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问禅师:佛真实存在吗?禅师解答得非常透彻

那真的有佛吗?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方式的存在?听我给你解释——佛是前人在引入这个概念时的一种翻译之法!‘佛’根本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你不能说‘觉悟’是什么东西“好比说你明白了一个计算公式。你说你明白了:这个‘明白’是一种你自己才能体验的思想状态,也不是在讲佛这种状态,而是说‘某某觉悟了的人’,就好像说‘那位就是王大明白’‘那位就是张大明白’,释迦牟尼大明白:但是这种说法实在不够酷炫和深奥。....
2023-06-08
小和尚问禅师:佛真实存在吗?禅师解答得非常透彻

佛的十种称号是什么?

提起佛和如来,如来就是佛,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法身是一切万物的本体。在佛教中也叫自性、法性、真性、本性”无上觉悟而显示的智慧佛身,为度脱有缘众生而示现的释迦牟尼佛的这个肉身。把与他有缘的根熟众生都度完了。剩下的世间众生,佛对众生的影响,佛是众生最好的福田,行就是大乘佛教里讲的八万四千细行。小乘佛教里讲的三千威仪。这个智慧和修行都能圆满成就。....
2023-06-08
佛的十种称号是什么?

佛的劝世良言:这几句话,一百人看完,九十九人都开悟了

又人羡慕佛的神通,但却不知道佛看低神通,佛或许没有神通,但一定会有大智慧。所以佛的话句句经典,或许可以让大家开悟,愿大家人人成佛。不要盘算太多,那么你离机遇自然就会是最近的那一个人。我们知道社会上是有差异的,艰苦环境中的人也有最纯洁无暇的笑容,地位再高的人也会有悲伤难过的时刻。所有人都有着七情六欲和生老病死,这样自然不怕遇到的苦难,去佛教的发源地求取真经,看宽是让我们不要计较蝇头小利。....
2023-06-08
佛的劝世良言:这几句话,一百人看完,九十九人都开悟了

神、仙、佛的区别

经常有神、仙和佛的形象出现,神是自然力量的化身,便将其化作精神和灵魂的寄托,神便产生了,阳魂为神,仙原本是处于人世之间的常人”一些动植物也学习人类进行修炼。得道升天的也称之为仙,道行不够未能升天的,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一切众生经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是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起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菩萨是成佛必经的阶段”神是靠制度来管理人间的,仙则强调无为而治。....
2023-06-08
神、仙、佛的区别

寺庙中的佛和菩萨,你真看懂了吗?

殿内有两大金刚(哼哈二将),殿内有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驮塑像,两大金刚(哼哈二将)殿内有两尊金刚像”弥勒佛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所以现在其实只是弥勒菩萨,后人便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韦 驮弥勒佛身后大屏风背面为神将韦驮:大雄宝殿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由于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聪明。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佛祖两侧,中年的是阿难尊者在有的寺庙中,释迦牟尼佛左右两侧塑有比丘立像。....
2023-06-08
寺庙中的佛和菩萨,你真看懂了吗?

佛字的含义,佛是大觉悟者,佛有怎样的智慧与觉悟?

它包含着智慧与觉悟的意思。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证明了人类本能的智慧是站在金字塔尖端的。这就是智慧的高低与觉悟的机遇环境。智慧的高低需要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觉悟就好像埋在智慧深处的一粒种子。善知识的积累导致智慧的高低不同,你的智慧与觉悟达到爱因斯坦的层次也好,人的肉身与生命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而达到最高的智慧和觉悟是一种什么层次呢?只有成就佛陀的智慧才能明白。....
2023-06-08
佛字的含义,佛是大觉悟者,佛有怎样的智慧与觉悟?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全国范围内的灭佛运动,尤以唐武宗时期的会昌灭佛最为著名,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处理宗教问题时都慎之又慎,身为唐朝皇帝的唐武宗,以世家大族为首的统治阶级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皇帝、贵族和朝中大臣们很多都信仰佛教。赵石勒、石虎和前秦苻坚等人更是尊印度僧人为国师,唐高祖曾经下旨抑制佛教,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更是对佛教极为推崇。....
2023-06-08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你知道“佛”这个字的由来吗?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这个字是佛教传到中国来的,因为要翻译佛经,才造的。没有单立人的弗是中国原有古字。在弗左边加个“亻....
2023-06-08
你知道“佛”这个字的由来吗?

