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的基本礼仪

南传佛教的基本礼仪,  佛教有它的礼仪方式,其中有些是直接由佛陀时代留传下来的。有些是参照当地民俗礼仪而制定,遵行礼仪可广植善根。并非只是作作样子而已,在此简介南传佛教礼仪。使台湾南传佛徒有可依循的参考  ....
2023-07-04
南传佛教的基本礼仪

如孝法师:复杂的事情简单办

如孝法师:复杂的事情简单办,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问题会集中爆发,可是因为我们对每件事情的感觉不一样,就会重点培养某一件事情,所以去掉自己的关注点让一切问题都(p....
2023-07-04
如孝法师:复杂的事情简单办

绍云长老:没有妄念才能入道

没有妄念才能入道,真正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如《普贤行愿品》里所讲;我们修学佛法离不开修证”就是外面一切攀缘的事情“是指对于妄想你不搭理。没有妄念,不可离当下觉照这一念。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往往因为烦恼业障较重”总觉得自己修持还不够精进“你想一点烦恼没有,一点妄想没有。这就需要你对佛教的理论有所了解。还要对佛法教义有所了解,这指的是要对自己善根福德因缘的深浅有数。....
2023-07-04
绍云长老:没有妄念才能入道

如孝法师:禅修让我们找回生命的弹性

如孝法师:禅修让我们找回生命的弹性:  1禅修的准备。调整坐姿、呼吸、心,  我们今天系统地讲讲禅修该如何修,  调整坐姿,调整呼吸,调整心。这是禅修的三个前期准备动作,一定要做到位。接下来把注意力和呼吸合二为一,锻炼专注,这个时候你难免会有念头生起,它切断了你的功夫,所以你要不断地回来。保持着足够的耐心,让心去培养身心的和谐,  所谓的身,就是中枢神经的反应区(人中),所谓的心就是你的注意力。....
2023-07-04
如孝法师:禅修让我们找回生命的弹性

济群法师:今生最大的福报是什么

我们有幸得到人身,是今生所能拥有的最大福报。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p....
2023-07-04
济群法师:今生最大的福报是什么

什么是五乘佛法

  可以运载人到果地的教法,在佛的教义中大致可分为五种层次,乘五戒之行法,乘十善之行法,乘四谛之行法,而到达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而证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到于佛果者。五乘佛法每一个阶层,凡是利益众生的事业,就是善业;凡是利益自己的事业,就是恶业。佛法和世间法的目的不一样,佛法的目的是要成佛,而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却轮回在六道里,是因为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佛是觉悟而没有我执的。....
2023-07-04
什么是五乘佛法

佛法在生活中的基本应用

菊(图:龙泉论坛):  网友?怎么去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2023-07-04
佛法在生活中的基本应用

东初老人:在家与出家比较

决不会贪念世间一切五欲乐。横竖不可不充毒蛇饵食啊。卽要想主义能够脱离种种绝命的危机。这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段显出家犹如脱险喻,往昔陀罗国有一妙得彼岸菩萨。不能再作领导商人入海取宝的事业。但有一回竟仍然有个商人哀求菩萨同去取宝。菩萨因商人苦苦哀求。菩萨当时告诸商人。菩萨总教赶紧想法取宝回来。这时众诸商人皆惊怖起来。因为这海是众生业力为增上缘。当时一千余商人听到妙得菩萨的话。....
2023-07-04
东初老人:在家与出家比较

诵经的十二个步骤

诵经,  文/净慧长老。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
2023-07-04
诵经的十二个步骤

准提菩萨与准提神咒

  准提菩萨圣诞在农历三月十六。....
2023-07-04
准提菩萨与准提神咒

如孝法师:你的心决定了你的世界

如孝法师,  人的一生当中,自己能够对自己感到很满意,很知足,很幸福。这是很难得的事情,你看我们一生纷纷扰扰,实际上很多事都不由自己,人生并不如它表面那样的冠冕堂皇。其背后的心酸只有自己明了....
2023-07-04
如孝法师:你的心决定了你的世界

文殊菩萨身世与净土行愿

文殊菩萨身世与净土行愿,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称为‘(p....
2023-07-04
文殊菩萨身世与净土行愿

星云大师:为何大家都叫我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大概贫僧六十岁左右。还在佛学院担任院长,许多跟我出家的徒众,慢慢地因为读到硕士、博士,回到学院里教书。因此也被称为老师、法师,忽然接到传话。说西山的学院有找院长的电话,从东山走到西山。赶忙去接听,拿起话筒说“我是院长星云。我跟对方说?这里是丛林学院?我不是找丛林学院的院长,我是找育幼院的院长。育幼院的院长姓萧:我们从育幼院把她叫来,加上经常要找和。发音相近的某某法师:....
2023-07-04
星云大师:为何大家都叫我星云大师

如孝法师:如何学会活在当下

如孝法师:如何学会活在当下,  人被记忆摧残;总是活在过去,人被概念所误。总是憧憬未来,所以。我们永远没有活在当下....
2023-07-04
如孝法师:如何学会活在当下

