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赵州禅的特点
(píng)常心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
文/净慧老和尚
(净慧老和尚2002年10月29日演讲于香港智度会)
各位居士,各位朋友,很高兴今天我们有这样好的因缘聚在一起切磋佛法。大家白天工作都很忙,现在又牺牲了晚上的休息时间,把家里的事暂时都放下,来这里切磋佛法,这使我很感动。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让我来给大家讲一点佛法,我也感觉到很有压力,觉得这责任太重了。但是,既然潘校长提出来了,还有林居士以及各位这样热情地投入,我也只有来随喜。因为我不会讲广东话,我讲的话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都听得懂。(众答:没有问题。师云:没有问题就好。)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赵州禅的特色》。“赵州禅”,顾名思义,就是赵州和尚的禅。在介绍“赵州禅”之前,我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赵州和尚。
赵州和尚的本来德号叫“从谂”,“服从”的“从”,“谂”字是“言”字旁加上一个“念书”的“念”,有的人把它读成“从念”,应该读“从谂”(cóng shěn)。他生活的时间是公元七七八年到公元八九七年,活了一百二十岁,正是中国的中晚唐时期。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学方面造诣很深,并且树立了独特的禅风,所以人们都尊称他“赵州和尚”,他的本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一说“赵州和尚”大家都知道,而提到他的本名“从谂”,却不知道。在中国佛教史上,人们都习惯于用所住地点的“地名”来称呼那些有道高僧。
在古代,赵州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在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原属于镇州府,那个时候还没有石家庄,镇州府就是现在的正定县。赵州和尚原籍山东,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家了。他的剃度师是他家乡的一位师父。他的得法师是南泉普愿。南泉普愿是百丈禅师的弟子,百丈禅师是马祖的弟子,马祖是南岳怀让的弟子,南岳怀让就是六祖的大弟子,所以赵州和尚是六祖底下的第五代。
南泉普愿禅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禅师,俗姓王,所以在禅宗史上,很多地方称他为“王老师”。南泉也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在安徽的池阳,也就是现在的池州市,在九华山附近。南泉祖师所继承的禅风就是马祖的“(píng)常心是道”。大家读过马祖的语录就知道,马祖创导的禅风就是以“(píng)常心”为特色。
我们讲赵州禅师或者赵州禅的特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他从南泉普愿禅师那儿继承了“(píng)常心是道”的观点,这是赵州禅的第一个特色;二是“本分事接人”,这是赵州禅的第二个特色。(píng)常心是道和本分事接人,应该说这是赵州禅最具普遍意义的两大特色。
赵州禅师在柏林禅寺驻锡传法的时候,当时这个寺院叫“观音院”,还没有“柏林禅寺”这个名字。在禅宗的灯录上,“柏林禅寺”这个名字是找不到的,只提到赵州和尚住在观音院或者赵州东院。
赵州和尚在观音院驻锡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在那儿传播佛法的时间长达四十年,影响很大。但是,此前他参学的时间更长。我想,至少有六十五年。赵州和尚经过六十五年的苦修参访,到了八十岁才开始出来传法。从这样一个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行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老人家对求法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慎重!有一首诗说:“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即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草鞋钱是什么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交学费”。在还没有归来的时候,这个草鞋钱、这个学费一定要交,只有把这个学费交了,你才会真正地有所收获、真正地回家了,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啊呀!我的学费都白交了!当你说学费白交了的时候,你已经是有所成就了。那么,赵州和尚知道空费草鞋钱是在什么时候呢?在他八十岁的时候。可见修行悟道这件事情是多么的艰苦,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达到目标。达到目标以后怎么办呢?还要继续修。知道草鞋钱白费了,并不等于说从此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休息了。虚云老和尚,大家都知道,他老人家也是一百二十岁。他修行的时间有多长呢?他在五十五岁以前还在苦修,还在到处参访。五十五岁那年,他在高旻寺打禅七,杯子掉到地下,“啪”的一声,开悟了,这时他才知道空费了草鞋钱。开悟之后,虚云老和尚并没有闲着,而是继续弘法。他弘法的时间是从五十五岁以后才开始,到他建道场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多岁了。大修行人他自己有把握,觉得到了六十岁在佛教里正好可以做事情,所以他也活了一百二十岁。我们现在的人到六十岁都要退休了,在古代的祖师们那儿,正是成熟的时候,正是炉火纯青的时候,正是弘法利生的时候。