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是谁?

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佛的主要任务是度化众生超越轮回成佛,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即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我们最为熟知的是现在佛,最为人熟知的就是86版《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现在佛过去佛是一个统称,有时单指燃灯古佛。燃灯古佛,定光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佛,过去佛未来佛是弥勒佛。是如来佛祖的接班人,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
2023-06-08
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是谁?

什么是佛、菩萨、罗汉?谁的境界最高?

对于佛的信仰自古有之且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而繁杂的佛家知识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完全弄懂的,往往分不清哪些是佛,而常常将佛、菩萨以及罗汉统称为“在佛教中佛、菩萨、罗汉是有区别的,是由智慧和悟性所达到的程度来区分的,是指无论智慧与悟性都已达到最高境界的觉悟者:被称做菩萨的。是因为菩萨虽能自觉,并发大心愿为众生求最高的觉悟方法与觉悟的道理,但却没能将自己与众生的觉悟、行为一起圆满。....
2023-06-08
什么是佛、菩萨、罗汉?谁的境界最高?

“佛”“如来”“世尊”是同一个意思吗?

释迦、弥陀、药师是不同佛的名号,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含摄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万德庄严。这是按照法身佛解释的。《转法轮论》上说:这是按照报身佛解释的。这是按照化身佛解释的。佛应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罗汉虽然也可以说是应供,但是只能够受三界众生的供养,不能够受一切众生的供养,独有佛可以接受九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的供养。即遍知法界号。所有十方众生罪福两种相,佛的智都能够明白。....
2023-06-08
“佛”“如来”“世尊”是同一个意思吗?

什么是佛?佛究竟是神还是人?

要想正确认识佛教,佛这个字,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一谈到佛,就会想到求神拜佛,我们平时讲的佛,我们经常说的佛,他是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族的族长。有感于世间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便舍弃王子之位,最后在菩提树下静坐开悟。教化众生,创立佛教。是佛弟子对他的尊称。圣人的意思”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是我们古人专门新创的一个字“智、觉二字都不能完全包括?因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佛陀“....
2023-06-08
什么是佛?佛究竟是神还是人?

佛、菩萨、罗汉分别是什么?

佛陀”佛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果位。是大乘佛教菩萨道中的究竟菩萨,也是小乘佛教解脱道的究竟罗汉, 在小乘佛教中。比如燃灯古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等,菩提萨埵“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果位”大乘佛教是修菩萨道的,菩萨,将来都可以成就佛果,佛经上经常提到的菩萨有,观音、普贤、大势至、地藏、文殊等。平常我们对大德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经常称为菩萨。比如印度大乘佛教的龙树菩萨、世亲菩萨。....
2023-06-08
佛、菩萨、罗汉分别是什么?

世界名人谈佛教:原来他们眼中的佛是这样的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偏爱《楞严经》,一生随时随地翻阅诵读;明太祖朱元璋痴迷《金刚经》,佛学更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发展,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世界上许多具足影响力的名人为之改变三观,今天我们一起看来自全世界16位大咖他们眼中的佛教。◆ 佛的基本教理持戒、禅定、悲愍,以及从私欲中彻底解脱出来,这就是伟大东方宗教——佛教的基本教义。——伯特《慈悲的佛陀》◆ 安稳之桥佛法犹如一座以韧钢牢筑的桥。....
2023-06-08
世界名人谈佛教:原来他们眼中的佛是这样的

不要再拿佛和神做比较,佛是人,不是神

不仅最低级种姓首陀罗(贱民、农人)痛苦难堪,采取自饿、投渊、赴火、自坠、持鸡狗戒”甚至有些达官贵人也宁愿放弃现有的优越生活、幻想可能修得清净的安乐世界。释迦牟尼是尼波罗南境一个小城主净饭王的王子。童年时受婆罗门教育,到深山幽谷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终于意识到人生的痛苦来源认知上的,只要抛弃对外在事物的追求、断除私心邪念,还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大彻大悟的觉者)“....
2023-06-08
不要再拿佛和神做比较,佛是人,不是神

什么是“佛”?

