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乞食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佛陀出去乞食的时候,都身着三衣,非常庄严,大步流星地去乞讨。
虽然是乞讨,但注重仪表,能让人一见就生起恭敬心。所以,佛陀给修道人的乞讨定了很多规矩,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佛陀持着钵,去舍卫大城乞食,一般都会按照顺序乞讨,不允许挑选。
他的弟子中,有些人专挑富人家,化的都是好吃的。当然,他们不是为了吃好的,才专挑富人家,他们是觉得富人家有钱,可以多供养一点,穷人生活困难,不要给他们带来负担。
相反,也有些人专挑穷人化缘,比如大迦叶,他说:“穷人供养会有福报,有可能改善生活。”
对于这两种说法,佛陀都不认可。
他觉得必须要按照顺序,不论贫富,公平地化缘。就是今天这一家,明天那一家,大概有个划分,就像现在的划分区域一样。
划分好区域之后,就一家一家挨着乞食,但不超过七家。古代印度对修行人非常尊重,每天一到那个时间,就会有人从家里出来,等着修行人来乞食。出家人不出现,他们也不吃饭。
等出家人出现之后,他们就在一锅饭的中间挖上一勺来供养,然后回到家里全家再吃。
供养得不一定多,有的多有的少,多了,化缘的人就带回去,少了,就再去另外一家乞讨,但每次不超过七家。出家人吃完饭,把钵洗干净,再把脚也洗干净,然后开始坐禅。
为什么要洗脚呢?因为佛陀乞讨的时候,都是赤脚不穿鞋的,因为他害怕踩死虫子。但印度满街都是牛粪,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出去一趟之后,身上脚上都会沾上很多。
所以,僧人每次吃完饭回到精舍,都必须洗脚,然后把袈裟叠好,坐下来,开始听佛陀讲法。佛陀一般会讲40到50分钟,然后出去经行,走路散步。
佛陀是非常平实的,他走路的时候从不东张西望,始终安住于自性,眼观鼻、鼻观心,一直往前走。
他甚至对走路的速度,都进行了严格规定:走路不能快,也不能慢,不能甩着膀子,不能乱披袈裟,不能蹦蹦跳跳地化缘等等,对一些行为都有严格规定。
这些规定,实际上就是戒律。
当时的戒律是公开的,为了方便大家彼此监督,这样大家就有警惕性。不过后来,和尚就不让居士看戒了,怕居士们监督自己。所以,后来的居士就不知道戒。
最早的时候,居士们经常聚在一起,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现在一些寺院仍然这样。做错了事的人就忏悔,大家也会监督他,看他改了没有。
所以,在佛陀住世的时候,很多居士都成就了。
佛陀在乞食的时候非常守戒,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规范,条理分明。《金刚经》里总会提到持戒、修福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点?因为,《金刚经》是在守戒的基础上破执。
如果一个人不守戒,就变成了狂慧,守戒需要无时无刻地进行,就连乞食时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