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心中为什么还要皈依

  如果没有受皈依的戒律,造作了恶业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自己也会得到恶果感受苦痛。但佛陀让我们不要去伤害众生,约束你不要去贪婪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真正要做一个佛弟子,皈依的戒律,是别解脱戒里最基础的戒律,而所有戒律的基础就是皈依。我们也愿意追随佛陀去闻思修佛法,我们才能从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佛陀为了让弟子能够从险恶痛苦的轮回中脱离,慈悲善巧地通过戒律之方式来保护弟子。守戒。....
2023-07-04
佛在心中为什么还要皈依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做生意不能说实话,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佛教徒可以从事股票投资、放利息、房地产买卖等活动吗,佛教徒可以做粮食饲料等的买卖吗?佛陀释迦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做生意是说谎而骗人上当的行为。身为佛教徒如果还会让人担心我们用欺骗手段以招徕顾客,但也有类似的行业却以老少无欺、不二价为号召的。....
2023-07-04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延参法师:生命比股价更可贵

股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的话题刷了屏,简直刷到人眼晕就连我们(p....
2023-07-04
延参法师:生命比股价更可贵

什么是佛教的卫塞节

国际佛教团体世界佛教联谊会(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W.F.B.)在斯里兰卡的首届会议中,通过了庆祝卫塞节的决定,并请求各国政府领袖,为其国内多数或少数的佛教徒的存在,作出行动将五月的月圆之日定作公众假期。以纪念佛陀-他在全世界上是被誉为人类的最大利益者之一。卫塞节(或内容相类似的节日)的传统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多个世纪。....
2023-07-04
什么是佛教的卫塞节

如孝法师:身教胜于言教

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身教大于言教,在佛法的外相上不能执着,家长过严的要求相当于刻舟求剑。  中国古代最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不太限制孩子的行为,父母给孩子童年种过的一些善根,在孩子有了人生历练以后。教育孩子多读些儒家的经典,  儒家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比较贴近,首先还是先帮孩子打好根基,让小孩的心保持自由而不失去慈悲。我很反对父母对小孩大声大语或者体罚。父母一定要养护孩子的慈悲心。....
2023-07-04
如孝法师:身教胜于言教

观音法门与观音十二大愿

  农历二月十九日,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日,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  观世音菩萨具有(p....
2023-07-04
观音法门与观音十二大愿

星云大师:我简单的管理学

家父是单传,据说他出生二十八天,我的祖父就去世了。我的寡祖母也去世,只剩他孤苦零丁一个人。我出家的生活就和他的单传一样,出家人都有同门、同宗,济济多士,但我的师父和我的师兄都早逝,尤其我人又来到台湾,更加的孤单一人。  感谢因缘际会,开创佛光山之后,出家的弟子就有一千三百人,还有入道的教士、师姑百人。台湾的寺庙都很小,有了这么一个像丛林的大寺,就经常有人来追问我怎样管理?贫僧没有学过管理。....
2023-07-04
星云大师:我简单的管理学

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

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须弥山为日月环绕的中心,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是佛教学中的谜,仅是假用传说来阐明佛法,传说中的须弥山或有或无,不是佛陀所要阐明的目的,乃是利用须弥山的传说而阐明觉世济民的佛法,那该是指太阳系或恒星系了,地球等九大行星。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围。是由一个须弥山至色界的梵天,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围。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只是一个大千世界而已,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
2023-07-04
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跟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众生广结善缘,是由于因果观念受到民间信仰的影响而产生的误解,就应该再来结为夫妇,都有三世夫妻七世夫妻等的说法。男女之间的关系既然有恩有怨。只有恩而没有怨的夫妇是很少的”岂只是三世夫妻七世姻缘,如果把违背社会伦理的男女关系称为了缘,佛法说应结善缘而了恶业,凡是易于产生恶业后果的任何因缘,不正当的、非分的、为社会伦理所不许的男女关系”都应视为冤家相逢、恶业显前,应该相信了业的观念。....
2023-07-04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如孝法师: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杀生,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了杀死对方的心,杀缘指的是拿起东西去杀人,把行动落实在方法上,不仅是指拿起刀杀,随喜杀。就像量刑一样——如果被杀的人死了就犯了杀戒;如果你动了杀心,但是这个人没有死,  游戏中杀人虽不足以让你失去人身,却会在你的意识层面留下种子。这些种子像毛毛细雨,最后闭上眼睛去禅坐,脑子里全都是杀杀杀……所以,看到的幻境都是恐惧的。....
2023-07-04
如孝法师: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太虚大师:谈梦的来源及意义

花梦(图:龙泉论坛)“  文/太虚一、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梦既不是前五识,也不是末那及阿赖耶两识,乃是第六意识在睡眠时的心心所相应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梦,所以梦是睡眠相应的第六意识心心所。而与他识无关,在第六意识有有漏无漏之分,在诸佛圣人的意识是无漏的在(p....
2023-07-04
太虚大师:谈梦的来源及意义

菩提萨埵怎么讲

菩提是觉,菩萨,便是觉有情。菩萨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绝对不能称为菩萨。  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分,众生要成佛,「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的圣位菩萨,依《菩萨璎珞本业经》,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妙觉菩萨就是佛。....
2023-07-04
菩提萨埵怎么讲

