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说的三德六味

时间:2023-06-27
什么是佛教说的三德六味

什么是佛教说的三德六味

  出家众饭食时,常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一般佛教徒午供时,亦要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唵誐誐曩三婆缚袜日啰斛。

  三德者,《涅盘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餐具,种种备足。其食甘美,有三德焉。一清净德,谓精洁无有荤秽。二柔软德,谓柔软甘和而不麤涩。三如法德,谓随时措办,制造得宜。

  六味者,《俱舍论》云:凡调和饮食之味,各有所宜,无出此之六种。虽进修道行之人不尚于味,然滋益色力亦由于此,所谓身安则道隆故,有六味之须也。一淡味─淡者,味之本也,能受诸味故。二咸味─其性润,能滋肌肤故,调诸味必以盐为首。三辛味─其性热,能暖腑脏之寒故,味之辣为辛。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毒故,味之酸为酢。五甘味─其性温,能和脾胃故,味之甜为甘。六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故,味之冷者为苦。

  三德,指轻软、净洁、如法。六味,指苦、醋、甘、辛、咸、淡。系出自《南本大般涅盘经》卷一序品,佛临涅盘时,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备办种种饮食,其食甘美,具有三德六味。至后世,成为寺院每日上供所念之供斋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又《寄归传》佛与大众受他毒药,佛令唱三懵迊叶(Saṁprāgata)然后方食,所有毒药变成美味,乃秘密之言耳。

  南岳食法中云,所得食应云: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感皆饱满。令诸施主,得无量波罗蜜。又云:念食色香如檀栴,一时普熏十方世界,凡圣有感各得上味,六道闻香发菩提心,于食能生六波罗蜜。南岳即衡山,又作衡岳,为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衡山县西北十五公里处。

RECENT POSTS

收养狗后的改变:狗的气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佛经中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我们身边的动物。《法华经》记载,连畜生道的众生都能闻法得度,可见动物与人类之间有着微妙的因缘关系。古德曾言:"物我一体,同...
2025-05-24
收养狗后的改变:狗的气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无言,是一种境界......

无言是一种境界 好辩是一种执着 我们因为太多的争辩 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想想看,争辩会有什么结果? 争不过别人,只会徒增烦恼 即便争赢了又如何? 如果你能听见对方内心的声...
2025-05-23
无言,是一种境界......

打坐持什么咒比较好入定?

我们平时打坐的时候,最好心里面默念一下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之后,观想佛、法、僧的光明照耀加被,然后呼吸进来的是佛菩萨加持的红色的光。 我们无量劫的业在哪儿? 无量劫的业就...
2025-05-23
打坐持什么咒比较好入定?

是佛在念我,非我念佛

对于我们念佛人 天天说的是念佛,写的是念佛 想的是念佛,谈的是念佛 念的还是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却不知道念佛真义是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我们...
2025-05-21
是佛在念我,非我念佛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家在农村或郊区的,老鼠可能更是家中常客,一些食物被他们光顾,一些衣服被他们损害。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杀杀杀,苍蝇拍一拍拍死几个,粘蝇纸一粘,粘住几十个,灭虫剂一杀杀死很多个,蟑螂...
2025-05-21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缘 起 善念里带着你的情绪,我们每起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 善的种子结的是快乐和吉祥;恶种...
2025-05-21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有不少师兄内心对求戒是向往的,但又碍于戒律严格,担心自己持不好守不住,所以迟迟未能受戒。 ■ 为何要受戒?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
2025-05-21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罪过之极。光若作一方主人,当必到处声明此事之过。俾有信心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也。 譬如子孙,以祖父之名,书之于布,以作拜祖父时垫地之用,及坐地时,恐污衣服,用...
2025-05-20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读经,是忏悔业障的方法之一,能够消除罪业、增长福德,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清净,然后开智慧。 读经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读经典的动机。 我们学习佛法,是要把自己当患者想,佛...
2025-05-20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一、凡事靠自己,万事不求人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 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任何事。 佛可能会...
2025-05-20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