因为佛陀的含义”智、觉,实在不够完美表达佛陀的含义“就是真正了解宇宙的本体”了解万事万物的本源。这在佛法上叫一切智,能够明确了解这些具体现象本质的智慧,究竟圆满,它起的作用就是觉悟,只图自己安住在涅槃境界之中。自己觉悟了,还能够帮助别人觉悟,大乘佛教里的菩萨自觉之后,不会将自己安住于涅槃境界当中。还会主动去帮助一些机缘成熟的众生,帮助他们从自觉修行到究竟圆满的觉悟,这叫菩提心,圆满的觉悟。....
2023-06-08
什么是“佛”?

什么才是“佛”?天天念佛真的懂佛吗?

今天末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才是佛,无论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少一些对佛的误解,梵文的意思是觉悟、智慧、无量觉”翻译过来汉语必须和原文梵文经典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一直很佩服古人翻译经典的精神,大家觉得实在没有更好的汉语词汇能完全代替。很多人经常把佛和神两个字用在一起,其实是误解了佛的含义,证悟后成为佛,这跟佛是完全两个概念,只要我们遵照佛的教导方法去学习,佛陀在菩提树下目睹明星开悟后。....
2023-06-08
什么才是“佛”?天天念佛真的懂佛吗?

统治者的选择: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盛

戒日王是7世纪最有势力的佛教保护者。他在北印度各“圣迹之所并建伽蓝”,“于殑伽河侧建立数千窣堵波”。又于城邑、乡聚、达巷、交衢建立精庐,包括在那....
2023-06-02
统治者的选择: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盛

布施、慈孝、逾劫成佛:犍陀罗的舍身饲虎本生

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譬若香山”正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至6月15日),展出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藏品203件。佛本生故事讲述了佛陀在前世轮回中的修行事迹....
2023-06-02
布施、慈孝、逾劫成佛:犍陀罗的舍身饲虎本生

在故宫,遇见了“最熟悉的陌生佛”

佛足石迦腻色伽大塔遗址出土青铜舍利容器,白沙瓦博物馆藏(拓展展品)▲佛立像▲燃灯佛授记◎叁叁展览: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展期:2023.3.16至6.15地点:故宫博物院谁还记得中学教科....
2023-06-02
在故宫,遇见了“最熟悉的陌生佛”

佛法漫谈|论“心”——之二:心是怎样生成的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如有受益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也期待您的关注、一路同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5-31
佛法漫谈|论“心”——之二:心是怎样生成的

佛法漫谈|论“心”之一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如有受益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也期待您的关注、一路同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5-26
佛法漫谈|论“心”之一

悉达多太子告别,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

悉达多太子告别熟悉的土地,在白茫茫的月色中,朝山林奔驰而去,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太子从马上跳下来,抚摸着坐骑:“犍陟!你已经载我到了我所要到的地方。”太子又向....
2023-05-25
悉达多太子告别,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

迦毗罗卫国王宫的悲苦

迦毗罗卫国王宫上下已经是乱成一团了。王宫大臣派人四处巡查太子的踪影。太子出走的消息迅速传播,顿时,国都内外都沉浸在悲切哀苦的氛围中。正当净饭王以及众大臣上下忙乱之时....
2023-05-25
迦毗罗卫国王宫的悲苦

悉达多太子世尊开始接受牧女的供养

太子想到:“过去在跋伽仙苦行林中,我曾说过修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正确途径,怎么我现在反而要如此执着于肉体的苦行呢?修行的方法如果专门重视形式,而无关心理的清净,这样的修....
2023-05-25
悉达多太子世尊开始接受牧女的供养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