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法门净土是什么
纯粹的法门净土是什么?
有人说“净土教门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纯粹不纯粹,因为都是教人念佛,求生极乐的法门”。
对于这一问题,净宗法师答道:有一本手掌书叫《纯粹的净土法门》。我们弘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也会强调,善导大师的思想是纯粹的净土法门。隋唐时代的净土是纯粹的,到宋、元、明后的净土是不纯粹的。
对于这样的提法,有人有不同意见,“净土法门嘛,都是教人念佛的,哪有什么纯粹不纯粹?”这种认识也可以说有它的道理,就要看具体是什么标准,在什么情况下。
比如说,现在大家都用手机,你说“手机嘛,都是给别人发信息、打电话的,有什么纯粹不纯粹?”是这样的,如果都打出各自的招牌,人家知道你的性价比,当然就没有所谓的纯正不纯正。可是如果出了假冒伪劣,他也贴个牌子说“我也是苹果手机”,根本就不是那回事,那你说没有正牌货和杂牌货吗?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产品都有所谓的正牌和杂牌;现实当中有没有出现杂牌是另外一回事情,只要有人去仿造,一定就有正牌和杂牌。那谁会去维护呢?一定是正牌的厂家,他会坚持说“我是正牌”。谁会模糊这个界限呢?就是那个杂牌的山寨产品。所以,如果对净土法门不了解,不知道它的标准,可能就会像刚才所说的“哪有什么纯粹不纯粹,都是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嘛”。通过刚才的比喻可以清楚地了解,物质界的产品是这样,精神界的法门修持也是一样的,一定有正和不正。
又比如讲佛教。附佛外道,他说“我也是佛法”,他若不讲是佛法,说是儒家、道家或者什么,那无所谓正不正。但他说“我也是佛法”,其实他是附用了佛法的一些概念,这样当然就是不纯粹的,甚至是知见不正确。
净土法门也一样。我们讲纯不纯有一个标准,“教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大家都符合这个标准,但是进一步提纯就不一样了。比如说都教人念佛,有人教实相念佛,有人教观想念佛,还有人教无相念佛等等,这算不算是净土法门的念佛呢?就不纯了,因为这属于难行道,不是净土法门所讲的念佛。净土法门所讲的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设定的称名念佛,所以,净土法门纯粹不纯粹,是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这两句话八个字为标准,符合这个就是纯,不符合就是不纯。
再讲称名。称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善导大师解释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正定之业”。有人对称名解释为“如果不能达到事一心不乱,不能达到清净心,不能功夫成片,不能持戒清净,不能开智慧,不能断见惑、思惑,就不能往生”,这种见解、认识显然是不纯粹的。因为阿弥陀佛没有这个要求,这是夹杂了自己的观念、认识。再比如,就往生到什么样的国土来讲,天台宗说“凡夫只能往生到凡圣同居土”,还有的判“只能往生到化土”,这些都不纯粹。善导大师说“凡夫入报”,往生的国土是报土的境界。凡夫怎么可以入报呢?乘佛愿力。所以,讲纯不纯,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为标准,符合阿弥陀佛因地的誓愿,顺着佛的本愿来解释,不夹杂个人的东西,这个就是纯。加了各宗各派的观念,加了自力修行难行道的内容,很明显就是不纯的。
所以,这样不断地提炼,只有“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是纯粹的净土法门。
如果没有纯粹不纯粹,请问,当初善导大师为什么要写《观经疏》楷定古今呢?楷定古今,就是从古到今有人对净土法门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不纯粹,夹杂,才需要楷定。难道那些人都不提倡往生极乐吗?他们都提倡往生极乐,也都提倡念佛,但是他们讲的念佛,不是本愿称名,他们讲的极乐,不是三部经讲的纯粹的报土。
善导大师有正行和杂行的分判,也非常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除此正助二行之外,自余诸善,皆名杂行”“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杂行虽然可以回向往生,但是和阿弥陀佛疏远,是杂的,杂就是不纯。念佛五种正行是正定之业,当然是纯的。
我们听了这些说法,要有智慧、冷静地思维和分辨,不要稀里糊涂的。我们之所以这样强调、坚持,倒不是说凸显自己,是因为如果不把纯粹的净土法门弘扬出来,众生解脱就没有希望。就像走路一样,这条正直大道如果不指明,看着人家在旁边羊肠小道上走,到达不了目的地,作为认识道路的人,作为向导,不觉得良心受到谴责吗?
到西方极乐世界,“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是一个广阔的大道,是纯纯粹粹的净土法门,可是历史以来,被种种宗派、法门观念掺杂,变得不纯粹。所以,在这个时代,特别有必要把它凸显出来,这是为了众生的解脱利益。
很感恩这个提问,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