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伽耶山修行,悟出了三个比喻
在《萨遮迦大经》中,有一段佛陀自己的讲述,关于他在伽耶山修行,翻译过来就是:
“在那里我看到一个可爱的地点,一片清净的树丛,一条清澈的河流,堤岸可爱,附近有供应食物的村落。”
可见,伽耶山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修行的地方,所以佛陀选择在那里住下来。在进行修行的期间,他悟到了三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
如果你拿一块湿的木头,而不是干燥的,并且把木头放在水里,然后再去钻木取火,你可能得到火吗?
这就好比,如果一个人有很多贪欲,那他虽然是在修行,但他却好像一块湿木头一样,而且还浸泡在水里。也就是说,他的贪欲依然很旺盛,所以无论他怎么努力精进,都好像是在湿木头上钻木取火一样,是取不到火的。
第二个比喻:
如果你拿一块湿木头,当然比浸泡过水的木头要干一点,然后放在干燥的地面上,用它钻木取火,一样还是取不到火。
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心里还有一点执着,虽然比旺盛的贪欲少很多,但一样还是湿木头,就算放到了干燥的地面上,他的心中还是有爱恋和执着,所以一样是取不到火的。
第三个比喻:
如果你拿了一块非常干燥的木头,又放在很干燥的地面上,然后你去钻木取火,当然你是取得到火的。
意思就是说,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心,远离贪欲,除去一切烦恼,处于无上安宁、寂静的境地,然后再去苦修,自然就能够征得无上智慧。
这三个比喻非常有名,对我们思考人生,除去烦恼有很大帮助,再总结一下:
第一个是湿木头泡在水里;
第二个是湿木头放在干燥的地上;
第三个是干燥的木头,放在干燥的地上。
同样是钻木取火,但毫无疑问,只有第三种情况才能取到火,这就是佛陀当时在伽耶山上,修行时的一些领悟。
于是,佛陀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他把自己的肉身看作是一块木头,他一定要让自己这块木头干透,不能让自己是湿的,要远离贪欲。
虽然,佛陀当时已经在努力了,离开了各种世俗的爱恋,就好像木头已经从水里捞出来了,但依然是湿木头。所以,一定要让它干燥,要让它干透,要让自己从外到内都能够清净下来。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佛陀选择了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方法,苦行。
因为佛陀认为,人之所以有痛苦,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身体。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有一副臭皮囊,才会感觉到饿,饿了就要吃东西,有眼睛才会欣赏美色,有触觉才会感觉到痛。
总之,是因为有了这具身体,才会和这个世界产生关联,那怎么才能解脱呢?怎么才能够超然呢?就要用苦行,把身体的欲望降到最低。换句话说,就是用苦行来消耗掉这个身体的能量,折腾这个身体,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就这样,佛陀在伽耶山顶修行,悟出了三个比喻,并选择了当时传统最为推崇的一种修行方式,就是苦行,而且一苦行就是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