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打坐双盘”
现就如何的练好盘腿及锻炼方法阐述如下:原因就是练习者的下肢关节的韧带过于紧张所致,逐步的进行下肢关节的锻炼:对于髋关节松紧的练习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压膝,然后用两手心略微用力按压膝关节部位,同时全身向前下压直至前额部接近足尖为好, (3)单盘练习:练习者的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单盘打坐的基础,要想练好单盘打坐。还要进行单盘练习:注意放时要把脚尽量的放在膝关节的位子上。....
2023-06-27

如瑞法师:心量越大越能成就大事
和众生结的善缘就会多。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提心:只是一念无明变成不觉,随着烦恼流转生死,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皆因妄想分别执着不能证得。就要能够来面对缘起,都没有离开我们过去的造作,现在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念佛,烦恼少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懂得学佛法的道理,但要想成就大事。和众生结的善缘就会多, 我们很多同学都带着过去的习性比较喜欢布施。拿东西去布施固然结了善缘。....
2023-06-27

净慧长老:要敢于承担
要解除生命当下的烦恼,就是如何面对我们生命当下的困惑、当下的烦恼,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才能充满喜悦、充满幸福、充满团结与和睦,而是要改变我们主观世界的观念,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必然是慈悲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惜福是指我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要晓得珍惜, 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果报;就是将信仰和因果变成了一种现实的自觉和观照力,而是指心念的迷悟。....
2023-06-27

星云大师:做梦的缘由
做梦的缘由? 梦的原因与梦的解释,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做了梦?有所谓解梦的人,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 说到做梦的原因,在佛教里。像《大智度论》、《善见律》、《大毘婆娑论》,都曾提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做梦,来说明五种做梦的原因, (一)体弱多病者,容易做梦。身体种种不顺的时候,容易做梦,例如梦到山崩,甚至梦到自己遨行天空,不小心跌落凡尘。病人所梦到的梦境大都是恐怖、惊惧、骇人听闻的情形....
2023-06-27

延参法师:人生需要承载力
在生活当中要去解决那些困惑,看透生命的真谛,活出生命真正的意义,生活是一场修行。态度才是做人的客观标准,才是真正对修行的态度,更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更是生活的一种体验。在生活里体现,更融入生活,活出生活的精神,活出生活的意境。活出生活的风采,去活出生活的积极活泼,活出生活的充实,让生活更和谐,活出生活的活泼天机,活出生活最好的活法。活出生活最好的状态,活出生活的可行,活出与生活的不可分割。....
2023-06-27

宽运法师: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用,所以现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因此我们今天有机会听闻佛法,实在是很大的福报;为了袪除种种愚痴的心,从前有两个修行人;专门修福的人,便堕落到畜生道中,不过虽然投生到畜生道中,但是由于他修慧不曾修福。所以出来乞食就没有人供养:修慧不修福,’试想虽同是出家修道;有修福的人,若不修福的话,能得到的供养就非常之少。....
2023-06-27

什么叫“火烧功德林”
六根在六尘境界中不起贪瞋痴慢,功德才能保全:何谓火烧功德林:大约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培植一片森林。但是只要一把火就能烧光了,勤修戒、定、慧培植成功德森林,一发脾气会被烧光,就什么功德也没有了。所以临命终时一发脾气就全部完了,所以福德烧不掉;当你离开人世间时你会带走,可是功德很容易被毁掉,功德难修而易失。妖魔鬼怪就怕你积累功德,魔看到这事就嫉妒,他没有办法把你的功德毁掉,让你把自己的功德毁掉。....
2023-06-27

佛教的刹那到底是多长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一般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可有过相应的说法”不妨让我们回到佛教经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经论对?原是梵语。意译则是”念顷”也就是一个心念起动的时间长度,用一个汉语单字来表达”意思就是瞬间“也就是时间的最小单位”在世俗词汇中,我们常说,念念,同样来自佛教,让我们来看看佛教经论中的,(梵语音译“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时间单位的0.018秒“....
2023-06-27

