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一类是对佛教徒的正式称呼。如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赛、优婆夷等,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相传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他们虽然还不能受具足戒但也要受许多佛教戒律的约束,称呼年龄已到14岁但还不到18岁的少女出家者,称呼年满18岁但还不满20岁的沙弥尼。....
2023-06-27

觉醒法师: 心能转境
觉醒法师:心能转境, 人活于世间,我们不免被种种外境所干扰,观雨哀怨,睹物伤情,更何况生活繁琐。世路艰辛,凡此种种,放不下。从而不能释怀, 我们常说烦恼即菩提,种种负面情绪来临时。修行的道场也就正在向我们打开,抓住负面情绪的根源深究下去。看看究竟是谁在主导我们的情绪,倘若明白没有什么真正值得我们去为之哀怨忧伤,再放眼望去,天气越冷。茶花开的越绚烂:所以经上说。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2023-06-27

佛教典籍的基本分类有哪些
佛教典籍的基本分类有哪些: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 佛教典籍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又被称为”就是因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 二、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类,可以分为小乘佛教三藏、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 三、按照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分类。....
2023-06-27

星云大师:女人的武器
以嗔不能赢得敬。乳娘老是回头看汉武帝,皇帝现在已不要吃你的奶了“相对于男性的力量、勇气、果敢。女人有哪些造物主赋予的武器呢,女人最常以眼泪为武器,但有时候女人表现出弱者的一面,女人说不过男人就用眼泪来代替,女人对付家人最大的本领,撒娇也是女人的武器,只能在父母、公婆面前有限度地撒娇。或者在自己丈夫面前偶尔使之。美丽温柔的女人经常以婀娜多姿的风仪征服男人。女人也可以驰骋在社会上”....
2023-06-27

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
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多宝藏。能生长一切万物, 谁要是相信这一位菩萨。不过我讲一个大概”法师你不要讲了?你何必要讲,人人都知道,我更应该讲,让大家知道得更多一点?所有的众生都依靠地而生,哪一个众生不是在地上活着。没有能在虚空里头活着的。也没有所恶?它不会选择地说。那个众生:无论是好的众生、坏的众生、善的众生、恶的众生,所有的众生都在这个地上”也没有一种恶的心。....
2023-06-27

觉醒法师:刷不刷朋友圈都焦虑怎么破
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交友聊天功能让我们享受到了科技网络时代的便捷。信息分享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时常因害怕错过而整日守候,因得不到预期的回应而烦躁。甚至见不得身边人的成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焦虑不安,这一切源于对外境的过于执著“心自然会有牵绊”而我们的心被这五光十色的朋友圈,信息的互通共享虽然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世界、四海会友,但烦恼、嗔恨、散漫也随之而来。....
2023-06-27

梦参长老:死的次数越多越了不了
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说死了、死了,越死越不了,你这一段生死又有好多的业、好多的事缠你,要想真正得解脱,这是我讲皈依三宝的因缘,你永远解脱不了,我们都怕苦,怕苦都想求快乐。人人都想求快乐?哪件事最快乐。有了智慧最快乐,远离颠倒梦想,这就没有痛苦了。 所以你想求快乐。你就得有智慧?但对这个方法还没有清楚,不要执着,不要什么事情都把自己摆在前头,得不到快乐,你的痛苦消失不了“应当经常观想”....
2023-06-27

太桥旦曾堪布:止息苦难的方法
所以针对于众生的根器、众生的因缘、众生的烦恼等等而宣说了各种各样的法门,佛陀以圆满智慧察觉到众生的无数烦恼,所以众生具备多少烦恼。 有些众生嗔恨心比较重;有些众生贪欲念比较强; 有些众生愚痴比较深。 有些众生喜欢持戒,有些众生喜欢禅定等等;有些众生喜欢小乘,有些众生喜欢大乘。所以佛陀为不同众生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分别为断除众生的三毒烦恼而归纳为经、律、论三藏。....
2023-06-27

