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这类人,过去生中种植善根福德,今生享受富贵荣华。当其享富贵时,便贪恋五欲,纵情享受,穷奢极欲;同时倚仗权势,损人利己,造种种恶业。所以富贵愈大,恶业愈重。一旦福报耗尽,恶业现前,不仅身败名裂,甚至秧及子孙。老子说;....
2023-05-25
小和尚偷宝珠
从前有一位朝山化缘的和尚,有一天,到了豪富人家,一走进门,正巧在大厅里坐着一位少妇,聚精会神地在那里串珍珠,听到门声响,知有人来,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僧衣的年轻和尚,手拿一只铜....
2023-05-25
你距离成佛,可能就差这一点点
当是非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或许看得清清楚楚,可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是否能够及时觉察、明了这一切? 我们先一起看一则故事吧,主人公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的舍....
2023-05-25
毒心的恶报
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儿子。尤其丈夫等得最着急,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因为经过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里同住的。过了不久,这个妾真的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子,丈夫高兴得很!自此,对姨太太和小孩特别爱护,而把大太太就搁冷下了。....
2023-05-25
谁才是聪明人
有一次,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其中一位专心闻法,所以马上就了悟佛法。另一位却不用心,反而到处偷取信徒的钱财。佛陀说法后,两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
2023-05-25
佛教故事: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有一个青年,专门向一禅师求教。他说:“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
2023-05-25
佛教故事:白天举火把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为了离开乱世,除了自修也要教育众生,让人人的心能开解。 他很认真修行,但愈是修行,对社会的乱象愈是觉得忿忿不平,一直....
2023-05-25
佛教故事:无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忙说道: 哪里来了一头鹿,快把它赶出去!他不但召唤弟子们驱除,自己也拿起拐杖赶鹿。 弟子们都感到大惑不解,心想:平时慈悲....
2023-05-25
豬的前世今生
有一位年老的僧侶,當他走過屠宰場時,都不由自主地潸然落淚,說起過去的往事。....
2023-05-25
佛教故事:为何我们觉得生活很累
一个痛苦的人对老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也放不下一些人。” 老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这些事和人都很重要,我很难放得下。” 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
2023-05-25
做舌头的主人
做舌头的主人 从前,有位僧侣的徒弟是个懒虫,老是睡到日上三竿。有一天,他叫醒徒弟,并且对他大叫: “你还睡,连乌龟都已经爬到池塘外边晒太阳了!”就在此时,有个人想要抓些乌龟....
2023-05-25
佛教故事:远色得贵
太仓的陆公,容貌及体态俊美。明朝天顺三年往南京应试。旅馆的东主有一女,晚上竟然往陆处求与他共宿。陆假装说有病,并与她约于后夜再会。女子走后,陆便作一诗:“风....
2023-05-25
塑像的小故事
讲述的是有一个僧人向大师行礼,自称名叫方辩,是西蜀地方的人,不久前在【南天竺国】遇见了达摩大师,嘱咐他赶快到唐朝国土来,说我传给大伽叶的正宗佛法和佛衣,现在已经传到第六代了,传人在韶州的曹溪,你可以去瞻仰礼拜。方辩远道而来,希望见一下初祖大师传下来的衣钵。慧能大师就给他看,然后问方辩主要干什么事。....
2023-05-25
佛教故事:别做被小人利用的人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一只叫善博,感情很好,每天都一起出去猎食。他们的后面常跟着一只奸诈的野干,以捡食猛虎吃剩的猎物维生。 野干虽然依附猛....
2023-05-25
佛教故事:期望越大 要求越高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饶富趣味的故事: 祇园精舍的莲花池里,栽种了各种颜色的莲华,靛青如蓝天,雪白如绵絮,澄黄如雏菊,嫣红如桃杏,清香四溢,柔软可爱。 清晨的阳光照在莲华池上,只见....
2023-05-25
心若是道场 无处不宁静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
2023-05-25
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
佛在罗阅城时,城里不同种族的人民,都请佛僧用斋。各地的婆罗门四面云集,每人限制要出一百钱供养佛僧。有一位鸡头婆罗门也想供养,但是身无分文,因此其他的婆罗门不让他加入。鸡头只得懊丧回家去。....
2023-05-25
佛教的道德观心得
师父对佛教的道德观展开了更加深刻的讨论。很多方面都是我以前理解比较肤浅或者没有思考过的,比如说儒家和佛家在道德的基础上是有共通之处的,都认为人的惭和愧是建立伦理道....
2023-05-25
佛教故事:没有感恩 便什么都没有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老人,虽然有五个子女,但是没有一个愿意赡养他,他走投无路,只能沿街乞讨。他怨恨子女不孝顺,觉得人生充满了痛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就请问佛陀:“慈悲....
2023-05-25
感恩改变命运
给大家讲述一个因感恩改变命运的佛教故事。早在几千年前的佛陀时代,曾有一位贫困的老者,家中虽然有五个孩子,可是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赡养老者,走投无路之下,老者只能以乞讨为生。老者觉得人生充满了痛苦,也很怨恨那不孝的五个孩子,对自己这悲惨的晚年更是无奈。....
2023-05-25
沙弥与王后
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叫阿育王,他不了解佛法前,作风残暴,造了许多监狱,用许多酷刑惩罚罪犯。信佛后,就撤除酷刑,一切都依佛所教行事。 当时,国中正流行传染病,阿育王怕病疫传染到宫中....
2023-05-25
佛教故事:人要放得下
有一个信仰婆罗门教的梵志,有一天要赶到一个村落,为当地的信徒举行一场祭祀。他日夜兼程不眠不休,不停地赶路,深怕错过了卜算选好的吉日良辰。他翻山越水,行走在蛮荒瘴疠的重山....
2023-05-25
佛教故事: 探病的佛陀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时候,有一位长者发心要供养佛和僧众。这次邀请,只有比丘们前往赴供,佛并未同行。因为佛当时有两桩因缘,一是要和诸天天人说法,另一件是要去探望一位病人,所以,只派了使者前往领取食物。....
2023-05-25
佛教故事:佛前上香你不知道的事
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上香,就在十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斋日还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上香吧,这都是为了方便信众而说的法。关键是要有一颗真诚、慈悲、恭敬的心....
2023-05-25
佛教故事:拿什么填补无穷的贪欲?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