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持戒和舍利子有什么关系?
时间:2023-06-20
修福就是布施,我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讲了很多,所以,这篇文章我想重点讲一讲持戒。
戒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戒,另一种是遮戒。
饮酒属于遮戒,喝酒虽然不属于断头戒,但很多人之所以犯了断头戒,就是因为喝了酒。就像开车一样,一旦酒驾,就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因为酒驾可能引发大事故。
有个和尚到一个地方去,被人逼着他非要他犯一个戒不可,要么跟女人睡觉,要么拿刀把羊杀了,要么喝上一瓶酒。和尚觉得,杀羊和跟女人同床都是断头戒,万万不能犯,那就喝酒吧。
第二天,有人问他是谁干的,他说不是我干的,结果连妄语戒也破了。
戒律是佛陀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教授。
如果细分戒律,就包括了杀、“银”、盗、酒、妄语,其中“银”戒非常重要。 所以,一般情况下,修定者在生活方面一定要有节制,不能放纵,好色之人很难得定,死后也烧不出舍利子。 所以,有没有烧出舍利子和有没有解脱没关系,只有不定的人,体内的明点老是漏掉,他就烧不出舍利子。 人们就去找那禅师,说禅师看错了,那人其实成就了,禅师说,他即使烧出几斛的舍利子,也不如在活着时参悟,让智慧真正地活起来。因为,死禅、枯禅也可能烧出舍利子。 关于舍利子,有很多误解,人们总是会把烧出舍利子的人,认为是得道的高僧或大德。其实,他得不得道还很难说,因为得道跟舍利子没有关系。 有些烧不出舍利子的人其实得道了,有些烧出舍利子的人其实没有得道。身体修到一定程度,死后就会烧出舍利子,但智慧达不到一定境界,人就解脱不了,无法得道。 小乘戒重的是行为,但菩萨戒重的是念头。 早期,居士也知戒。哪个比丘要是犯了戒,其他四众弟子就会检举他,一起来批评他,所以一般人不敢犯戒。 现在不一样了,人们不懂戒律,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监督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