净慧长老:人的内心要和谐
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必须从慈悲孝敬、友爱尊重做起,必须从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起:和谐自他关系靠慈悲,有智慧就能觉悟人生。有慈悲就能奉献人生,就是要让修行与生活保持零距离、没有距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一切善法都是修行不可缺少的部分。把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无明烦恼不断地在持戒、修定、证慧的过程中断除,就是指彻底地实现了自我否定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无私无欲、悲智双运的精神。....
2023-06-27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五种区别
而宗教的产生有其历史、教主及教义,迷信是宣传神权,具体讲就是相信鬼神、占卜、扶乩、预言天书这些东西,这往往就带了一定的神权思想,相面、算命、预言天书、跳神扶乩等等都属于迷信,有其教史(历史)、教义、教规、教团,而迷信就是以神权、以各种不可知的东西来愚弄人们,所以说宗教与迷信有极大的区别,迷信与哲学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迷信是说不出什么道理来的,迷信神权,中国现在提倡五大宗教,邪教完全以神我。....
2023-06-27

佛教有哪些重大的节日
僧众应当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齐集一处。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因此中国汉地所造太子像多半是左手指天,同时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到六月初四日为佛初转法 轮日,这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佛告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改在宫中内道场举行盂兰盆会。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腊、花瓶、假花果树等。....
2023-06-27

延参法师:幸福大数据
活出生命的另一番风景,学会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光明和温暖,改造内心的自我氛围,活出一场欢喜相见,需要从内心去原谅,需要去善待那些过往的故事。才能打开一个生活的幸福模式,才能打开生活的宽阔风景,都说希望生活越来越美好,希望世界越来越宽阔,希望这日子越来越温和,从哪些困惑中去活出对生活的幽默乐观,从那些烦烦恼恼中活出生活的温暖相伴,从那些世态炎凉、是非纠葛中活出生活的重新架构。....
2023-06-27

佛教基础知识问答:什么是念珠
是念佛、菩萨名号或念经咒时用以记数的法器,修行者都把念珠作为必备的法器,表示佛教修行者应遵守的十住、十行、十信、十回问、十地。最上品的念珠为1080颗,还有42颗、21颗以及密宗使用的110颗的念珠,珠表示菩萨的胜果;绳线贯穿表示观音。母珠表示无量寿佛。 挂念珠的人和念珠的挂法都有严格规定,不是每一个佛教信徒都可以颈挂念珠的,只有住持、长老、法会的主持人才能挂念珠。在家居士是绝对不能挂念珠的。....
2023-06-27

诵读佛经的方法与功德利益
诵读佛经的方法与功德利益: 大声诵读需要集中念力,更有利于安心息妄,得佛加持,会使诵读者清净明利诸善根,在声声诵读中播种进自己的识田:还能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体验佛陀的深妙智慧,便于记忆和理解佛经的真实义: 更能体会佛经之美,由佛陀的亲随大弟子录成文字,并由中印两国极具文学修养的大德高僧们经反复推敲。佛经之美,潜心诵读者不能体会,乃至会愈读愈有味。朗读时读音清亮。....
2023-06-27

开经偈与“武则天”的传奇故事
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那个时候皇帝是唐朝武则天)“所以我们念的开经偈就是《华严经》翻译圆满,武则天因体会经义的玄妙希有,实叉难陀法师在西域是非常有声望,因体会佛法的高妙稀有,这就是我们现在念的开经偈“ 这是赞扬佛法的教理无上甚深。无上就是指世间没有一种学问可以超越佛教的义理。没有甚么可以比得上或高得上那么深奥不可测及微妙不可思议的佛法“根本没有机会闻修佛法。....
2023-06-27

