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破执的智慧,才是般若
般若,就是佛陀的智慧,它不是世间智慧,更不是知识。
区别在于,般若的目的是破执,破除执着,实现超越,得到灵魂的自由,而不是获取世间的利益和权力。比如曹操的智慧,就不是般若,只是一种世间法的智慧。
世间法的智慧目的不是破执,所以它不是般若。
一种智慧只有能让人破执,才可称之为般若。如果过于强调世间学问,和一些世人所认为的智慧,就会变成佛家所说的八难之一,也就是“世智邪辩才”。
“世智邪辩才”没有般若,只有世间的学问,受困于世间学问,把般若也当成学问研究,不去实践,不去体会,所以不能解.脱。
真正的般若,不是游离于心灵之外的东西,它是源于本身、源于自己的生命本体,它是一种正智。
“般若波罗蜜”说的就是般若,它是出世间的,不是世间的,没有任何世间法层面的目的。
般若是六度的灵.魂,它统摄了六度。没有般若,其他五度就是世间法;有了般若,其他五度就是智慧。
比如,修行不仅仅在座上,座上必须修,在《金刚经》的智慧观照下行住坐卧,本身就是修行。
不著相地帮助别人是修行,
别人骂你不执着是修行,
精进做事但不执着是修行,
生起禅定功德,是修行,
一切都是修行。
在真心状态下,最好的修行,就是安住自己的行为。
有个人曾问大师:“座上可以安住真心,座下安住不了真心怎么办?”
大师告诉他:“你不能整天都在打坐,你总得做事,总得有行为。在做事的过程中,你将真心和行为融为一体,在行为中修,就能安住真心了。”
也就是说,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修,可以修着让心不再散乱,让心属于自己,能自己做主。而且,睡觉也可以修,有些人在梦中也可以做主,他梦中都想着利众,这说明他修得很好。
老祖宗之所以特别注重梦,就是因为梦能体现意识深处的东西。如果信仰进入了梦境,就代表着精神境界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信仰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再也不会被习气烦恼所干扰了。
所以,老祖宗认为,梦到佛菩萨、梦到上师,是非常吉祥的,它代表一个人达到了某种境界。
我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布施可以统摄前五度。其中,法施可以统摄精进、禅定和般若,三者皆不可废。
无畏施可以统摄持戒与忍辱,安然忍受一些不愉快、不顺心的事,微笑地面对一切,就能把烦恼化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