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
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皈依三宝犹如上学读书前必须先注册,要做个正信佛门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的仪式,统摄一般人不敢皈依三宝的立场,致使他们迟迟不敢皈依三宝, 一、以为皈依三宝就是要开始吃素了。有许多人一听到皈依三宝,这是不敢面对皈依的因素之一。其实皈依三宝,真正要求我们吃素应该是受完在家菩萨戒之后,但是个人发愿受完皈依,有意念想吃素, 二、以为皈依三宝后就是要出家。....
2023-07-05

佛学常识:忏悔的意义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首先都要忏悔业障:忏悔业障是一种很有效果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修行方法,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佛)法(之)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忏悔业障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四个,好比我们在不懂事的时候一直穿一件发臭很脏的衣服,很臭很脏的衣服不能丢掉只好把很臭很脏的衣服洗干净。....
2023-07-05

佛教徒是反对自杀的吗
佛教徒是反对自杀的吗,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是指为了厌恶此一生命的存在,误以为自杀之后,便可得到解脱而言, 因为佛教徒主张因果定律,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业报未尽,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迟早一些债主仍会找到他的,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人生的建设,利用这一生的存在而做修善的努力。佛教不是鼓励自私的宗教,如果为了救济众生;在必要时可以殉教。....
2023-07-05

共修放生的功德
共修放生的功德,获得的福报和功德是很大的,功德可能超过个人用一辈子挣来的钱去放生,积聚大家的钱共同来放生,而我是为了让一切苦难如母众生,这样的放生是大家力量的总和,但如果认为今天自己只是拿了几十块、几百块或者上千块来参加放生。发愿祈请也只想到自己,没有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这样的福报与功德就非常有限了。《普贤行愿品》讲到,一起为将被放生的生命念经,但是这个功德即使以虚空作为容器。....
2023-07-05

星云大师:改进贫穷之因为时不晚
全球经济不景气怎么办,找出今生贫穷的原因。人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金钱、财富的运用,或是公司的财务一时周转不灵,甚至工商企业遇到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时:居家的经济发生困难,唯独我的财务发生困难?能找出今生贫穷的原因。过去贫穷的果还没有解决“因此他并不晓得经济不景气有多严重,赚了钱把儿子送进大学去读书。儿子在学校中选了经济学的课程,他对于整个美国经济的情形之糟了如指掌,看到店中业务仍然很兴旺。....
2023-07-05

佛教供香的起源
佛教供香的起源。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又自其阴身出香。以后被引为佛教护法的八部众之一,准备礼请佛陀,梵香礼敬,是弟子把信心通达于佛的媒介,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僧史略》中说:焚香中产生的一种清净、虔诚、忘我的状态”目睹一缕清香袅袅上升直 达天庭的神圣境界,有以香、花供养的,佛陀说法时,以香和烛供养也常相列,香火因缘,通过修行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这五种功德。这是指通过身口意的修行:....
2023-07-05

佛教如何看待“求签”
求签是怎么回事,有没有求签的啊,总是要费一番精神解释。可见这是国人思想深处一个根深蒂固的事情。 不是说求签有灵或没有灵,有一个法师解释说,求签就是自心的感应。这也许是一种道理:佛在《遗教经》中早已明示。菩萨怎么会违背佛陀的教导呢,这实在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模糊的观念,其实有限的签中(不管是三十六签还是一百零八签)所说的事情实在也不够说明这纷纭变化的世间?诸位最好不要去乱求签。....
2023-07-05

如何理解佛教的“空性”
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空性。你会说这个身体是我“也就是肌肉、骨骼、器官、毛发、水分、呼吸、气脉、热量等,我们很难说肌肉、骨骼、水分、呼吸是”你会感觉自己不完整了,你根本不会这么想,反而会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完美。....
2023-07-05

何谓般若波罗蜜
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p....
2023-07-05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四、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女人面容丑陋,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身世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可是他对沙门及婆罗门却不肯作任何供养布施,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女人长的端庄美丽、清秀, 胜鬘夫人听了世尊的开示,很惭愧而又欢喜的说道!完全明白自己长得丑陋而身世尊贵的原因。....
2023-07-05

为何说现在属于“末法时代”
佛说正法五百年。就像经过历劫生生世世的修行,在家、出家的四众弟子都是大智利根的人,都能够真实修行。弟子们能够依法修行,就是能彻底地断除生死惑业,世间的四禅八定,也能够成就种种禅定,一般能够成就世间的禅定,过去她不懂得佛法,悟了以后马上就能断除生死惑业。不能真正地降伏其心。从事相上修诸善法,不能成就自己心上的智慧之性,能修福不能修慧,断除自己的生死惑业,末法时期因为我们众生的妄想习气、生死习气重。....
2023-07-05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佛教东传以前,我国固有思想,广行儒、墨、道、法、兵、医诸家之间。汉代以后此说渐盛,更将之配于人生百般事象。五行有相生、相克之两义。....
2023-07-05

供养供佛的涵意
请问供养、供佛的涵意,家里佛堂的供品,经常会供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这些供品可以随时拿来吃吗, 【嘎玛仁波切答】, 佛教的供养。从古印度传到今天有七供和八供两种方法....
2023-07-05