由于赵州和尚住持观音院,所以在唐、宋时期,赵州观音院可以说是盛极一时,宗风大振。到了辽金时期,柏林禅寺一度成了律宗的道场。元朝的时候有位临济宗的禅师又把这个地方恢复成为禅宗的道场,叫做“格律为禅”。此后,一直到明清,这个地方仍然是禅宗的道场。清朝雍正皇帝对赵州和尚的禅风、语录曾经赞赏有加。在《御选语录》里,雍正皇帝专门为赵州和尚的语录写了一篇序文,认为赵州和尚是达摩以来、六祖以下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见地非常透彻的大禅师。当然我们不一定要以雍正皇帝的“金口玉言”作为判断标准,但是,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在禅宗方面曾经用过功夫,并被当时及后来的一些大禅师所印可,这一点在教界和学界都是公认的,因此,雍正的话应该说是有其根据的。
现在日本禅学界,研究中国禅宗最有名的学者阿部正雄,他写过一本书,其中提到,六祖以后最有代表性的禅师有两位:一位是临济祖师,另一位就是赵州和尚。他说,这两个人,一个代表了智慧,一个代表了慈悲。临济禅师代表了智慧,赵州和尚代表了慈悲。
这两位禅师的禅风各有特色,他们传禅的地方相距只有一百二十华里,当时同属镇州府。临济宗的发祥地就在今天正定县的临济寺,位于石家庄以北十五公里。赵州和尚的观音院就是今天的赵县柏林禅寺,位于石家庄以南四十五公里。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地区之内,同时出现这样两位伟大的禅师,这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汉语中有个名词,叫做“走江湖”。这个词最初出于佛教,是由禅宗的人说出来的。“走江湖”一词揭示了中唐以后禅宗发展的一个现状。当时,江西、湖南两省的禅宗非常兴盛,出现了很多非常有名的大禅师,天下的禅人莫不归仰,因此,参学的禅人不是到江西就是到湖南。所以就有了“走江湖”的说法。当时禅宗的大祖师都集中在江西、湖南两地弘法,而河北这个地方,却很少有人来。赵州和尚和临济禅师同时出现在河北弘扬禅法,这说明两位祖师的禅风跟北方人有大因缘。
下面,我想分五点跟大家谈谈赵州禅的特色,讲完以后,留一点时间同大家交流。
首先讲赵州禅的第一个特色——“(píng)常心是道”。
“(píng)常心是道”出自赵州和尚的悟道公案。《赵州禅师语录》中讲:赵州和尚参南泉普愿禅师的时候,向他的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是道?”南泉祖师回答说:“(píng)常心是道。”赵州和尚进一步问:“还可趣向也无?”意思是说,我们能不能走向(píng)常心?怎样才能走向(píng)常心?南泉说:“拟向即乖!”你准备向(píng)常心那个方向走去就错了。在座的都是知识分子,有不少是学佛的老前辈,像严老(严宽祜居士,虚老的在家弟子,当时也在座),我想,大家都能够体会“拟向即乖”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你想要往那个地方走,认为有个目标可追,就已经不是(píng)常心了。道就在心中,本自具足。“拟向即乖”,多深刻呀!赵州和尚那个时候还没有了然,他接着问:“不拟争知是道?”他说,我不走向那个目标,怎么知道它是道呢?可见赵州和尚当时还是在知识的层面来领会他师父的这句“(píng)常心是道”。南泉接下来说:道不属知,也不属不知,属知不对,属不知也不对,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真正达到道的境界,心犹如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虚空当中,朗照万物而如如不动。这个“朗月孤圆”的境界就是(píng)常心。赵州和尚到这个时候才“顿悟玄旨”,忽然开悟。
我们现代人也经常使用“(píng)常心”这个词。比如说,某某人受到一个很高的荣誉,好心的人就会提醒他千万不要太高兴,要以(píng)常心来对待。因为曾经有人因为得到一个很高的荣誉,或者突然之间发了大财,高兴太过,结果一命呜呼。这样的事好像在生活里经常听说过。因此,无论是毁是誉,都要提得起,放得下,以(píng)常心来对待,不要太执着。
在禅宗里,(píng)常心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不过,我们可以把(píng)常心这样一个禅味非常浓的高深境界,渗一点水把它淡化,然后在生活中加以运用,那是很有用的,也很灵验,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毁誉面前心态(píng)和,不至于波动太大。
