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东西一直妨碍他的修炼和求道,那就是一只虱子。 虱子在这位菩萨的衣....
2023-05-25
有善根
佛陀代,有一老人出家修行能苦得、解自在,於是喜地前往精舍,希望皈依於佛陀座下。老人到了精舍,才知道佛陀早已出行化,他心想:「然世尊不在,但佛弟子中,舍利弗尊者的智慧第一,我何不....
2023-05-25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佛陀於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
2023-05-25
诵读心经,除去顽疾的故事!
续高僧传....
2023-05-25
动物友谊:善良的杰克海中获救
在佛罗里达住着一位很有爱心的小姐,叫麦琪,她非常喜欢动物和航海,麦琪养了一只名叫杰克的狗,她出门的时候都会将它带在身边;杰克很调皮,经常会捉弄一些小动物,麦琪则一直教导杰克....
2023-05-25
急念佛号不断,感得鬼退病愈
十九岁的生命在病床上虚弱地躺着,他叫邵联萼,眼神呆滞,耳边都是一声的话:....
2023-05-25
在生活中透禅机,参透一生便是禅
一位男子找到禅师诉苦,说:“禅师,我生活的并不如意,房子太小,孩子太多,夫人性格暴躁,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禅师问:“你们家有牛吗?” 男子回答:“有。” 禅师又说:“那你就....
2023-05-25
死后的去处
在现实世间里,人们除了关注衣食住行等日常事务外,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生从何来,死归何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有一次上午,许多比丘前往一个叫“那梨迦”的村落里乞食....
2023-05-25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隋朝时候,有一位解脱和尚,是代州邢姓人家的子弟,孩提时代就出了家,在五台山昭果寺披剃,受了具足戒,又在抱腹山志昭禅师那儿学禅。 志昭禅师非常的器重他,对他另眼看待。有一天....
2023-05-25
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
2023-05-25
请把贫困卖给我吧!这样做可以远离贫困
从前,古印度的阿梨提国有一位长者,十分富有,但他为人极其吝啬,为人凶暴,缺乏慈心。他家有一位老年婢女,从早忙到晚,还是不让她吃饱穿暖,甚至没有休息的时候,稍有过失,还要遭到鞭打。....
2023-05-25
跌倒的收获
跌倒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他常向人诉苦:“我从儿子们刚懂事起就传授技术,怎么他们都比不上平常人的孩子?” 一位路人听后,....
2023-05-25
佛经里的故事:失德的下场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于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将王位传给太子。之后,便自行剃发....
2023-05-25
孔雀与百灵鸟
孔雀与百灵鸟 孔雀在百灵鸟面前炫耀自己的美貌。 百灵鸟告诉孔雀说:「你不要那么得意,人们都说我最美!」 孔雀十分惊讶,说:「这不可能!你怎么会比我美呢?」 百灵....
2023-05-25
笨猴救月
从前,有一群猴子住在森林中,森林的附近有一口井。有一天晚上,一只猴子跑到井边去游玩,无意中向井里张望,发现井中有月亮的倒影,愚笨的猴子以为月亮掉到了水中,于是飞快地跑回森林....
2023-05-25
发狂的大象
从前,有三只大象共同居住在一座山林的沼泽旁,其中有两只大象是公象,名字分别叫大宝、二宝,另一只是母象,名叫阿贝。大宝跟阿贝长大以后便结为夫妻,但过不久,阿贝与二宝也发生了感....
2023-05-25
女子出嫁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女子,将要嫁人。女伴们在酒楼为她送别,一起嬉戏娱乐。玩闹间,不小心将一只橘子掉到楼下。众人起哄说:“若谁敢下楼将橘子取回来,大家就给她做好吃的。” 待嫁女下....
2023-05-25
文殊菩萨化作贫女乞食
相传南北朝后魏时代,五台山灵鹫寺(今塔院寺)每到春天三月,都会举行无遮斋会,以表示佛陀的平等、无人我分别之法。 这天,有个乞丐模样的女人带着两个幼儿,身后还跟着一条狗,也来....
2023-05-25
贪财招祸殃
有一天清晨,佛陀与阿难从灵鹫山出发到王舍城去托钵,途中遇到大风雨,佛陀与阿难在一树下避雨,看见树洞中有一堆金光闪闪的东西,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古人埋藏的黄金。佛陀对阿难说:....
2023-05-25
《米还是那米,你还是你》
弟子向禅师求教:....
2023-05-25
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观念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佛印禅师,看到佛印禅师正在打坐,于是就在佛印禅师身边坐下,学着他的样子。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站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禅功”已经入....
2023-05-25
念诵《地藏经》感应故事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过渡河海,险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 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闻经、读经的28种利益之一)“十者:神鬼助....
2023-05-25
念佛,贵在“一心念佛”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光明遍照品中,告诉阿难尊者:“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为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众所周知,“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阿弥陀佛”功德最大。 念佛....
2023-05-25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丘不久。当时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名叫夜输的贵族子弟,颜貌端正,举世无双,家产丰饶,富裕多宝。 有一天,他在禅坐时,悟到诸法无常....
2023-05-25
一 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
一 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 依佛法的观点,对婚姻的基本看法则是——婚姻是由于人们内在的爱欲需求,累世的会聚因缘,以及业力的牵引,导致今生男女两人遇合,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