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有因有缘,世间相聚

  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个村落,村人都非常铁齿,不信佛法,不信善恶报应,要度他们可以说很不容易。   释迦牟尼佛就吩咐目犍连尊者去跟他们说法,去度他们。果然目犍连尊者一去,一....
2023-05-25

佛教故事:五百罗汉的传说

  汉阳归元禅寺的五百罗汉,千姿百态,个个都塑得传神动人。有年涨大水,所有的罗汉都淹在水里,但是水退后再看罗汉,却仍然一个个都是好好的。   归元寺的罗汉,水泡不坏,这有个来....
2023-05-25

佛教故事:旁观自己

 旁观自己?不照镜子,不读史书,不麻烦朋友,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是痴迷不悟,无知加固执的“当局者”,另一个是大彻大悟,目光如电的“旁观者”,置身局外,从旁观察,袖手旁观,冷眼旁观。似....
2023-05-25

佛教故事:观音神力驱除鬼魅

这是我二十四岁时的经历。   我有一位朋友,叫张思敬,住在台中中兴大学附近,八年前某一天,张思敬跑来找我:   “振堂,有一件事,请您帮帮忙 ! ”   “哦 ? ”   “我有一位....
2023-05-25

白天举火把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为了离开乱世,除了自修也要教育众生,让人人的心能开解。   他很认真修行,但愈是修行,对社会的乱象愈是觉得忿忿不平,一直....
2023-05-25

戴粪的呆子

  有个养猪的人,见到一个荒废的村子里有乾粪,便想:「将这些乾粪用草捆起来,带回去可以喂饱小猪啊!」于是他用草裹著乾粪,顶在头上就回家了。不料路上下起倾盆大雨,乾粪都化成粪水,从他的头顶一直流到脚踝,众人碰到都说:....
2023-05-25

米缸中的老鼠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
2023-05-25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受而定。若是站在感恩的角度、抱着知足惜福的心境,那么每天所看到的一切,都会是很美的景致。因此,我们要时时保有一颗....
2023-05-25

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贪污受赂,声败名裂。有人为色,重婚、离婚、包二奶、做第三者,妻离子散。现在,走到哪里,都....
2023-05-25

同命鸟

 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了自己的安全,白天在一起进食,到了夜晚则轮流守护,一头如果睡着了,一头就醒着。 两头鸟虽然共用一个身体,头脑和思想却是各自分....
2023-05-25

佛教讲述天狗蚀月

有这样一则捞沉香的佛教故事,印度有个住在海边的人,每天冒著生命危险,跳入波涛汹涌的海里,捞取非常名贵稀有的沉香。如此辛苦了一年,才堆积了一车子。....
2023-05-25

嘴巴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该如何进行;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该如何相处;事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了。所以,只要用点心,其余只是接受。要做到不去在意他人的言语很困难....
2023-05-25

乾夷王施头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乾夷,他为人忠厚,聪明能干,是个热心人。他对百姓的疾苦,也非常关心,常常想尽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因此,方圆千里的百姓听说了,纷纷从四面八方前来投靠他。但....
2023-05-25

不要急着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

不要急着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一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
2023-05-25

福慧与解脱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受他的供养。....
2023-05-25

一粒稻米的耐心

  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愿望根本达不到,于是放弃工作开始创业,希望能一夜致富。   五年间他开过旅行社、咖啡店,还有花店,可惜每....
2023-05-25

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
2023-05-25

痛了自然就放下

我们的脚步要走向前方,而不是一直回首。   一个苦者对老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2023-05-25

及时孝后悔莫顺

我们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父母亲的教诲与责罚,我们都要恭敬心去领受。诸位同修,讲到这里,我们就要坐着时光穿梭机,我请诸位坐过好几次了。第一次请你们回去的时....
2023-05-25

民间元宵节张灯曾是佛家的专利

 我国民间每年元宵节有张灯的习俗。元宵节为何张灯?一说是沿汉武帝时祠太一自昏至昼的故事;一说是道家所兴,因为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乐,地官好....
2023-05-25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无论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还是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自在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
2023-05-25

佛不积怨,待敌如友

从前佛陀住世的时候,就曾经授予提婆达多一碗盐汤。   提婆达平时多好食酥腻口味之食物,因而导致其受了大苦恼,头痛腹满,后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   佛陀那时便在....
2023-05-25

修补灵魂的老人

  在希腊,有一个名叫阿吉的老人,他每天从垃圾堆里淘来许多东西,然后分类送到旧货垃圾收购站去换些钱来养家。   阿吉捡来的东西基本上都送到垃圾收购站,唯独鞋子没有。阿吉....
2023-05-25

无人可以代劳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
2023-05-25

贪和爱

在南印度,有位富翁,地虽然名义上在学道,但仍为俗习所缠缚。   本来,学道人的生活,应该简单朴素。比方说,吃饭只求能饱,穿衣只求暖身就够了,而这位学道的人,饮食起居却尽量讲求....
2023-05-25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