保持一颗(píng)常心非常不容易。我记得我的童年时代,听说明天要过年了,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过年要穿新衣服。尽管我很小出家,但是在一位比丘尼老师太的照顾下,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也能够穿上一件新衣服,所以新年的前天晚上,睡不着觉,等着明天穿新衣服。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特别是老人,像严老这个年纪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现在二十岁左右的人不能体会这种心态。因为他们天天穿新衣服,天天吃得非常好。小孩子的这种心态,可以称之为童心,它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损害。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如果还象小孩子那样,遇事就兴奋,放不下,比如明天有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或者明天会遇到什么特别不愉快的事,心里老想着它,睡不着,吃不下,坐不稳,那就很危险。对身心来说,它是一种摧残。那不是童心,而是一种忧虑的心,一种不(píng)常的心。
因此,我建议我们一定要用禅的这种(píng)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毁和誉、名和利、好和坏。面对社会万相,要以这样一颗(píng)常心去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然后放下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证严法师的这句话讲得很好。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弄清楚,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它、接受它?就是用(píng)常心。所以我觉得,在这十二个字前面再加四个字,就更完整了——用(píng)常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前面说过,真正保有一颗(píng)常心很不容易。赵州和尚经过了六十五年的磨练,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想,我们现在处在末法时期,生活环境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不知道要复杂多少万倍。今天我们所受到的诱惑比起唐朝来,比起清朝,甚至比起十年前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我们的善根浅薄了,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强烈了,求道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成道也就比以往更困难。因此,如果说我们稍微有一点点相应了,我们要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来保任它,并在生活中好好地去运用它。
这是赵州禅的第一个特色。这个特色,在今天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家都会说(píng)常心,这就是禅的力量——禅的渗透力量和禅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大家天天在说、天天在用“(píng)常心”,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源头就在六祖那里、在马祖那里、在南泉那里、在赵州那里。这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希望每一位事业成功的人士、正在创业的人士、学佛有成的人士、正在学佛的人士,都努力地去培育这颗(píng)常心,保任这个(píng)常心。
赵州禅的第二个特色是“本分事接人”。马一浮先生写过一幅对联,叫做“(píng)常心是道,本分事接人”。马一浮先生是我国现代的一位大儒者,也是大禅者、大书法家、大篆刻家、大学问家。他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是他的影响还在。弘一大师出家就是马一浮先生成就的。
“本分事”,在赵州和尚的语录里经常提到。他说,“老僧只以本分事接人”,如果还有其它的接引方法的话,那是三乘十二分教的事,与老僧无关。你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到我这儿来。假使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可以去选择其它法门,与老僧无关,老僧只教这一条——“本分事接人”。这个接引人的方法很高峻,也很高明。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是“专业化、高精尖”。人人都有本分事。大事未明是本分事,大事已明也是本分事。禅宗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事——本分事是什么?怎么来解决?解决了以后又怎么办?等等。我们之所以来接触佛法、学习佛法,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根本问题不能够解决。