界诠法师: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很多, 文/界诠法师, 修行的方法很多,但无非在改变心念,改变欲望,改变恶习,改变贪嗔痴......, 无论读经还是做事,待人接物。把欲望转变为信心;把贪念变为慈悲。妄想觉受变为证悟,错误的执着转变为理性的认识。自我执着转变为悲愍众生。 顽空无所作为以为是法性本体到缘起性空法尔如是的认知 修万行与法性相应....
2023-06-27

如瑞法师:反省的力量
佛在鼓励人们修行的时候,特别提倡要有反省的力量“反省的力量可以让我们保持正念,行为也能够住于无瑕疵当中。就会产生智慧的力量,戒行就能够清净。所以持戒是离不开智慧的,清醒的头脑是从反省力中得到的: 佛在《法句经》里面教导我们说“就会先为自己这一生确定目标。都要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一个人能够朝朝反省自我,他就能够贤明有智慧”就会得到智者的赞叹“实际上佛首先就会赞叹这样的人。....
2023-06-27

一行禅师: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包括五官和神经系统)、受、想、行、识。接着又是第三种……就仿佛有一条感受之河。可以转变为非常快乐的觉受。你会变得非常快乐。眼睛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事物,我们就会变得快乐了。你也常常仍然是不快乐的。你就会像突然变得很有钱了一样,学佛修行就是一种享受生活的睿智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把不苦不乐受转变成非常快乐的觉受,我们是不是正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学佛修行就是为了在每一个时刻都真正地活着?....
2023-06-27

皈依佛法僧三宝有什么好处
皈依佛、法、僧三宝有什么好处?皈依佛、法、僧三宝是正式成为佛门弟子,皈依三宝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如《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云:若有人能归依佛竟“以是因缘得无量无边功德。皈依三宝还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十方三世如来至尊等正觉, 皈依三宝后便正式成为佛陀弟子,受持佛教戒律之前应当先受持三皈依,皈依佛两足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皈依僧,《佛说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云,依佛陀教法修行。....
2023-06-27

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
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戒律和道德是修行的基石。但不可盲目地执着条文,关于不杀生或者持其他的戒条,毋需过度忧虑比丘的戒律,若善加护持是有益修行的。但有些出家人竟老担心那些琐碎的条文而寝寤不安。戒条不是要成为负担的,戒律是个基础,好的戒律加上头陀行。对于很多辅助戒律以及二百二十七条戒都能了然于心,细心遵守。戒律使我们的生活简朴,不要对行持戒律有疑惑以免思虑纷飞。只要单纯地保持警醒。....
2023-06-27

延参法师:人生总是过得去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真实的自己。我总是非常伤感非常伤心,非常伤感,为什么我的人生有那么多的焦虑不安,那么多过不去的坎儿: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不只是岁月能把时光送远,足足应该把那些过往散若云烟,让那些过往成为一种生命的点缀。成为一种生命的再出发,它会把所有的故事都送远,所有的纠缠都有可能改变,都可能成为一种曾经的精彩,为什么你总是过不去, 不要说自己总走不出过去。总被过去所困惑。....
2023-06-27

济群法师: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活得简单才能自由:体现在占有、比较、竞争三个方面。但即使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占有欲也不会因此消除,欲望会随着条件改善而不断提高,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占有更大的名望。再能干的人都无法超过所有人。攀比只会使我们背上沉重的负担,使人生处于紧张的拼搏中,整个社会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竞争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又使我们活得更累、更辛苦,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享乐得到了。....
2023-06-27

星云大师:快乐的来源
知足常乐是“天堂”道场“服务助人是”福田,欢喜融合是“乐园” 文/星云大师, 有个少年请教一位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说:这是说“在我感到痛苦时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痛苦就减轻了,当我喜悦时把自己当成别人。喜悦将变得(p”....
2023-06-27

初学佛者如何练习打坐
初学佛者如何练习打坐, 当你对佛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读诵了一些基础的佛经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打坐了,打坐就是让你的身体、思维和心灵都能安静下来,这既是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又是学佛修行之人的基本修练方式,其基本动作就是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断除妄想,让你的心安静下来以洞察到(p....
2023-06-27

