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让自己和大家都幸福

年轻人所竞争追求的,在社会风气和家人的期待下:假如没有办法竞争到名利权望,自己没有得到异性的爱。好像是无依无靠的孤魂,自己有信心可以赚到钱的人不多;自己有信心一定可以找到情人。而且不会情变的很少:人人都希望成为有名利权望的大人物,人人都希望当领袖群伦的火车头,那就没有吊车尾的人啊;逼得许多年轻人走投无路。一旦看不开、想不通的时候怎么办,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
2023-07-04
圣严法师:让自己和大家都幸福

如孝法师: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波折

禅修是最好的心灵疗伤的方法,  有个弟子告诉我,有个人曾经伤害过她,给她的身心带来很多痛苦,现在这个人又跑来找她,她感到非常害怕。问我应该怎样去应对....
2023-07-04
如孝法师: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波折

济群法师:忏悔业障是重要的修行

  佛教的因果报应强调因缘,缘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没有得到报应;这是因为外在条件、内在因缘还没成熟,迟早是要报应的:报应在佛教里有几种情况,来生才能报应;可能要几十、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生才能受报,又有定业和不定业,是必然要受报的,是说这种报应没有一定,我们怎样去区分定业和不定业呢,也可能不会遭受果报,也从忏不忏悔说明,你做了某件对不起人家的事,要是你不感到惭愧、内疚、自责,一点悔改的心都没有。....
2023-07-04
济群法师:忏悔业障是重要的修行

佛塔的含义和起源

佛塔,  佛塔亦称宝塔“(曲登),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译,还有称为浮屠“佛塔是佛教的象征。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遍布我国南北东西的上万座佛塔,  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我国以前,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佛图“浮屠“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
2023-07-04
佛塔的含义和起源

希阿荣博堪布:佛法更重出世间一面

您说,戒、定、慧在佛教中称为三无漏学,由戒生定,依此而断烦恼。理论上说,戒、定、慧有个先后顺序,这是便于解释其内在关系,而实践中并没有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再定。在较深刻的层面上。戒定慧一体无二,清净持戒,便是定。便是慧,定,便在戒中。无漏智慧显发出来。便无时无地不在戒、定“认为随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领受佛陀教法的真谛。这是对佛法修行莫大的误解。....
2023-07-04
希阿荣博堪布:佛法更重出世间一面

看不懂佛经怎么办

刚晓法师:  问,现在人看经典,有语言障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好不好....
2023-07-04
看不懂佛经怎么办

做事风风火火的人如何禅修

做事风风火火的人如何禅修?做事也容易风风火火,该怎样去修禅更好一些呢?我觉得你的个性问题蛮像我的——“这也不妨碍我最后做一个开心的和尚,  你要自己真正找到让你安心的方法。修行就是转变身心气质,身心气质一转变。你看佛陀十大高徒也是有性情特别懒和拖沓的。也有性情特别急躁的,也有性情像猴子一样的,也有性情笨的不得了的,罗汉是没有一样的,哪种性情都适合来学习佛法,一个好的老师不是千篇一律的教法。....
2023-07-04
做事风风火火的人如何禅修

禅坐会走火入魔吗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走火”什么是,入魔“....
2023-07-04
禅坐会走火入魔吗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身旁没有人照料起居:有一天你也需要四处去行脚,若是病了也需要有人照顾。师父的意思是要我去照料那位病和尚”也帮忙清洗打理那位行脚僧的衣食、汤药和大小便器,我觉得这份多出来的工作很讨厌,但是后来慢慢得到助人为善的乐趣,只要愿意奉献、学习,人生很快就在蹉跎中逝去。因此他希望我也能出力帮忙。只想玩不想帮忙,在草地上被放养的牛不久就会被人杀来当食物吃,但那些帮农夫辛勤耕田的牛,人们会说它们是人的伙伴。....
2023-07-04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学佛者有哪些大忌

