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心如何打开,高僧亲口讲序践行慈悲心的十三种方便!
“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维摩经问疾品!
学佛之人,皆知“慈悲心”的重要。但如何打开慈悲心,培养慈悲心呢?这亦是需要方式和方法,如放生、布施、行善、等等皆能培植慈悲心,也能打开慈悲心。慈悲心如何打开,高僧告诉你十三个方便之法,真实不虚!
一、利他。
佛教讲“自利利他”,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利己,和利他。所谓利己,就是利益自己一个人,而伤害了他人的事情。所谓利他,却是自己一个人受害,而大部分人可以得到利益。这一比较,就会发现,只顾自己的利益太渺小了,而利益他人却是伟大无比。以此去警戒自己,那么你的慈悲心也就能够打开了。
二、同情心。
关于同情心,人人皆有。如见到他人跌倒,会立刻去扶起来,见到他人因为家人生病,而自己资金不足,亦会生出援手。这就是同情心,我们只要能够一直保持这颗同情心,慢慢的慈悲心也就能够打开了。
三、恒顺众生。
无论我们当下处于何种职位,只要懂得去“恒顺众生”,自会有着福果来找你。所谓恒顺众生,当然也并不是什么都去顺从。而是需要懂得“恒善”,做到“不存主观成见,随顺客观趣向,待人如是,待一切众生亦如是。”
四、公而无私。
公就是公,不能存在私心。这就好比你家亲人开办了一个工厂,叫你过去帮他管理。无论你家亲人给你多大权利,这也都只是“公”而非私,切勿“以公乱私”。所谓“热心从公,忘却自己,只尽义务,不计权利,只顾天下肥,不顾自身瘦。”自会打开你的慈悲之心。
五、不害。
不害众生性命,不去伤害他人,这就是不害。佛教讲“一切皆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论是他人如何谤你,如何妒你,如何伤害你,切勿以牙还牙,以齿以齿。
六、广修供养。
广修供养,就是让我们多做种种布施。如布施给乞丐、供养三宝,或是村中修桥铺路。这种种皆为供养之法,需去多做,也需尽力常行。
七、忍辱无瞋。
修持忍辱,能够灭除嗔心,这在佛教之中,人人皆知。有嗔心,就会有烦恼,就会烧毁功德林。但在学佛的路上,怕什么?怕没有福报,怕福报不够,既然怕,就修好忍辱,将嗔心灭尽。
八、戒杀放生。
戒杀,乃是佛教五戒之一、十戒之一。戒杀,能够不再让我们耗损福德,而放生则会增加福德。如此保持,不杀生,而放生,自会福报大增,慈悲大开。
九、看护病人。
何谓看护病人?就如当下父母生病了,我们需要陪伴在父母身边,好生照顾。当然,这里面是所讲的也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很多很多。如你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有缘自能去做。
十、弘扬佛法。
弘扬佛法,不仅是出家僧众的活,更是每一位正信佛弟子的活。弘法利生,弘法是一项人人皆能行持事,不要以为它是多么的高大上。如你见到一只老鼠,见到一群蚂蚁,你对他们念一句佛号,这就是弘法,自会有利他们。
十一、不说使人烦恼的话。
不说是他人烦恼的话,这亦属“口业”。因此我们需要懂得去善护口业,什么样的话能说,什么样的话不能说,这点需要知晓。如伤害他人的话、使他人烦恼的话或是劝他人作恶的话,这种种切记不能去说。
十二、和悦的容态迎人。
什么是“和悦的容态迎人”,其意就是在接待他人之时需时刻充满欢喜。这就好比,你去你亲戚家,他们愁眉苦脸,你乐意看到吗?并不乐意,所以纵使你有多大的忧虑悲伤,皆需放在自己心里,表面上切勿让他人知晓和不喜。
十三、发出报恩的心愿。
所谓“相遇是缘”,是缘就需懂得去感恩。所以,需要发出报恩的心愿。报什么恩?如父母,我们就需报答父母之恩,如学佛,我们就因报答三宝之恩。相遇了,无论是谁,皆需懂得感恩和报恩。
以上就是老和尚所说的“十三种”方便之法。所谓“慈悲为室,方便为门。”由此方便之门,方入慈悲之室。“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同离苦难,同得安乐,同出娑婆,同生净土!”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