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哪些呢?
人们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无疑是一个深邃而广阔的话题。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哲学思想,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
2024-06-06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及其道场简介弥勒佛画像汉传佛教寺院里都会供奉弥勒佛,一般将弥勒佛安放在“山门殿”或“天王殿”正中央,他满脸欢喜迎宾客,笑口常开乐呵呵,让人一进寺....
2024-06-06

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其道场简介
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其道场简介观世音菩萨法相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的“大智大悲,大行大愿”四大菩萨中代表大悲,与大智的文殊菩萨,大行的普贤菩萨,大愿的地藏菩....
2024-06-06

一日禅:人生须学会等待
等待,有时候也是把握机会和向人忏悔的一种方式,可不是坐家里干等,而是让你在忏悔和行动之后,等待结果,等待原谅,等待宽容,等待变化。对待工作不应拖拖拉拉,要立刻行动起来。但人生中....
2024-06-06

「故事」寒山大师:正中一块岩石上,端坐着一个人
大雪纷飞,撒向漫山遍野。放眼大千世界,玉宇一片晶莹银白,员可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川草木均被冰雪所笼罩。不光黄叶枯草、泥潭陷阱全被皑皑白雪掩埋,连人世间的灾难和不平,也暂时....
2024-06-05

佛教文化对中国陶瓷的有何影响呢?
佛教文化对中国陶瓷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广泛。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深厚的哲学思想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深刻影响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佛教文....
佛教文....
2024-06-04

念珠有什么佛教文化内涵呢?
念珠,这串在佛教信徒手中默默流转的珠子,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修行者念佛计数的工具,更是他们内心虔诚与智慧的象征。
在佛教的世界里,念珠被视为一种法器,用以辅....
在佛教的世界里,念珠被视为一种法器,用以辅....
2024-06-04

一日禅:随缘让生命豁达
随缘是一种解脱、无着与智慧的表现。领众中最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善观因缘而随机诱导的智慧。 它看起来不着痕迹,也没有任何勉强;胸有成竹,可是却不固执的去执行既定的计划;有所努....
2024-06-04

各种动物在佛经中的寓意,你都知道吗?
在佛教的广袤智慧中,各种动物各自承载着深远的寓意,它们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灵,更是佛陀用以开示众生、传达佛法智慧的象征。
首先,我们来说说龙。在佛经中,龙被誉为守护佛法的八....
首先,我们来说说龙。在佛经中,龙被誉为守护佛法的八....
2024-06-03

「故事」多情曼殊大师:“赞初法师,您带我走吧!”
接上文:这天,曼殊独自一人来到了溪边。他望着缓缓东流的溪水,顺手用一根枯树枝拨开几根水草,然后轻轻地将纸船放入水中,自言自语道:“人皆谓我无母,我岂真无母?”正当曼殊自言自语之....
2024-06-03

一日禅:完美主义 其实并不完美
被完美主义理想控制的生活其实并不完美,甚至是暗淡无光的。它阻挡了我们成长的道路,让我们不能感受幸福。这种阻隔是情感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有时甚至是身体上的。事实上,生活中的....
2024-06-03

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佛经中的“五不翻”,实则是译经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尊重原意、保持神秘性、避免歧义等多重考量而遵循的五大翻译原则。这五大原则,不仅体现了译经者对佛教经典的敬畏之心,更彰显....
2024-06-02

「故事」多情曼殊大师:“法师,我们上那里去?”
接上文:曼珠十二岁那年,父亲携大陈氏及其三个女儿赴上海,这事件使曼殊又一次受到了刺激。“父亲为何总不愿管我?”他向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恐怕我真的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
2024-06-02

佛经摆放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佛经摆放,作为佛教信仰中的重要环节,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意义。在摆放佛经时,我们需要注意诸多方面,以确保其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呵护。
首先,摆放佛经的环境应当保持....
首先,摆放佛经的环境应当保持....
2024-06-02

供佛菩萨的供品要注意什么?
在佛教文化中,供佛菩萨的供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奉,更是心意的表达。供品的准备与供奉过程,都蕴含着深厚的宗教内涵和文化底蕴。
首先,供品的种类应当符合佛教的教义和戒律。佛....
首先,供品的种类应当符合佛教的教义和戒律。佛....
2024-06-02

世间那么多苦难,为何佛、菩萨不管?
世间苦难如同密布的乌云,时常笼罩在人们的心头。为何佛菩萨似乎对此保持沉默,成为了众多信徒心中的谜团。然而,这份沉默并非漠视,而是佛教深邃与智慧的体现。佛、菩萨并非超然物....
2024-06-01

「故事」多情曼殊大师:找不到母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
接上文:苏杰生的归来,并没有给曼殊带来多少父子亲情。曼殊对父亲的印象本就不多,当年在日本,曼殊从小由仙儿抚养,父亲虽得过来看望一次。让曼殊更迷惘的是,这回父亲居然不让母亲一....
2024-06-01

常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到底啥意思?译成中文,才知很多人读错了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便在中国扎根生长。国人也对佛教的诸神抱有敬畏之心。不论是佛教教徒,还是一个普通的香客,都愿意去佛门净地感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寺庙作为佛门重地,自古以来....
2024-06-01

“佛教”是不是释迦摩尼开创的?“佛教”的由来
三千年前,中印度之地,释迦牟尼佛,这位伟大的智者,应运而生。在他降临世间之前,他曾是兜率天中的一位菩萨,被誉为「白幢天子」,以智慧之光照耀众生。诸佛以天乐等庄严之法,劝请佛陀降....
2024-06-01

历史的尘埃——佛家绝美偈语,点醒无数梦中人
犹如莲花之瓣轻触水面而不沾,亦似日月高悬天际而无所依。《华严经》中有言,犹如莲花出水而不染,犹如日月穿梭而不驻。我们当持心清净而坚如磐石,无畏前行于人生旅途。莲花,即便扎....
2024-06-01

弥勒菩萨:未来之佛,见者有福
弥勒佛是佛教中备受崇敬的菩萨。他的名字取自梵文"Maitreya",意为慈氏。根据佛教传说,弥勒菩萨是佛陀释迦牟尼的继承者,将来成为未来佛的菩萨。《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
2024-06-01

招财元宝弥勒佛铜像
佛教中,弥勒是现在世的菩萨,未来的佛,藏语称其为“强巴佛”。无论在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中,弥勒都极受尊崇。铜弥勒佛,包浆一流,开脸漂亮,手脚等处刻画栩栩如生,弥勒佛,大....
2024-06-01

菩萨与佛有什么区别:修行路上的不同境界与角色
在佛教中,菩萨与佛是两种具有不同境界和角色的存在。他们各自在修行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领着众生走向觉悟和解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菩萨与佛有什么区别?一、修行境界的差....
2024-06-01

天王殿中的弥勒佛:佛教艺术的代表
天王殿是佛教寺庙中常见的建筑之一,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弥勒佛了。作为佛教艺术的代表之一,弥勒佛在佛教信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弥勒佛是佛教中的....
2024-06-01

「故事」多情曼殊大师:回到广东老家
接上文:仙儿是善良的,在妹妹临盆时,她殷勤地在妹妹身旁照顾,而对初生的曼殊更是视同己出,关怀备至。然而,杰生与仙儿妹妹毕竟没有婚约,她的双亲知道这件事后,便催促她速回老家。于是....
2024-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