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巧用四摄法的布施,有多重要?
在佛陀的智慧中,巧用四摄法的布施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四摄法?爱语、利行、同事、布施。
一,布施
就是尽己所能地多帮助别人,把多余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把自己的智慧也奉献给别人。
分享智慧就是法布施,它是布施的主要方式,比如现在比较常见的读书会,就是很好的布施。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做事,在学习和做事中成长。
二,爱语
就是多赞美别人的长处,给人一份好心情,让对方跟你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很开心,心情很舒畅。
所以,要多看别人好的地方,少看别人不好的地方。发现别人的美,然后赞美他,肯定他,用正能量鼓励他,大家一起进步,就是爱语。
三,同事
就是一起做事,一起利众,一起帮助别人,一起成长,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
比如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和同事、客户打交道,大家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人生经验,通过一起做事,慢慢地在一个平台上成长。
四,利行
尽心尽力地帮助所有做善事的人,就叫利行。
《金刚经》的智慧,一定要有四摄法。
佛陀的智慧就是这样传播至今的,佛陀虽然一直在破、破、破,但他的破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持戒、修福,不破戒,不破福,不破行为。
很多人讲《金刚经》时,都没讲透这个问题,一直只在教人破破破,最后很多人连真理也破掉了。
就像克里希那穆提,连传承都破了,最后破得没弟子。晚年时他非常感慨,自己讲了一辈子,出了一辈子书,却没有人照着他说的去做。
他那么伟大,却留下了遗憾,原因就是他只破不立。就像电脑,格式化了旧程序后,还需要装新程序,才能生起妙用。
所以,佛陀的智慧一定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的是执着,立的是行为和利众精神。
阿罗汉为什么偏空?因为他破执之后,没有立住一些东西。
他也可以解脱,因为他的智慧具足了。他会背下大量大量的经典,很多智慧他都明明了,所以,他即使偏空也能解.脱。但他缺的是利众精神,他在这一点上偏空了。
如果没有智慧而偏空,更容易会出现问题,变成虚无主义。
很多事情,开始只是一个念头,如果没管住自己,或是没察觉到事情的本质,就跟上跑了,做了一些不好的事,结果一辈子就留下了污点。
所以,要时刻警觉,要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时刻用第三隻眼观照自己。
第三隻眼是什么?就是没有偏见的智慧之眼。
所以,要让智慧熏染自己。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包容。让自己的胸怀大一些,包容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包容跟自己不一样的思想,包容跟自己不一样的存在。
但人性就有这样的弱点,只要没有实现超越,没有对超越的追求,就有可能陷入欲望的魔咒和陷阱。
许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庄严着自己,也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污染着自己。损伤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反过来说,如果自己不倒,就没有人能打倒你。
所以,要自己立住。
假如你有远大的志向,就要避免给自己的一生留下污点,哪怕人格暂时还不完美,也要在行为上约束自己,不要因为跑得太快,而忘掉自己不该忘掉的东西。
大美无言,大丑自现。
最美的,不用你说,谁都看得到;最丑的,也不用你说,谁也都看得到。所以,我们要从行为上修,让自己回首一生的时候,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