我记得有一年跟杨钊先生交谈。大家都知道,杨钊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头是鼎鼎有名的。他非常健谈,他说话时别人插不上嘴。八年前,我们有一次在一块吃饭,他谈起他学佛的过程。他说,他的事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píng)了,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可以说吃喝玩乐一切都不愁了,我还要做事干什么呢?我做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他很疑惑,找啊找,找来找去,找了天主教、找了基督教、找了道教,结果都不合他的意,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佛教。找到了佛教之后,他觉得再做事情就有意义了。意义是什么呢?他说,我们不能专门为自己做事情,我们做事情是要回报众生。这就是菩萨的本分事。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一点入手:首先不要只为自己生活,不要专门想着自己,要多多考虑他人,用菩萨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超越、提升和完善自我,那就算把自己的本分事解决了。要我们每一位都拿出八十年的时间或者六十年的时间来解决本分事,不大可能。所以我觉得杨钊解决本分事的途径,值得我们大家参考。我们可以通过利他的精神,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又不断地回报社会,并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去逐步地解决自己的本分事。解决本分事,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净化自己的灵魂。虽然佛教不讲灵魂,但也不是说就没有灵魂的影子,还是有灵魂的影子。如果没有灵魂的影子,那我们的一切努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是断灭论——完善不完善、完美不完美、超越不超越不都是一样嘛。
佛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事。“本分事”说到底,就是要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要从菩提心、菩萨道、菩萨行中去找,同时还要在菩提心、菩萨道、菩萨行中去落实。如果我们找到了本来面目,却不去把它运用在利他的事业当中,那么,找到和没有找到又有什么区别呢?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或者说禅的根本精神,就是一切是从利他出发,而不是从自己出发,在利他当中来利益自己。这多少有点像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解放全人类的前提下,才能够彻底解放自己。实际上,如果真的做到的话,这也是一种菩萨精神。太虚法师说过,他曾经读过斯大林传,读完之后,在书上批了几句话,他说斯大林具有佛教的菩萨精神,只可惜缺少了一点慈悲心,因为他杀人太多。太虚大师说这个话是在抗战期间。他在那个时候就对斯大林做出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孤明独发”,具有先见之明。作为一代大师,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在赵州禅师语录里,有两个公案,一个叫赵州关、一个叫赵州桥,这可以算是赵州禅的第三个特征和第四个特征。
在赵州语录里,曾多次提到“赵州关”。但是,请注意,实际的赵州关和他这里所说的赵州关含义是不同的,一个是地理概念。到过云居山的人都知道,云居山的第一道山门就叫赵州关。在赵州禅师语录中,赵州关则是一种禅的境界。
宋朝有位无门慧开禅师,他把赵州语录里边的“狗子无佛性”公案,提练成一个“无”字,并把它当作是禅门第一关。这个“无”字公案,既是赵州禅的一关,也是禅宗的一关,所以又叫“无门关”。“无门关”就是从“赵州关”演化而来的。
“狗子无佛性”公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僧人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
当然下面还有一些话,无门慧开禅师撇开它们不管,只抓住前面的这几句。日本人也是这样做的——单单提出一个“无”字,并把它当作宗门第一关来参。日本的禅师写条幅的时候,有时只写“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这几个字。州就是赵州,云就是说。有时候只写“州云”,然后底下一个大大的“无”字。日本禅师每次说法结束,就大吼一声:“无——!”有一年,在柏林禅寺普光明殿落成典礼上,日本福岛庆道禅师,他在赵州塔前拈香,拈完香说了四句偈子,之后大吼一声“无”字,整个院子里的柏树和塔感觉到都在摇晃、都在震动!那就是禅的精神。所以无门慧开禅师讲,赵州和尚“狗子无佛性”的这个“无”字,是禅宗的第一关,所以叫做“无字关”,或者“无门关”。《楞伽经》上面讲“无门为法门”,也是这个意思。没有门,但又是个法门,参禅悟道必须透过这个门,不透过这个门,你就别想入禅。