星云大师:我一直生活在众中

儿童班、学生会、歌咏队、弘法团、文艺班、补习班……还有念佛会的老少信徒,每天都离开不了和群众一起生活。是贫僧在什麽地方都离开不了的情况,在团体中生活就是出家做和尚,  承蒙南怀谨先生在佛光山说,中间有大雄宝殿以及信徒来往食宿的朝山会舘。没有想到、也觉得没有必要建设独居的住所,所以佛光山就为各类人士举办不同的活动。我们曾为年长者举办老人夏令营、冬令营以及独居老人餐会,徒众都知道我不喜欢延寿。....
2023-07-04
星云大师:我一直生活在众中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因为佛法主张离欲、无所求、无所依、无所执著才是解脱;也就无须求取加持或给予加持。虽然以知识能够理解无求、无欲的解脱境界才是究竟自在;就会自然而然期待外力的支援、神力的加持、佛菩萨的救济。加持虽非佛法的究竟,并不否定和反对加持的信仰和作用。愿力强的人能够以发愿心感通诸佛菩萨以及护法龙天的护持和救济;所谓神力的加持,可由加持力来缓和、缓冲当面的压力和冲击,加持力属于他力而非自力。....
2023-07-04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如孝法师:你还要让生命沉沦多久

如孝法师:你打算让自己的生命沉沦多久?  我们每个人的品质都有善有恶,按照佛教的观点,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善的心理有11种,而烦恼,也就是恶的、贪嗔痴的、自我的,显现出来的有26种。....
2023-07-04
如孝法师:你还要让生命沉沦多久

如孝法师:不知孝者不足以为人

不知孝者不足以为人,地藏王菩萨为了报母亲的恩,在和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探讨孝道问题的时候说了很多现象?最后总结性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起心动念无非是业”释迦牟尼佛母亲的心情非常沉重,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如大海,如果我们管不好自己的起心动念,就好像我们自己不行善业。走在了父母的前面,这就是不孝,圆悟克勤禅师和宋理宗有一段对话可以用来阐述何为孝。宋理宗前来请问佛法。作为皇帝看到的人间万象非常多。....
2023-07-04
如孝法师:不知孝者不足以为人

为什么不可以躺着看经书

读经书的小和尚:也不要这样子(上人做各种姿势),不应该对着佛还这么很懒惰的,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坐到那个地方。《金刚经》上不说。他就看见那个相片公然就有个人走出来,念一遍也记不住,念两遍忘得更快了,我没念的时候!这佛法怎么还害人的呢“佛法是叫人生善根!因为你对佛法不恭敬,要毕恭毕敬地这么听经;阿难也在旁边。那你就不愁不开悟了,还没开悟呢:我现在听“就会开悟了,你怎么知道阿难没开悟。....
2023-07-04
为什么不可以躺着看经书

星云大师:尼泊尔地震祈愿文

您可曾听到苦难众生的呼号?您可曾看到亲人离散的惨痛?那是人间地狱发出的哀嚎!那是娑婆浩劫传出的声音!多少人身陷灾区中,无法出离;他们多么需要救难人员及时来到!他们多么需要佛陀您加持与庇护!都在寻觅安全的依怙。祈求您的加被让他们生者消灾免难,让他们亡者往生佛国,请求您让他们都能体悟,现实的家园会有成住坏空,自己的本性才能永恒安住;也会有生离死别,请求您庇佑劫后余生的人们,赐给他们再生的信心。....
2023-07-04
星云大师:尼泊尔地震祈愿文

惟觉长老: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惟觉长老 (图片来源:  佛法说人生有八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有受、想、行、识。每个人都受色、受、想、行、识的影响,  远离尘劳 定心禅修  一般的年轻人在放假期间通常去逛街、看电影、游山玩水,回来后却感到一身的疲劳。是我们这念心达到无念、无住、无为、无想的境界,白天的妄想太多,晚上作梦太多。因为作梦就没有休息,禅修就是告诉我们要大休大歇,一般人说是充电,所想所作就不是清净的智慧。....
2023-07-04
惟觉长老: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简易的佛门礼仪

有些营员却是刚开始接触佛教,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皈依共修和听佛学讲座时:最好先把要紧的事情提前处理好,是否应该先烧香,进大雄宝殿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走正门的:从左边门边进门就先迈左腿进去,从右边门边进门就先迈右腿进去,听说在寺院里迈门槛应该:可以当面请问出家师父的法名吗“是否应该跟每位路遇的出家人打招呼:见到任何出家人都要恭敬合掌以表示问候”跟不认识的法师仅仅合掌表示问候即可。....
2023-07-04
简易的佛门礼仪

梦参长老:发心与行道

怎么样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欲望.现在经常听到的就是如何发财,拜拜佛希望苦难消除,就说佛法不灵。这是根本没有理解佛法人,你要是学到了这种觉悟的方法,就知道这个苦难是自己造的。过去生可能做了很多错事,也做过很多对不起人的事情,处理的方法就会不同,  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有了智慧你的目的(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了?你发心的时候要走这条道,都会把你带向烦恼,你不要去三恶道,其它的道都不要走。....
2023-07-04
梦参长老:发心与行道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穷尽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换来的却只是白发苍苍和一声声的唏嘘,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幸福的真谛。  虽然财富、健康、名位、权势都是一般人所喜爱的,但这些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真谛应该是“(p....
2023-07-04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佛法住世期到底有多长

拿当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来讲,谓在佛法的流传史上,释迦法灭尽,汉地还有些法师说,世界上公认的是《俱舍论》的观点,佛法住世总共五千年,其实又叫普贤密意圣教。因为普贤如来的报身雪海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刚好对准普贤如来幻化的毗卢遮那佛之心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因此得名。第一个五百年得阿罗汉果的最多。(有些法师认为现在已过了形象期,还是《俱舍论》的说法比较对。那时听法后获得圣果特别快。....
2023-07-04
佛法住世期到底有多长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