佛教千僧斋由来及功德
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侣之意。古代帝王祈福消灾、册封太子、国庆国殇、旱涝保收、受戒、荐冥福及还愿等事,佛弟子中天眼通第一之目犍连观见亲母堕于饿鬼道,目连为拯救其母脱离此苦,遂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指示目犍连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印度雨季期间,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置于盆中供养十方诸佛僧众,以此殊胜广大功德,七世父母皆得解脱。....
2023-06-27

佛教为何一直倡导忏悔
佛教为何一直倡导忏悔?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忏悔是我们与诸佛最虔诚的对话,没有这个心不能称其为忏悔。 除了八十八佛为寺院晚课必须称念、敬礼之外,经典上也都有记载敬礼这些佛菩萨的功德,忏悔时自然就少不了礼佛。犯了戒必须在僧团中发露忏悔出罪,犯了戒只要礼佛、向佛菩萨忏悔就好?他(她)们受持的戒条多(比丘戒有二百多条,要依作法忏来除罪。....
2023-06-27

圣严法师:知福惜福最幸福
并且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有了问题,我们知道台湾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人为的享受使得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不太可能有机会污染环境,种菜时所使用的农药对土地也是一种污染,实际上都是从污染的环境中开发出来的产品。可是真的自己着手去保护环境的人却少之又少。就会污染河川,而种植农产品所使用的农药也同样会污染水资源。还有吃素的人很喜欢吃的海边生产的海藻类,根本不会有污染的问题。....
2023-06-27

延参法师:扛得起生活
扛得起生活, 每天的日子都很朴素,世态炎凉,春夏秋冬,所有的的经过也都是生活的(p....
2023-06-27

念诵《普贤行愿品》不可思议
这是《普贤行愿品》这个法门对我们生活的最大改变和提升。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大乘的法门就是运用般若与愿力,都要发无我的愿: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意思就是四生九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实无有一众生可度,而普贤行愿不仅仅包括般若和行愿。还有修福德,让《普贤行愿品》为我们的生生世世做储备, 念诵《普贤行愿品》也是禅修的一种方法。....
2023-06-27

净慧长老:禅以悟为本
讲开悟。如果禅修不是为了开悟,佛法就没有真实的意义,就是要真正见到自己本有的佛性?我们今天遇到佛法。特别是遇到禅宗一法,真际禅林就是为了追念赵州和尚在燕赵大地弘扬禅法的历史伟迹而设立的,赵州和尚是禅宗的大德。是千百年来被所有参禅的人、学习禅文化的人、研究禅的人奉为祖师的一位禅师,不忘赵州和尚在我们燕赵大地所撒播的禅宗的开悟的种子,那么你就会具有像佛那样的功德、像佛那样的庄严、像佛那样的智慧。....
2023-06-27

圣愿法师:略解数息观
所教示之三昧、禅定,皆可称为止观法门,深入止观之堂奥,特举止观法门中之,行者若能精进修习,藉以停止心念的妄动与昏闇,即是心念纷杂:善念、恶念,念念迁流,起心动念为决定君子小人、忠奸、正邪、凡圣之关键,止息心念的流转”即心识昏闇沉迷、不能做主,心念落于迷闇不觉之境,即须修习止观,常寂常照,时时刻刻皆能安住正念、正定”故须修习止观以调治,于清净、轻安之境界“心生贪执”故不可执着此种空洞忘机的境界。....
2023-06-27

达照法师:回归的道路绝妙无比
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便法门,竟然是不住生死无为无造作的展现,还是无愿无求的契入于空性,在重拈灵山微笑鹿苑悠游的往昔。映衬出千古不变的真理万古常新的意志,六度的力量渐渐充实于身心,无量劫的情执渐渐地淡化。那就在现实生活中玲珑自在,却一切都在自在受用之中,不再退转凡情迷执的恐慌,听到了佛陀正法的微妙,闻有佛、无佛,闻有菩萨、无菩萨,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闻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
2023-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