,佛祖成为了一个法力无边的神,进入了他们所熟知的神话体系里,但佛教本身是无神论的。为了权威佛祖,也为了迎合信众的同人创作,佛教徒们开始一边抬高佛祖的地位显示他的权威,一边吸收各种印度教的“天”(dev,神的意思,信达雅,可见“梵天”并非意译,而是Brahma dev)。在佛经中常常有这样的描写,佛在某处讲经,大天、梵天、吉祥天等等全都聚在他的周围听讲,他们的反应基本是悟了,同意,点赞,转发。这种描写看似十分取巧,实则为印度教做了嫁衣。
皓首穷经,脱离底层
自从阿育王赞助佛教后,就连上座部佛教徒也基本都住进了寺庙,不用四处苦行乞食了。寺庙生活还是不错的,佛教徒们在里面编写了无数的佛经。曾经以摩揭陀语等各种地方语言叙述的佛经,被梵语书面语写下;曾经用农夫、耕牛、田地、种子就能讲述的道理,后来却需要先了解语言学、逻辑学、数学、医学、天文、外道经典等等。
虽然,包括那烂陀(给予莲花,引申为给予知识)在内的几所寺庙声名远播,东到印尼,西到东地中海都有人前来留学。虽然,佛教徒们常常在内部或者与外道打辩论赛;虽然,佛教徒们不仅提供私教课还开设公开课,让普通人对佛法有所声闻。但是这些真的能触及到农业时代的广大底层群众吗?最终在曲高和寡的悟空道路上,只能是“空空”。而比较特殊的密宗,则是走了另一条路。他们也搞了许多神秘主义、方便法门来宣传,但为时已晚。7世纪以后由弱势婆罗门与刹帝利领导的虔信运动已经充分开发了首陀罗市场。并且后来密宗受性力派影响严重,其在男女之事的开放程度和重口味也注定了困于小众市场,直至被伊斯兰教征服者消灭。
写到最后我想到了一个佛经故事。世尊一日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复藏珠入袖,却抬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悉皆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