“无”是什么意思?到了大慧宗杲的时候,它的意义才真正地被剥开。他是怎么剥开的呢?他说,“无”不是“有无”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虚无”的“无”。你不要把它当作知识来领会,也不要在思维里面卜度它的意思,左一个猜想右一个猜想,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是那个意思。他说,这些都不对。无就是无,它是一个整体,它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东西。有无的无是二元对立。无门关的无不是二元对立,没有对立面。我想,没有对立面的无的境界,应该是佛法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切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最高境界。生活当中最高的境界、最亲切的体会应该是无,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你在点头,你为什么点头?你点头的意思是什么?我不明白。会心处只有自己清楚。你在笑,你笑什么?我也不明白。你觉得有所会心,才发出微笑。如果你不满意,你会这个样子(师做不满意状的表情)。尽管你会做出这个动作来,但是心里的感受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它是不共的。每个人心里的感受都是不共的。这不共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无的境界。在生活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尽管是很浅的层次,但它是一个实际的存在。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它的信徒到了最终的最高的体会,也是没有办法表述的,也得用“无”来表述。用“无”来表述也是一种无奈的办法而已。真正的那种味道,说个“无”也是多余的。但是人类毕竟要交流、要沟通,要有办法来传达我们的心得体会,所以就用一些符号来加以表示。无字也是如此。无是大智慧,是无漏慧,是禅的最高境界,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生活的最高境界。
“无”可以用眼神来交流,但是无法用语言来交流。因为语言说出来的都是有,说出来的都不是无。在修行的过程中,“无”是一种方法,叫做参“无”字公案。在参这个公案的时候,你要把一切的一切都扫荡干净,空诸所有。当我们把一切二元对立的东西从思想里扫荡干净了,这个时候,你是一法不立、一念不生的。可惜,我们绝大多数人最多不会超过五分钟就有第二念。最短不到一分钟就有第二念,甚至顶多保持一念、二念、三念、四念,就有妄念穿插进来。
修行就是这样的不容易,也可以说,我们修行所面对的心灵的环境,就是这样的严峻。我们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严峻到什么程度,我们心灵的环境就会严峻到什么程度。所以要参“无”字,要让它占据我们整个的心灵空间,使我们整个心灵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有亲见本来的希望。如果不能让它占据我们的整个心灵空间,要亲见本来,谈何容易!
第四个特色是“赵州桥”。赵州确实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赵州桥,它是隋朝修建的。不过,在赵州语录中,它主要是指一种精神的桥梁。桥,从此岸到彼岸,从南到北,或是从东到西,方便人们来来往往。
赵州语录中记载,有僧问赵州:“如何是佛法?”赵州和尚没有像我今天这样胡言乱语说了一大通,只说了三个字:“赵州桥。”大家想想看,佛法和赵州桥有什么关系?有关系。那僧人进一步问:“如何是赵州桥?”赵州和尚回答说:“度驴度马。”桥就是用来度驴度马的,驴马都要从桥上走来走去。佛法是不是这样呢?佛法就是一个桥梁,一切众生通过它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菩提涅盘的彼岸。人要从这个桥上走过去,其它一切众生都要从这个桥上走过去。佛法就是起这样的一种作用,负荷的作用、引众的作用。这是一种大地的精神,菩萨的精神。桥梁绝对不会说人可以过,牛马到此止步。度驴度马嘛,(píng)等无有分别,驴马可以从这里走,一切众生都可以从这里走,这叫普渡众生。这就是佛法。“赵州桥”体现了赵州和尚禅法里面的大慈大悲的精神。
所以,赵州禅法的第三个特色和第四个特色,分别代表了慈悲和智慧。赵州关是大智慧,赵州桥是大慈悲。由这两个公案,我们可以引申出“觉悟人生”的大智慧、“奉献人生”的大慈悲——这就是我所提倡的生活禅的根本所在。
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下生活禅。生活禅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个口号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从赵州和尚的“无门关”和“赵州桥”那儿来的。这八个字是对菩萨精神的现代诠释,是对悲智双运的通俗理解。整个大乘佛教的精神,就凝聚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八个字当中。为了使它更加切合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修养,近年来,我又把“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定位为:“觉悟人生”就是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素质,优化自身素质是没有止境的,从人天乘、菩萨乘,直到一佛乘,就是一个优化素质的过程;“奉献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和谐自他关系。慈悲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让世间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和谐相处,相互爱护,相互奉献,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过一种和谐的生活。和谐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我记得梁漱溟先生讲过,什么叫做道德呢?“生命的和谐就是道德。”
