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法师:公平与不争

时间:2023-06-26
惠空法师:公(píng)与不争

惠空法师:公(píng)与不争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就是不往前去争取。当然佛法的思想比这个更深刻,但这里我们先从传统的说法谈起。我常常提醒同学,与人相处,不要去争,但如果退一步求事情公(píng)可不可以呢?当然什么事情一定有道理可说,有公(píng)可期,但是真实中,事情不是你这样做,它就一定会呈现这样的结果,它还牵涉到佛法理论中因果业报的问题。虽然现在做的是公(píng)的事,也许所得到的却会是一个不公(píng)的待遇,当我们在诉诸公(píng)的时候,因为彼此的处理角度有很大差别,这时因果业报问题就出现了。

  这种问题相当复杂,何况有的时候,公(píng)很难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例如老人年金,如果每个老人都发给三仟块,很公(píng)吗?表面上是公(píng),实际上不公(píng),因为有的老人他有钱,一天就要花几仟块,甚至一、两万块,你还要发给他?有的老人三仟块真的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有这些钱他的日子无法过下去,这样是否公(píng)呢?所以,很多事情是牵涉到众生业报的复杂问题,但也不是要我们以后不要去论究有无公(píng)。最主要是要大家开展眼界,对于问题的看法要更深入、透彻,使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会狭隘,因为佛法是最讲公(píng)的。佛法所说的公(píng)就是(píng)等心,(píng)等心是彻底的公(píng)。佛法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没有能布施的人、所布施的对象与布施的事情,没有公(píng)不公(píng)的问题,佛法的思想就是这个层次!从不同的角度来谈,(píng)等就是世俗所说的公(píng)、公正。佛法讲(píng)等,但并不否定世俗的公(píng)性。论公(píng),自在人心,但若就事情而言、就每个人所遭受的结果而言,并不尽然会公(píng)。譬如,家中有五、六个兄弟姐妹,要爸爸妈妈让每个小孩都读到大学、硕士,公(píng)不公(píng)?实在难以求数量化之公(píng)!因为有的孩子读到国中、高中阶段,他就不读了,难道孩子可以要求爸爸妈妈把没有念的教育费折算给他?可以这样算吗?给了就公(píng)吗?大家都读亦有家庭经济状况先后差别。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学习从更超远的立场、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

  再者,当我们在内心里建立起这样的知见以后,碰到问题时内心就会不争,就不会从别人的行为上来思考事情,而会从自己的因果业报上来思考。因为如果老是从别人的举动或做事来看问题,那就会去评断“这个人做得对、那个人做得不对;这个人对我好、那个人对我不好!”。如此一来,你就会因为人家对你的好坏而起心动念,一天到晚烦不胜烦,你的烦恼永远无法止息。如果我们从业报上来看,则内心时时都会觉得宁静,对于人家所加诸于自己身上的好坏不会去在意它,也绝对不会去问别人到底做得对不对,而是问自己:“我有没有这个福报呢?”如此思考就会变得单纯:就是因为没有福报,所以人家才会欺负我;就是因为没有福报,本来要给我的东西,结果阴错阳差别人给拿去了,所以才会吃不到、拿不到!这样就不会怪分配的人没有注意,或故意跟你作对了。

  就像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一再提醒大家,先把盘子里分给你的剩菜吃掉,再去夹别的菜,先把桌上分给你的水果吃完,再去拿供众的水果。不要自己桌上还有水果,就把大众的水果拿一堆放在自己面前,怕等一下去拿就没有了。事实上,如果没有了,那就是自己的福报不够。我们从这样的小事情中,慢慢养成良好“不争”的习惯。如果大家都想要赶快把好吃的先拿到自己的面前,自然就有一种争的心态。假如大家持有一种“有就吃,没有就算了”的心情,那么在其他事情上就会有一种不争、随缘的心情。又比如,有的人胃不好,很多东西不能吃,想多吃一点,就是吃不下,想要比别人多吃一碗饭都争不过,这就是福报不够、条件不够。这时候,我们就要想:“我就是没有福报,所以要赶快好好修福报。”如此,内心就不会起很多烦恼,并且会更积极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相处。这就是佛法的一种思惟。另外有一个思惟的方法,拿最明显的金钱来说,世界首富比尔盖兹有几百亿美金,一天利息就有好几百万美金,你要如何去和人家争财富、争名位呢?再想到:我们生生世世都曾经当过国王、升到天上去,也下过地狱、在饿鬼道待过,如此反覆思惟就会把争名争利的心给化解掉。对于名利的追求,每个凡夫都会有,包括我自己在内,那么我如何去面对它呢?我就是常常去思惟,争取这些一点点小小的东西太不值得了,因为世间的福报、可追求的东西虽然多,却多不过永恒无穷无尽的福德智慧!我们如果老是看着那一丁点,目光可说比豆子还小。我们能够时常仔细体会反省这其中的道理,必然就会把与同侪间的计较心放舍掉。如果老是把心思放在与同侪之间的计较,那实在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我也和大家一样,有过和师兄弟、同事、同学计较的心,因为大家都是凡夫。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希望藉由这种思惟方法,来导正我们的知见,慢慢化解内心里那一份烦恼的贪欲、嗔恨、愚痴,这些都是心中的毒啊!透过正确的思惟方式,即使这些毒素会再凝聚再凝聚,可是我们马上可以再化解,反覆的从凝聚中去化解……,慢慢心情自然就会打开。有时候和同学们讲话,同学会内心情绪丢给我,就好像洒了我一身毒水;每天如果一个人丢一点毒水,我就淹死了。所以,希望大家要常常用正思惟来洗涤自己的心情,随着洗涤力道一点一点地加强,自己的心就会逐渐净化,内心的毒气自然就会淡化,不要一出口都是用毒气把人给喷死了。

  佛法的可贵就在于它把世间最究竟彻底的道理告诉我们,当我们按照这个道理思惟、行为时,自然可以省掉很多烦恼。因此,世间人讲公(píng),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而佛法讲(píng)等、因果业报,这才是究竟、圆满的。希望各位要一再以佛法去思惟,不要以为我这是老生常谈啊!如果你一直用自己的烦恼在思考,那么你将永远会是一个小孩子、一个小人,一天到晚苦苦恼恼的。你如果接受并真正能在内心里体会这个道理,将会生生世世受用,省掉很多烦恼,可以使你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真正有着超越思想的人,会使你变成一个非常清净、庄严,行为举止、动作思惟非常中肯的大丈夫,因为在你的心性里面已经成为道德、思惟模式清净的道人了。

RECENT POSTS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佛手柑,这一自然界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果实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寓意丰富、象征深远的象征。其果实形状犹如一只张开的佛手,细腻而生动,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温馨与包容,寓意着...
2024-11-25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一日禅:禅在哪里?

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不在禅堂里,不在深山古寺中。禅,就在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当下。...
2024-11-25
一日禅:禅在哪里?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