  问?学佛者有哪些大忌....
2023-07-04
学佛者有哪些大忌

持咒时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无效呢

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无效呢?如果能依据最准确的梵文咒音诵持,  在准确发音及信心这二者之间抉择,信心绝对是较发音正确来得更为重要。如果对师长的教授及修持的法门有所怀疑,衲并非说正确的发音并不重要,对咒及师长的教授之信心才是成就的关键,发音是否完美正确只是次要的因素而已。他一边持普巴金刚的真言,萨迦派五祖之一)遇上了固青达查华。在讨论修持之对谈中,大师指出这位行者专修的真言发音有误。....
2023-07-04
持咒时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无效呢

听经可不可以躺着听

讲经的人坐在那里讲:人家看到你听经这么样恭敬,念念当中都要想着,  这是损坏佛法形象。让一般人特别是初学的人看到这个现象,对佛法不会生恭敬心,是叫人不会生起诚敬心。因不习惯端身正坐而放弃听经,让他真正欢喜学习后自然生起恭敬心。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常讲。要把这些道理讲给他听“如果说只想了解佛教是什么,真正要得到佛法、佛教里面所说的真实利益。一切法都是从恭敬中学,你是不是真的肯学。我们现在讲敬业。....
2023-07-04
听经可不可以躺着听

星云大师:人间因缘很重要

世间上可看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不喜欢看「因缘」呢?也不太觉得钱有什么了不起。乃至现前看到的一段人事因缘,贫僧又慢慢感觉到,所谓「眼耳鼻舌身」对应的「色声香味触」都不究竟,这个世间没有东西是我的,但也很慈悲的教导我说:实在内心不能一看。甚至比喜欢看财、看色还要更丑陋,  后来又得到老师慈悲的开示,你可以用因缘明理去除无明愚痴,对社会、对人生、对五欲六尘的看法又有所不同。....
2023-07-04
星云大师:人间因缘很重要

佛门敲钟的含义

佛门敲钟的含义,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愿成佛,度众生。  佛寺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不紧不慢再敲18下,象征一年轮回,人有108种烦恼,钟鸣108响,以尽除人间烦恼,  钟声深沉、洪亮、绵长。形大体重的钟基频低。使钟声深沉绵长,用加入锡的青铜制钟比黄铜和铁制钟声音青脆。钟的下部和钟唇加厚外张。使声音向外辐射能力强,就会使钟声洪亮,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钟的钟声。....
2023-07-04
佛门敲钟的含义

为什么我们记不起前世之事

为什么我们对于前世过往的事却没有一点记忆呢:人生真是苦,什么使我们忘却过去、愚痴颠倒”人在投胎之前一旦喝了,就会忘掉过去的种种”灵魂投胎前要经过酷热的沙漠。对于过去生中的点点滴滴将遗忘尽净”人在投胎时所经过的河叫做。对于前生往事奈何再也思忆不起来了“人之所以会忘掉过去的事,下一期再投生前的精灵“唯有母亲的子宫以及佛陀的金刚座不能穿过”短暂者仅仅二七日或三七日便去受生轮回。....
2023-07-04
为什么我们记不起前世之事

佛教如何看神通与感应

经常的原因是有人说佛有神通,有神通你才能够听得到。众生因无明而造业,当年佛用神通带难陀去游历天国与地狱。为何现在罕有诸佛菩萨示现神通?而让无明众生了知前生后世,末学身边的很多亲友都说没有亲见诸佛菩萨所讲的地狱天堂、神通。佛菩萨示现神通,神通只是修行的副产品,社会上又有很多关于菩萨显灵的报导,观音菩萨既然可以偶尔示现,让众生眼见为实?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奈何众生无缘难度。....
2023-07-04
佛教如何看神通与感应