这几天每天都有机会看看报纸,在寺院里没有这个机会。看了报纸以后,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太不和谐了,我们生命之间太不和谐了。去年9·11事件的时候,我刚好在罗马,那一天我身体不大好,没有出去参观。同行的人一回来就告诉我,美国的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炸毁了,死了多少多少人。啊呀!我的心好像要崩溃了。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恐怖的世界。我想起,世贸大厦最顶层还留下了我的足迹,现在再要去寻觅那个足迹已经了不可得了,烟消云散了,多么恐怖啊!今年从十月十二日到二十三日,十一天的时间就发生了两起惨绝人寰的大恐怖活动。大家都比我清楚,十二日是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恐怖事件,死亡二百多人,伤的人数就更多。一直到现在,我听说还有四十多位香港人的尸体找不到了。二十三日,莫斯科的一个剧院发生了所谓绑架人质事件,八百多人被恐怖分子绑架,虽然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恐怖分子五十多人都死了。作为生命来讲,我觉得他们在愚痴的驱使下,白白地去送掉了自己的生命,太没有价值啊!尽管他们的恐怖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是他们这样的愚痴还是值得同情的。当然那些无辜死亡的人质更值得我们同情。
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在令人担忧。所以,强调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和谐是多么重要啊!我觉得,修行就是要把慈悲的精神转化为不断地和谐自他关系这样一种实际行动,这样,佛教的菩萨精神才不至于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书本上,或者局限在寺院里。不断优化我们每个人的自身素质,就是要用大智慧来作指导,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就是要用大慈悲的精神来作指导。赵州禅里的赵州关和赵州桥所启示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世界来说太重要了。
下面,我想把我今天讲的内容,作一个简短的小结。我们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把它们变成实际行动,那只能是口头禅,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最要紧的是,要把它们落实在当下。修行要从当下开始,不要等下一个小时,更不能等明天。不要说不能等到下一个钟头,连下一口气也不要等。就在这个时候,就在此时、此地落实修行。安祥自在就在当下,成佛作祖也还是在当下,绝对不要等明天。只有今天的努力,才有明天的成功;只要有当下的努力,就有当下的成功。努力和成功是同时的,是完全没有距离的。所以我经常讲,要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当下就可以获得安祥自在,当下就可以成佛作祖。最后我想以我经常讲的四句话来供养各位:“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我们要时时刻刻感恩大众、感恩所有的人,感恩我们的敌人,感恩我们的朋友,感恩我们的亲人。因为所有的这三种人,敌人、朋友、亲人,都为我们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提供了帮助、提供了机会。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感恩的心来面对社会、面对世界、面对大众。
阿弥陀佛!感恩各位!
下面还有一点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互相切磋。
林富华先生:我们大家刚才听了净慧法师非常精彩的开示。法师所开示的内容涉及到禅宗许多有名的公案。在座的有很多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对这些公案会有不同的解答,趁这个机会,大家可以提出来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来向法师请教。(píng)常心很重要,(píng)常心是道。要做到(píng)常心不容易,比如(píng)时我们就很难保持真正的心(píng)气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在不顺利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不顺气的时候,做到心(píng)气和。(píng)时大家都觉得理直气壮是对的,但我认为是错的。我们应该用(píng)常心,应该是理直气和。“智度会”的会员和在座的嘉宾都是有相当的人生阅历,现在我们趁净慧法师这样的大德在场,希望大家积极地提问。
净慧大和尚:你们可以用广东话提问,我听得懂。我会听不会讲。
问:刚才您提到那个日本禅师到你们寺里去讲那个“无”的时候,那个塔也震了,树也震了。这使我想到“师子吼”法门。请问法师,如何理解棒喝?
