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带着金子上路

生活中大多数人,别人对他说过的好话往往只会记住几分钟,转瞬即忘。别人对他的批评的坏话却能数年不忘,久久难熄。假如我们把坏话当作垃圾,把好话当作金子。我们身边大部分人却总....
2024-06-22
一日禅:带着金子上路

「故事」寒山大师:一个高中榜眼,一个名落孙山

接上文:交上试卷,走出考场,锺离明乘机来到大雁塔、小雁塔游览一番。登临优古,极目古城,确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苍凉之感。游罢归来,草草用了一点饭回到旅店,正好卫子夫....
2024-06-21
「故事」寒山大师:一个高中榜眼,一个名落孙山

佛教中的八大菩萨是哪八位?

佛教中的八大菩萨,每一位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教哲理与智慧,他们是佛教信仰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这八位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
2024-06-21
佛教中的八大菩萨是哪八位?

念佛佛像从口出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

念佛佛像从口出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2022-10-26忌谈世谛 七岁不言出言即便惊人天 广结净土缘小儿为钱 各种九品莲2022年10月27日,农历十月初三,是莲宗五祖少康大师....
2024-06-21
念佛佛像从口出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

学佛不是放弃一切,是让生活更有智慧

学佛并非意味着要放弃一切,实际上,它是一种智慧的修行方式,旨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佛教教导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以智慧之眼看待世间万物。这种智....
2024-06-20
学佛不是放弃一切,是让生活更有智慧

「故事」寒山大师:交上试卷,走出考场

接上文:文庙前已熙熙攘攘围着一大群考生。大门尚未开启,幸喜门楼上灯火通明,照耀得如同“裤子这么窄,布衫又欠长,哈哈,这样打扮还想取进士?真是作白日梦了。”讪笑声、议论声越来越....
2024-06-20
「故事」寒山大师:交上试卷,走出考场

学佛的几种常见的误区

学佛的旅途中,初学者往往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不仅阻碍了他们真正领悟佛法,还可能导致其误入歧途。

首先,一种常见的误区是“形式主义”。许多初学者过于注重外在的....
2024-06-20
学佛的几种常见的误区

佛像可以拍照吗?

佛像是否可以拍照,这个问题在很多人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从文化和宗教的角度来看,佛像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存在本身就带有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气质。因此,对于是否可以对....
2024-06-20
佛像可以拍照吗?

一日禅:善意的行动铺就成功的道路

有些人认为,善良的人容易被别人骗,因此自己还是“狡猾”一些好。其实不然,因为善行必定有善报。现实中,当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时候,站在你面前的,不论是不名一文的乞丐,还是腰缠万贯的....
2024-06-20
一日禅:善意的行动铺就成功的道路

「故事」寒山大师:“不送厚礼,你也想考取?”

接上文:转眼大比之年秋试已届,锺离明骑着瘦马,驮着书箧,来到京城长安。长安不愧是历朝古都,皇城所在,全国人文荟萃之地,富丽堂皇自不待言。一入城内,只见城墙如山崖壁巍然耸立,钟楼....
2024-06-20
「故事」寒山大师:“不送厚礼,你也想考取?”

如理如法,诵戒学戒:净土苑春季在家菩萨戒法会第二日实况

如理如法,诵戒学戒 :净土苑春季在家菩萨戒法会第二日实况东林寺净土苑 2024-05-302024年5月29日,东林寺净土苑春季在家菩萨戒法会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修,大众依惯例念佛、诵戒、拜....
2024-06-20
如理如法,诵戒学戒:净土苑春季在家菩萨戒法会第二日实况

佛像背后为什么自带“光环”?

佛像背后所带的“光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装饰,更是佛教文化中深厚内涵的象征。这一光环,在佛教中被称为“背光”或“圆光”,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佛像的艺术表现力,更在宗教意....
2024-06-19
佛像背后为什么自带“光环”?