什么是“本尊”
是哪一位”....
2023-07-05

居士闻法灌顶礼仪须知
居士闻法灌顶礼仪须知:使密法的修行者了解此种本尊的实修方法,也不宜在场内、佛堂内穿鞋,应该先请示上师开许而后坐, 5、整个过程应该用三殊胜来摄持(传法前先发菩提心,以九十度躬身合掌分列左右两边而致礼迎送, 8、过程中用心始终应在上师的念颂上,且应念金刚萨垛心咒忏悔; 10、听法时除上师要求外。自己不能在下面自行念诵任何经咒、佛号“下面每个弟子的念诵声音不宜高过上师的声音。....
2023-07-05

阿底峡佛学思想及对藏密影响
能以所学《正理滴论》的道理降伏外道。他依止黑山寺罗睺罗毱多受大灌顶并学一切修行教授。又依止已得成就之阿哇都底大师七年, 后来由于师长的劝勉及在梦中得到释迦如来的策励,出家以后遍学三藏教典。尊者是宗于中观系统月称一派的见解的。印度佛护、清辨、月称、静命等诸大论师都是继承龙树、提婆的中观学说,瑜伽行中观师“唯佛护论师解释圣父子(龙树、提婆)意趣最为殊胜。所以月称宗佛护论师的中观见。....
2023-07-05

会性法师:如何在一切境界中念佛
如何在一切境界中念佛, 关于念佛:我们从静的时候学起。安静的时候会念佛, 若初学念的人,在较吵的地方。恐怕他就提不起来念佛,会被外缘的声音、外境所转。心就不能专一,所以希望要找一个较静的地方来念佛,不论是出声念、小声念、金刚持、心中默念,尤其心中在默念的时候,更感觉须要有安静的地方。才能使这个心,阿弥陀佛的圣号念念相续,若外境一复杂,见到外境,耳朵听到种种的音声。随时念头就会分心。....
2023-07-05

佛教讲的“无为”是什么意思
佛教讲的“是什么意思“无为而入圣流,古人有二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萨觉有情”如何无为?....
2023-07-05

点光明灯之由来
阿阇世王备百斛油脂以燃灯供佛,中国人民敬仰佛陀亦以油灯供佛,时夜空下万盏油灯灿烂煞是壮观,见佛陀相好庄严,一时起欢喜心也想供佛,奈何家贫无法做大布施,只得将求乞来的唯一铜钱购油以虔心供佛,又唯恐灯油在夜半熄灭,她虔诚的向佛遥拜顶礼,并发愿「愿生生世世能做佛事,求佛加被此灯光明不灭」。佛令目犍连熄灭灯,众灯皆熄,唯贫女一小灯光明炽亮,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疑而问佛,佛曰:「此女信心不逆将灭先世罪业。....
2023-07-05

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圆满的功德,有些修行者诵经诵了好多年,所观想为讲这部经典的法会场所,要明了地将大恩本师释迦牟尼佛和法会圣贤等众。 我们如前所说把一切诸佛圣贤等众都观想出来后。供养佛陀及诸大菩萨和阿罗汉等:于意幻观想供养。亦可得如实供养的功德,意幻供养和真实供养的功德。....
2023-07-05

详解佛教的三法印
法印”即印证、标志、衡量一切现象的根本标准。皆由法印印定。佛陀把四谛十二因缘的基本教义概括为三句话,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行有迁流之义”谓有为法,言一切之有为法“念念生灭而无常也”是为诸行无常印。二、诸法无我印,行之名局于有为法,法之名。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是诸法无我印也。灭一切生死之苦而为无为寂静。是涅槃寂静印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
2023-07-05

为什么诵经拜佛会改变人的命运
种善因得善果,因果从未欺骗过众生,无视因果。果报还是要自己承受的。又是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出来的, 为什么诵经、拜忏、礼佛等等会改变我们的命运呢?是我们把不好的东西交给佛菩萨去处理,然后佛菩萨改变我们的命运吗?这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我们离苦得乐。是指远离烦恼,出离轮回。是指不起烦恼,学佛的过程就是认识烦恼的过程。 烦恼的根源在于心,烦恼随之产生。而心怎么会跟随外境而转呢?习气在作怪。....
2023-07-05

净慧长老:八关斋戒略说
我们受了八关斋戒。就是要自觉地在六斋日守八关斋戒。要在三长斋月修行善法。在三长斋月修习善法的习俗传到了中国,更应该在三长斋月中加倍努力地修福、持戒、持斋。传授八关斋戒的那一天已经向各位讲过。关于什么是八关斋戒也粗略地讲了一下,八关斋戒也就是八戒加一斋。而八关斋戒没有次第。我们这次受的八关斋戒就是七日七夜,这是说受八关斋戒的时间,古大德认为男居士宜在寺院过七天或者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
2023-07-05

怎样理解戒定慧三学
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戒 亦称增上(卓越)戒学,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小乘五戒为: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大乘有九种在禅、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禅为:1、初禅。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
2023-07-05

为什么要过午不食
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过中午以后不能吃任何食物,也不能喝牛奶、饮料、茶水,只能喝白水。如果有病需要吃药治病,这是特殊情况可以。很多药品即可以当 药物,也可以当食物。但....
2023-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