答:(píng)常我们说话千言万语,都是在挑动对方的分别心,都是在引导对方去不断地分别。禅宗的“棒喝”恰恰相反。棒和喝是禅宗常用的两种接引人的方法。一棒打下去,把一切意识流一刀两断,那一刻只有感受,没有分别。“喝”也是如此。呵!(师大吼一声)大家怎么样?没有分别。如果你的功夫做得好,通过这一喝,意识流切断了,分别心切断了,你就可能在这突如其来的一喝之下,豁然开悟。所谓 “三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歇狂心”。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正眼若开,开了就是佛。这是禅宗最直接的接引法门。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已经不能接受了。我忽然喝一下,你们都吓跑了,抱怨这个和尚一点礼貌也没有,更不要说打你一棒;真打你一棒,你可能马上去报警、起诉我。(众会心地大笑)不过在禅门里,打不要作打会,喝也不要作喝会。那才是修道的心态。
问:运动员怎样才能够保有(píng)常心?是否一定要打倒对方才是(píng)常心?
答:运动员最需要学会用(píng)常心去对待赛场中的种种事情。运动员的心的波动是最大的。如果没有(píng)常心的话,会影响成绩,会影响实力的发挥。如果你能够用(píng)常心去对待暂时的得失成败,那你一定会取好的成绩。
问:如果打败对方,是不是很不慈悲?(众笑)
答:那是最大的慈悲。(众笑)让对方有更好的机会来提高自己。(众大笑,并热烈鼓掌)
问:法师,(píng)常心跟开悟有没有关系?
答:南泉祖师讲的(píng)常心,赵州和尚讲的(píng)常心,或者说禅宗讲的(píng)常心,是开悟以后的一种境界,我们(píng)常所讲的(píng)常心是一种人生的修养,两者的层次是截然不同的。我们(píng)常所说的(píng)常心,还很勉强,仅仅是一种人生的修养而已,是比较浅层次的(píng)常心,还达不到禅宗所说的那个高度。但是,我觉得,作为人生修养,有(píng)常心比没有(píng)常心要好。禅宗的(píng)常心,有时候用起来可能看似很不(píng)常,比如,禅师打你一棒,你觉得(píng)常吗?但是,从禅师的本心而言,它是(píng)常的。师父对你大喝一声,你看着不(píng)常,可是他的心却是慈悲的。作为一种人生修养,我们一天到晚提醒自己:我要做到文质彬彬,我要做到有礼貌,我要做到尽量地克制自己,这些都是在“有心用功”,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难得的。但是,它还不究竟。总之,(píng)常人讲的(píng)常心,只是一种人生的修养、人格的历练、人际关系的和谐。
问:师父,请问,觉悟以后的(píng)常心同如如不动有什么分别?
答:两者应该是一体一用的关系。如如不动是体,(píng)常心是从体起用。因此二者之间有别又无别,无别又有别。
问:师父,您讲到我们要培养自己的(píng)常心。那么,请问我们该怎样来培养我们的(píng)常心呢?
答: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佛法修养过程。佛法修养有四个途径。像禅宗所讲的(píng)常心,那是高层次的(píng)常心,要获得这种(píng)常心,除了用禅的方法外,也可以使用一些通常的方法,比如教下所讲的“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几句话非常好。按这几句话去做,就可以使我们不(píng)常的心逐渐地变得(píng)常起来。“善士”就是善知识;好的老师、好的道友就是善知识。亲近就是多多地去接近,多多地请教。古人讲,“与善人交如坐芝兰之室”,意思是说,跟善士交往,我们就会得到善的薰染,好比我们经常坐在花树底下,我们的身上会染有香味一样。听闻正法就是通过文字语言不断地接受佛法的薰陶,逐步地改善自己的心态,多接触善的东西,远离不善的东西。“法随法行”,法是指的佛法,“随法行”就是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按照法的要求去做,这就叫“法随法行”。“如理作意”,“作意”在这里是观照、觉照的意思。我们仅仅从知识上知道了佛法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按照佛法的道理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只有真正地学会了用佛法的道理,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起观照,佛法对我们才是有用的,人生的净化、(píng)常心的养成才有希望。我希望大家记住这四句话,这是学习佛法的一个最基本的途径。这四句话包含了闻慧、思慧和修慧,“闻思修”叫做三慧,因为我们的智慧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的。由“闻慧”入文字般若,由“思慧”入观照般若,由“修慧”入实相般若。
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想听听您的开示。在修行过程中,我很想提升自己,使自己得道,这个道理我很理解也很明白。但是,修行到一定境界,还要普度众生,这个问题我不明白、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得道,我是否就没有能力普度众生呢?
