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什么叫“四念处”?
人的物质结构都差不多,所谓的生命,而且是最独特的生命,就是记忆。
人生就是记忆,就是念头。念头如水泡,起起灭灭,出现之后很快又消失了,你想找也找不到,所以就有了“四念处”的说法。
什么叫四念处?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四念处。
“观身不净”
就是观想自己的身体,鼻中有涕,肠中有便,无论多美的姑娘,脸上都不干净,哪怕用洗面奶洗上多少遍,拿显微镜一看,也会有螨虫和细菌,自己看着都觉得恶心。
所以,不净观可以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因为再怎么执着,把它弄得再怎么漂亮,有一天它都会变成一具尸体,没有了灵魂和生命机能之后,它就会腐烂,几天之后,就会臭不可闻,一塌糊涂。
阿罗汉观身体的不净,观死后的不淨,观想尸体的腐烂发臭,就会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观受是苦”
人生的本质就是苦,有求皆苦,因为一切都会变化,得到的怕失去,得不到的会贪婪。所以,只要有相聚,就会有别离,就会有失去。
心印法师得病后说过,她刚开始的时候,也放不下自己的亲人,但后来她明白了,其实什么时候说再见都一样,因为总是要分开的,死亡总会来临。
所以,她后来就看破了,放下了,放下了亲人,放下了朋友,放下了生死,放下了一切。真正地看破,才能放下,看不破,就放不下。
总觉得不甘心,可是再不甘心,也改变不了结局,有生就有死,有出现就有消失,有聚就有散,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这就是无常。你永远不知道,第二天等着自己的是什么。
人就在不断地渴望、不断地失望中纠缠着,痛苦由此而生。当看破这一缠绵悱恻、但其实相当程序化的过程,人才会消解痛苦,活得高贵而安详。
“观心无常”
心是一堆念头,都是无常的。
比如,几年前,有人伤害过你,现在想起来,你心里仍然很不舒服,但让你不舒服的是什么?是那个念头。
那时伤害你的,是你的念头;此刻伤害你的,仍然是你的念头。
只要放下念头,烦恼就没有了,用这种智慧慢慢对治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能放下。
“观法无我”
世上一切都是因缘的组合,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不管你多么执着,它都会变化。一旦学会了接受它,就可以慢慢放下。
有人就这样观着观着,慢慢就会进入禅定,禅定一段时间又要出来,继续观。
比如,阿罗汉就算进入初禅,也会出来,将止和观结合而观,如果观得很好,慢慢就会进入二禅。
进入二禅之后,他仍然必须时不时地出来,走出那种本体的根本定,不能老是坐枯禅,只有将止和观合二为一,才可能升华。
升华到三禅之后,再继续观,观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四禅。
“四禅八定”就是这样,单纯的禅定没有意义,跟冷水泡石头一样,也跟佛像一样,定力非常好,什么念头都没有,但它只是石头和佛像而已,它没有智慧,起不了作用,对世界也没什么影响。
所以,修禅定的同时,还要修《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四念处”的方法就非常实用。
如果管不住念头,怎么办?训练。
慈悲是训练出来的,智慧是训练出来的,修行的功力也是训练出来的,等训练到一定程度,生命才会发生变化,单纯的理悟是没有用的,人想升华,一定不能偷懒。
另外,智慧不是禅定,也不是思维。思维是有局限的,是被动的,再敏捷的思维也赶不上生命的直感。智慧就像是生命的本能,世界的一举一动都是镜子里的影像,镜子看得清清楚楚,不用思维,自然明了。
这个过程,就像种树一样,要时时供给它养分,然后耐心地等待,不要太着急。时间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