「故事」寒山大师:“唉!这全是书误已啊……”

接上文:锺离明连忙走了出去,朝卫子夫一拱手说:“年兄,请到里边来用餐吧。”卫子夫一看是锺离明,羞愧得像是无地自容。自己的狼狈相被人窥见了,确是太丢颜面,无法见人。但锺离明是他....
2024-06-19
「故事」寒山大师:“唉!这全是书误已啊……”

朱元璋问方丈:朕需要向佛像行跪拜礼吗?方丈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传奇人生,许多人早已耳熟能详,无论是史书上的记载,还是民间流传的逸事,都使得这位皇帝的形象相较于其他帝王更加深入人心。然而,正如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24-06-19
朱元璋问方丈:朕需要向佛像行跪拜礼吗?方丈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佛像胸前的“卍”字有什么奥秘?

佛像胸前的“卍”字,看似简单的符号,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宗教智慧。这一神秘字符,不仅代表了佛教的核心理念,更是信徒们心中的精神寄托。

“卍”字,又称“万德吉祥”之印....
2024-06-18
佛像胸前的“卍”字有什么奥秘?

在家供奉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吗?

在家供奉佛像,作为一种虔诚的信仰表达方式,不仅是对佛的敬仰,更是对心灵的净化和洗礼。但在此过程中,有一些事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以确保供奉的庄重和神圣。

首先,供奉佛像的地点....
2024-06-18
在家供奉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吗?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佛驮跋陀罗尊者塑像尊者觉贤,又译佛驮跋陀罗,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行化震旦,塔耸东林。远公觉贤,并世知音。莲社高贤,华严瑞应。
维公元二零一八....
2024-06-18
东林高贤记 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教文化的十大特质及其生活智慧,你知道吗?

佛教文化的十大特质及其生活智慧,可谓博大精深,既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又蕴含了丰富的实践智慧。

首先,佛教文化强调慈悲为怀。这种慈悲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更是对世间万....
2024-06-17
佛教文化的十大特质及其生活智慧,你知道吗?

「故事」寒山大师:为知府大人母亲写贺寿诗

接上文:知府衙门坐落在咸阳城中心,气派自然非同一般。门口衙役林立,一个个如门神一般。老百姓一见就肃静迴避,走得远远地。公差陪着锺离明从衙门后院的侧门进去。一进门就见古柏....
2024-06-17
「故事」寒山大师:为知府大人母亲写贺寿诗

为什么在家佛弟子之间互称师兄?

在家佛弟子之间互称师兄,这一传统称谓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在佛教的修行体系中,无论出家在家,所有信徒都是平等的,都致力于追求解脱和智慧。互称师兄,既体现....
2024-06-17
为什么在家佛弟子之间互称师兄?

「故事」寒山大师:“小的奉知府大人之命,专程来请锺离少爷”

接上文:秋高气爽,风清日丽。长安的秋天竟有艳阳春日的景色。照理说,这样的天气是读书的最好日子。不知为什么锺离明这几天却是神思恍惚,书一点也读不进去,这样的情况,对他来说是很....
2024-06-16
「故事」寒山大师:“小的奉知府大人之命,专程来请锺离少爷”

心香一缕,戒体成办:东林寺净土苑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圆满

心香一缕,戒体成办:东林寺净土苑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圆满东林寺净土苑 2024-06-02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圆满炉香爇起清烟如云如盖如幡庄严宝刹净土苑法王座下性戒传菩萨海会诸....
2024-06-16
心香一缕,戒体成办:东林寺净土苑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圆满

一日禅:一句话的力量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一定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件免费却珍贵的礼物,让听到的人有勇气走过所有的困难,直至胜利。一句话,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
2024-06-16
一日禅:一句话的力量

茶为什么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

茶与佛教文化,两者似乎从远古时代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它们之间深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影响。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佛教传入中国之时,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
2024-06-15
茶为什么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

「故事」寒山大师:“你不是有一个女儿叫秀珠吗?”

接上文:别看卫子夫已到穷途末路,表现出来却十分勇敢,他一出门就指着仲恭廉破口大骂起来。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穷人也不可欺。仲恭廉遭到当头一顿棒喝,惊呆了,在卫子....
2024-06-15
「故事」寒山大师:“你不是有一个女儿叫秀珠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