为什么佛陀故乡会遭灾

还是地震了——佛陀从不以张扬法力而忽视业力,他没有宣布过自己和故乡是 灾难无损和人为消费不坏的存在,佛陀是无常的真正觉悟者:佛教的信仰首先充分承认业力的作用、遵循因果的规律,佛陀没有用神通力量去阻拦和改 变这一切的发生。从来不惜以故乡的苦难作为对大众的无常警策,更以释迦族被灭族而开示因果无常,佛陀从不因对故乡与自身的偏爱而不去直面无常。还是地震了——佛陀从不以张扬法力而忽视业力。....
2023-07-04
为什么佛陀故乡会遭灾

圣严法师:如何化解当下情绪

  文/圣严法师“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p....
2023-07-04
圣严法师:如何化解当下情绪

详解佛教皈依仪轨

是说佛法广大无边,  因为佛教是由佛、法、僧三要素构成的,皈依佛教也可以说是皈依佛、法、僧,佛教认为佛、法、僧为,三皈依“准备皈依三宝的善男信女们集合,顶礼三拜、问讯,法师升座、拈香、敛衣而坐。顶礼三拜。随同为首者行顶礼,开始给受三皈依者简单讲解佛理、佛法的难得。问受三皈依的善男信女们能否理解,受皈依者各称自己的法名?和尚随起座拈香、合掌?教授皈依者念。弟子XX、一心奉请。受皈依者仍继续长跪。....
2023-07-04
详解佛教皈依仪轨

星云大师:我解决困难的方法

经常信徒、朋友都会问我?  回忆起贫僧自二十岁离开佛教学院以后,也没有觉得什么是严重的问题,说没有困难,甚至靠法律、道义帮忙解决问题的,  贫僧一生不曾送过官员红包。原本发心要办僧侣救护队,忽然听说要移到台湾训练。说不想组织救护队了?僧侣救护队虽然因缘没有成就,遇到吴伯雄的父亲吴鸿麟老先生,解决了我居留台湾的困难。怀疑佛教徒为大陆共产党工作,在许多正义之士自动出面为我们奔波呼救下。....
2023-07-04
星云大师:我解决困难的方法

圣严法师:开启幸福的密码

  健康、内心(p....
2023-07-04
圣严法师:开启幸福的密码

达真堪布:慈悲众生先要善待家人

慈悲众生,先要善待家人,  如果没有破除我执,没有去掉我爱,无论我们为父母、为儿女付出多少,自私自利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心净了,所做的一切都是善事,只会有善报,不会有恶报,即使你为父母、儿女付出再多也都是恶业,不是不让你生孩子,也不是不让你照顾父母,抚养儿女,  我们都是信佛、学佛的人”最起码也要相信轮回,相信因果。你为什么那么爱父母、爱儿女,父母?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儿女”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父母。....
2023-07-04
达真堪布:慈悲众生先要善待家人

弘一法师:如何改变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极粗显易知之习惯。即觉知自己恶习惯太重,颇思尽力对治,不敢任情适意,但自愧恶习太重。更愿有缘诸道侣。亦皆奋袂兴起。颇注意于改正习惯,今愿述其往事,但诸公欲自改其习惯。余今所述者、特为诸公作参考耳,故改正甚易,每日除听讲、研究、抄写、及随寺众课诵外。出家人每喜聚众闲谈,或经行、或端坐、若默诵佛号、若朗读经文、若默然摄念,....
2023-07-04

佛教闭关的意义

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乃有闭关学道之事。专心修持某一法门,天台宗祖师们编撰的忏法、仪轨。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有人愿意闭关修行。....
2023-07-04
佛教闭关的意义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但是慈悲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男女之爱和朋友之爱则可能是有条件,佛法是要从基础的爱来引导至无我的慈悲,众生不可能无我。因此要教导众生从有我的爱而渐渐进入无我的慈悲,佛教不能一开始就叫人离开感情生活。  至于佛教徒应如何处理感情问题呢。家庭的基础从伦理上说是亲子之情。佛法目的不外为教化世间凡夫,诱导凡夫将矛盾化为和谐,就可使凡夫的情感从混乱变为条理。....
2023-07-04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