乘宗法师:悲心的价值
美国发生一起校园枪击案,一个似乎有精神病的年轻人到校园枪杀了很多小朋友。说这个凶手的精神有多分裂、精神病多恐怖等等。似乎已经没有其他事情值得报导,餐厅里的电视正播着一个佛教团体办的大爱电视台,身为佛教背景创办的电视台?这只会让社会大众越来越人心惶惶。一起为这些罹难的小朋友祷告:请各位也一起为这个凶手祷告,也请大家为凶手的家人祷告,一个苦难事情的发生,不一定要活在怨恨和恐惧中。....
2023-06-27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除了信奉佛教、真心愿意皈依佛门之外:出家前要摆脱人的所有社会属性。尤其是犯过重罪的人是被禁止出家的。一个人只有正式受过戒了才能获得真正的僧人资格。汉传佛教的僧人一般要受三次戒: 第二次受比丘戒是成为一名正式僧人的根本戒律。受戒者必须年满20岁,授戒仪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主持和尚和证明人,七证则是七位受过比丘戒的僧人在旁为证。....
2023-06-27

济群法师:让理解成为定解
由无明建立的错误认识,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包含两个层面。佛法能不能用得起来,首先取决于理论层面的理解是否完整、准确、透彻。才能在现实层面去对照、检验并接受,有关于无常的理论,也有关于无常的事实,都要到现实中去反复观察,现实到底是不是无常的?讲人生是苦,现实到底是不是苦的?现实中到底是不是有这样两种面向,才能把闻思正见落实于心行, 我们是充满迷惑烦恼的凡夫。所有的痛苦、轮回、颠倒。....
2023-06-27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最初传入时,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西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
2023-06-27

延参法师:学会和往事告别
和往事告别需要一种洒脱的决绝,不要在拖泥带水中延长痛苦的时间,这更是一种内心豁达的历练。 既然内心要面对未来,时光会把一切都改变,走在这生活的逆境中,不能让它成为生活的主流之念, 生活需要一些执着,在于让生活更美好,坚持着走过这一趟风雨中对美好的追求,随着时光送远那些往事,回归内心的这种从容,又不能告别又不能送远,人生下下策。没有完美的人生,也很难有完美的过往,曾经有过崩溃绝望。....
2023-06-27

觉醒法师:重启人生
阿弥陀佛,佛菩萨保佑……? — 电脑死机了!轻轻按一下关机键重启就能解决,我们面对很多因缘不具足的事情时,不妨告诉自己。尝试放下,就如同重启电脑一般,放下并非放弃“生活的重启,让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很多事情就会豁然开朗。 禅从来都是自然而然,顺应因缘、不去强求,也不寄希望于外在。诸佛菩萨加持的,是我们精进勇猛的那颗心。因此,当我们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时,就会生焕发出智慧与力量。....
2023-06-27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指的是俗人出家时要符合的条件,俗人出家虽然有许多条件“是指受戒者作过不能受戒的恶事,指曾受具足戒但又犯了四根本戒的。指的是未受比丘戒却谎称自己是比丘的恶行;原来信奉外道;之后又返归外道,是指鬼怪变化为人形者; 12、畜生变化为人形的; 2、不知道自己跟从的受戒和尚的名字者不度。 4、不具备三衣者不度; 7、身上还有债务者不度;还没有解除人身依附关系者不度;还没有辞职者不度;....
2023-06-27

过午不食的“午”是几点
过午不食的“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不少佛弟子都受过五戒。五戒的规范。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一日一夜受八关斋戒的功德,相当于一生受五戒的功德,希望大家多去寺院受持,八关斋戒“才能正确持戒,与五戒相比,五戒要求是,不邪淫。礼请出家僧人传授,若所在地没有僧人或清净道场。....
2023-06-27

觉醒法师:你我皆凡人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愿心中的佛光,能够照亮这一条“(p....
2023-06-27

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 弥勒佛(佛教解释),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意译为慈氏,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弥勒佛、布袋和尚(即大肚弥勒)、布袋罗汉并非同一人?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最后没有人能胜过弥勒佛,弥勒也会成就如来。....
2023-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