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罗汉告诉你,佛法是什么?如何正确研究佛法

时间:2023-04-21

佛法是超越世间法的,因为世间的科学是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是有限的。当然,世间智可以用在好的方面,而世间智也会引起宗教和道德方面的堕落。重要的是去培养出世间的智慧,因为出世间的智慧能运用这些技术,而不会有所执着。许多事业有成的人,他们最终却发现:在他们的生命中仍然有所欠缺。虽然他们有深邃的思想,聪明睿智,但是他们的心仍然充满琐事和疑惑。兀鹰飞得高,而它以什么为食?

外在的,经典的研究并不重要。当然,佛经是正确的,但是经典无法让你正确地了解。看见“嗔恨”这个词和亲自体验嗔恨是不同的,正如听到一个人的名字和见到本人是不一样的,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带给你真实的信仰。

教导最基本的戒律和观察生命的短暂、老化和死亡的事实是必要的,这是我们开始修行的地方。在你开车或骑脚踏车之前,你必须学习走路。之后,你可以搭乘飞机或环游世界。

研究佛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我们生命中找到一条出路,为自己和众生获得快乐和平静。我们会产生痛苦是有原因的,让我们来了解痛苦生起的过程。当心平静时,它是处于正常状态;当心动时,念头便产生了。悲、喜是心念的一部分,掉举,心烦意乱都是如此,如果你不了解这样的心念,你会跟着念头跑,并且完全受到念头的支配。

因此,佛陀教我们如何观察自己的心念,看着变动不居的心念,我们会看到心的基本特性:苦、空和无常。你应该知道并且观察这种心理现象,以这种方法,你也可以了解缘起的过程。佛陀指出无明是所有世间法和诸行生起的原因。“行”缘“识”,而“识”缘“名色”,这是十二缘起的过程。当我们开始研究佛教时,这些传统的教义也许对我们有意义,但是当生灭过程真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时,只研读佛经的人将无法跟上身心生灭的速度。像一颗果实从树上掉下来一样,由于果实掉落如此快速,以至于人们无法得知它经过哪些树枝。同样的,当“乐受”生起时,人们兴奋不已,而无法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

当然,在佛书里有关缘起过程的叙述是正确的,但是实际的经验是超越语言文字的,研读佛经无法知悉“这是无明生起的经验”,“这是'行'如何感受,这是一种特别的意识,这是身心不同的感受。”当你从树上掉下来时,你不会知道你掉落了几尺和几英寸,你只知道跌下来,感到疼痛。

正式的研究佛法是有系统和深入的,但是真谛是超越语言文字的,因此我们必须以亲修实证、以我们最深湛的智慧来证明缘起法。当我们的智慧了知心的本质时,很明显,我们的心并不是我们自己,不属于我们,不是我,不是我的。佛陀不要我们去执着“我们所学过的有关心识的名相”,佛陀只要我们观察它们都是无常、苦和无我的,他教我们放下,当念头生起时,觉知它们,知道它们的生起,只有能觉知的心,才是被严格训练过的心。当心受干扰时,各种心识、念头和反应随之生起,并且不断地造作。请把这些念头放下,无论何种念头,佛陀说:“放下它们。”对我们而言,去研究自己的心和知道如何放下却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观察心的运作模式,我们发现心是随顺自然的,心是如此,识的生灭亦复如是。我们可以在修行中观察到,当我们有正见和正念时,那么正思维、正语、正业将自动生起。觉知者能够知道不同念头的生起,觉知者像一盏灯。如果知见是正确的,思维和其他的正道也会是正确的,像灯发亮光一样。当我们以正念观察时,正见随之生起。当我们观察我们的心时,我们只看到心的综合体,而非自我。那么我们何以立足?身心合成的五蕴像在风中移动的叶子,我们可以透过禅修发现这种现象。

有两种信仰,一种是盲目地信仰佛、法、僧,这种信仰经常让人们开始修行或出家;第二种是不可动摇的智信,这种信仰来自于自知。虽然我们仍然有其他的烦恼需要对治,我们必须清楚地观察身心的一切现象,让我们能够断除疑惑,能够在修行过程中获得这种智信。

心的道路非常简单,不需要冗长的解释,去除对爱恨的执着,如实观察事物的本质,这是我在修行时所做的。不要想成为什么,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什么,不要想当禅修者,不要想开悟。当你打坐时,顺其自然,行走时,也顺其自然,没有执着,也没有抗拒。

当然,有数十种培养定力的禅法,然而它们不外乎顺其自然。在这凉爽没有战争的地方禅修,为什么不试一试?你愿意吗?

佛陀不希望我们耽溺于两边:一边是欲望,另一边是恐惧和嗔怒。佛陀教导我们要觉知欲望的生起、嗔怒、畏惧。身心轻安的人行走在中道上,舍离欲望、恐惧、嗔怒。修道者必须沿着中道修行:“我对苦与乐不感兴趣,我会把苦乐放下。”当然,刚开始很难,我们好像腹背受敌,又像牛玲或钟摆般被前后敲击。

当佛陀初转法轮时,佛陀谈论这两种极端,因为这是我们所执着的。渴望愉快从一边逼迫而来,痛苦和不满又从另一边逼迫而来,两者总是困扰着我们。然而,当你走在中道上时,你会把他们放下。

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你跟随这两个极端,当你愤怒时,你会出手打人,会对吸引你的东西执取不放,毫无忍耐或自制。你会被这种方式困住多久?想想看,如果你喜欢某物,你会追求它。当喜好生起时,这是让你自讨苦吃的原因。这颗充满欲望的心真的很聪明,它会带你去哪里呢?

佛陀教我们要放下极端,这是正确的修行之道,引领我们出离生死轮回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既没有苦乐,也没有善恶。众生充满了欲望,拼命追求感官之娱,无视于中道,错失了世尊的道路,追求真谛的道路。一个不修持中道的人,执着生和有、苦与乐、善与恶,这种人无法成为智者,无法获得解脱。我们的道路是直的,是平静和清明的觉知,没有喜乐与悲伤,如果你的心像这样,你无须请求他人来指导。

你会发现:当你的心不执着时,你的心才处在正常状态。当你的心因为种种念头和感觉而动摇时,念头的生灭过程会取而代之,而痴则从中生起。学习去观察这个过程,当心已经动摇,偏离正道时,它会使我们偏离正确的修行,而走向放任或嗔恨的极端,因而产生更多的痴、更多的妄想。善恶只在心中生起,如果你一直观察你的心,一辈子都在研究这个主题,我保证你绝不会厌烦。

RECENT POSTS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