放下屠刀真可以立地成佛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
2023-07-04
放下屠刀真可以立地成佛吗

圣严法师:和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以这种心情来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忧虑、担心、恐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常会使我们的肌肉和心情紧张,要练习放松心情,把生活当成趣味的工作,把工作当作趣味的生活”感觉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心情上自然会比较放松,就不会紧张,也就没有压力了,也会让自己感受到压力,但要学习如何放松地面对。....
2023-07-04
圣严法师:和压力说再见

如瑞法师:什么才是真供养

什么才是真供养?诸供养中,物品呀来供养,用种种钱财来供养的这个福报,求受皈依的功德大!财的供养是有形有相的。我们来供养三宝,储存了我们坚固不坏的功德法财。就是不单单外财的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非以财宝、饮食、衣服名真供养。就说不是用财宝、饮食、衣服这些供养叫作真供养。那为什么这不是真供养呢?说诸供养中,因为如来恭敬尊重法的缘故。众生才知道恭敬三宝,所以如来恭敬尊重法故。....
2023-07-04
如瑞法师:什么才是真供养

金刚念诵的具体方法

  念咒的一个关键就是不能用嘴吸气,  金刚念诵是一种最高的气功修炼法,换气时务必把嘴巴闭起来。等气满了再跟大家念诵,而吸气的时候只用心默念就好了。念到必须换气了,再用鼻子吸气,  一口气一口气配合呼吸的气来念。这样无形中身体内部也在呼吸;念到这一口气实在接不上了。把嘴巴闭起来不要吸气,吸气充满了再开始念,正确念佛的方法是念兹在兹,金刚念诵要念到把自己的身心融到”嘴唇微微动也无妨。....
2023-07-04
金刚念诵的具体方法

一行禅师:幸福地活在当下

假如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五蕴皆空。这张纸的孤立存在空了“它必须与所有其它事物互为缘起”你会发现空的本质“虚妄是由相产生的,所以我们的修行要超越相。此时我们必须以无相之钥,不要试图通过相来把握实相?如果你能看到诸相无相的本质,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如来呢?不可以用名相来见如来:相或标志决不能等同于实相本身。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理解事物。我们被自己的思想范畴束缚住了?尤其是被我、人、众生、寿者的观念束缚住了。....
2023-07-04
一行禅师:幸福地活在当下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无限的称呼。依报“后者是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的个体”现在说的法界”正显出法界无限的意思,一地狱法界。七声闻法界,八缘觉法界,六凡法界的众生随他所做的善业”就是指的六凡法界的众生,四圣法界的众生:虽然佛、菩萨、缘觉、声闻、修证的程度有高低的不等。所以总名四圣法界,  这十法界的差别,应观法界性。十法界不是什么上帝创造的,  我们现在起了一念极恶的心?就是创造地狱法界的动力:....
2023-07-04
佛教的十法界观

明贤法师: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然而关于释尊的寿量。在拘尸那迦入灭的是释尊的化身“化身出现于世间是缘毕即灭,释尊的寿量是有限的,释尊可以自由地舍寿与留寿。释尊入灭前三个月,如果有人善巧修习四神足而得到成就“如来是修习四神足成就的。阿难尊者当时默然了。佛又反复说了两遍”但阿难的心为魔所遮蔽,  对于释尊的舍寿与留寿,说佛本当随顺当时世界“八十岁进入涅槃其实是舍去了四十或二十年的“而佛最后入灭前的三个月又是留“....
2023-07-04
明贤法师: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圣严法师:凡事恰到好处最好

  悭吝会让我们不得人缘、失去朋友。包括名位、财产和权力等都是一样。而不要自己独享,有很多名人就是怕被人利用,像有时别人只不过是希望能借助你的名气来推广某一个活动,代表你也赞成这件事情,你可能仍然不愿意借给他用,我们要爱惜羽毛,不要让人假借你的名去做坏事,请求的人也没有什么问题,发现对方或是事情本身有点争议性,否则恐怕会惹很多麻烦,别人会怀疑你怎么会和那种人牵扯在一起,进而猜测你们也许是合伙人。....
2023-07-04
圣严法师:凡事恰到好处最好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内,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或者是凡圣同居土,不是佛的实报土。主张以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所成的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凡夫若无法从有相的修行实证无相而进入实报土,也可因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进入佛的实报土;只是若尚未证入实相而直生阿弥佛陀的实报土,亦即在无相的报土。....
2023-07-04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佛像是不是要开光才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  。....
2023-07-04
佛像是不是要开光才灵验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

观世音菩萨,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玄奘认为含”观照纵任,之意。即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自在”意为众生所见之主,所以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可见於《般若心经》,太虚大师认为。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洞彻世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达到,观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难,(p。....
2023-07-04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

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


文/希热多吉居士
在各种关于佛教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记者朋友们将佛教寺院称为“寺庙”的,有时候和一些居士聊天,也经常能听到他们说:“我哪天哪天去庙里烧香去....
2023-07-04
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

理海法师:微信中有因果

理海法师:微信中有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我们在使用微信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2023-07-04
理海法师:微信中有因果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