答:佛教认为,大地一切众生,他们的生命都不是一次性的。我们的生命讲到过去就是无始,讲到未来就是无终。它是一个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我们每个人就是在这个生命之流中不断地轮回流转。所有众生的位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动,这是由我们所造的善恶业力决定的。在无尽的轮回过程中,所有的众生、所有的生命,都曾经互为父子,互为兄弟姊妹,互为亲朋好友,比如说,这一辈子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儿子,也许上一辈子我是他的父亲,他是我的儿子。既然如此,那么,所有的众生从无始以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无量的恩德。明白了这个道理,面对无量的众生,我们就要心怀感恩。这就是佛教中经常讲的,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恩”就是“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三宝恩”。从报恩的理念出发,我们要普度一切众生,也就是说,要尽自己的条件,向所有这些对我们有恩的人,提供帮助。为所有的人提供帮助,这就是“度众生”。我们既不要把度众生看得那么难,也不要看得那么简单。帮助他人虽然是很(píng)常的事情,但同时却体现了一种非常崇高的理念。不知道我讲的这些能不能为你提供一点点帮助。
问:我觉得刚才两个多小时听您的讲述,学到了很多东西。您刚才提到的几件恐怖事件,对我来说也感觉非常震惊。这样的事件,包括去年的9·11事件,请问我们该如何以(píng)常心去对待它们?希望您指教。
答:经常有人把“(píng)常心”理解为对人世间的漠不关心。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它把(píng)常心里边所包含的大智慧、大慈悲的精神统统给抺杀掉了。(píng)常心就是要有大智慧,(píng)常心就是要有大慈悲。面对9·11事件,我们不能漠不关心。面对最近发生的两起惨绝人寰的恐怖事件,我们也不能漠不关心。(píng)常心是大智慧与大慈悲的统一。(píng)常心与大智慧大慈悲之间是体和用的关系,体现了佛法度世的精神,是佛教度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因此,说到(píng)常心,我们千万不要把它同大悲心对立起来,一旦对立起来了,就会有损佛教的慈悲精神。面对9·11事件,如果说,“咳,这件事发生了嘛,以(píng)常心对待它就完了”,这个就不是(píng)常心,而是一种冷酷无情。(píng)常心尽管(píng)(píng)常常,但是它也是有血有肉的,否则的话,佛教对这个世界就一点用处也没有。正因为有了(píng)常心,所以才会生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píng)常心是一种(píng)等心,是一种没有选择的爱,是面对芸芸众生普施甘露、普降法雨的大慈悲。这样来理解(píng)常心,我们才会抓住佛教的真正精神。
问:我对佛法的研究很肤浅,但是我知道做事要负责任,也知道有因果轮回的事实。有些人在不好的环境下死亡,例如9·11事件,那么,他们的死是因为他们在这之前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应该得到这样的报应吗?
答:不知道大家读过《药师经》没有?《药师经》里讲到有九种横死。横死的意思是本来可以避免却没有去努力避免的意外死亡,属于非正常死亡。它是必然中的偶然。必然的东西,如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偶然性的东西,如车祸、医疗事故等,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避免的。有些灾难性的事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某种原因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而导致灾难的发生,9·11事件也好,最近发生在巴厘岛和莫斯科的这两起件事也好,它们都属于横死。我记得1996年中国大陆南方发大水,当时中国宗教界都踊跃地发起了救灾活动,佛教界可以说是一马当先,捐钱最多,行动最积极。当时某宗教的一些人说:“这些人之所以受灾,就是因为他们不信主啊,这是上帝的安排和惩罚啊”。当时丁光训主教严厉地谴责了这种说法。他说,在大灾大难面前,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反而说出这种幸灾乐祸的话,人性何在?不要说神性,连人性都没有。神性要和人性统一起来,神性是人性的提升,如果连人性都没有了,神性在哪儿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