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业与别业是什么
共业与别业是什么?就是由大众行为所共同造作。一个社会就有一个社会之共业,一个国家就有一个国家之共业,一乡镇有一乡镇之共业,善者感召善之共业。恶者感召恶之共业,在云林县东势乡失事坠机,运载十八位保国卫民之军人,在这一次空难中全部罹难,这叫做共业, 国家富强有国家富强之共业。国家穷弱有国家穷弱之共业?就是参与大众行为共同造作,在共同造作中有轻重、有深浅,因此感召之果报也同样有轻重之别。....
2023-07-05

佛学常识:持往生咒的功德
往生咒, 一.《往生咒》正确全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顾名思义:此咒包含两种意义与功效。「拔一切业障根本」与「得生净土」, 二.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经典中;原来也很少有咒语,而约于公元440年译出的《往生咒》的出现,其实在净土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修行者开始使用咒语,且自只对来生利益的追寻(得生净土)。转向也兼顾现世利益的获得「拔一切业障根本」 三.由于....
2023-07-05

星云大师:婆媳之道如跳探戈进退有度
婆媳问题似乎已经是国民问题。很少有家庭不为婆媳关系而烦恼的,如同拉响生活的警报:婆媳之间真的很难处,婆媳关系比夫妻关系更不容易把握。甚至婆媳关系还直接影响到了婚姻的基础,如何才能让婆媳关系变得和谐呢: 星云大师妙语为您分享,婆媳之间的关系如同跳探戈,当婆媳之间意见分歧时?母女之间的问题比较少。婆媳之间的问题比较多:婆婆叫媳妇包粽子,现代媳妇不会包粽子。但是婆婆的话不能不听,当在煮粽子的时候。....
2023-07-05

关于做烟供的开示
关于做烟供的开示,我们在修法过程中,找不到原因地这里痛、那里痛,天天烦恼很多,不开心、不快乐。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过去世欠债太多。冤亲债主业力果报呈现的缘故,很多人做完烟供回向给冤亲债主以后,心里马上很清净,工作更省力。身体更健康,做烟供能让很多业障病很快痊愈,世间的愿望顺利如意。未来世永远不会缺少食物,能迅速遣除修法过程中的违缘障碍,得天、龙族、地神及护法等支持保护。....
2023-07-05

去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大众到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大多数人都缺乏正确的上香常识, 因此才会被种种误导,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也能转告自己的家人, 改正错误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寺院朝礼观念。 首先, 例举几种错误的上香方式:....
2023-07-05

在家居士为何不可以释为姓
在东晋以前出家人的姓氏比较多”支娄迦谶、支道林、支遁、支谦等(此是月支国人)。安世高、安玄(此是安息国人),也有以三宝名字作为姓,僧伽提婆、僧伽难提(僧伽简称僧),如中国最早出家的严佛调、第一个受戒的朱士行等,还有最多的是跟师父姓: 当时出家人的姓氏比较混乱,道安大师发现原来出家人的姓氏太过混乱;即姓释,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自称释迦弟子,依师为姓。....
2023-07-05

为什么不可以躺着看经
也不要这样子(上人做各种姿势),不应该对着佛还这么很懒惰的,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坐到那个地方。《金刚经》上不说。他就看见那个相片公然就有个人走出来,没开智慧,念一遍也记不住,念两遍忘得更快了,我没念的时候!这佛法怎么还害人的呢“佛法是叫人生善根!因为你对佛法不恭敬,要毕恭毕敬地这么听经;阿难也在旁边。那你就不愁不开悟了,还没开悟呢:我现在听“就会开悟了,你怎么知道阿难没开悟。....
2023-07-05

如何观照
因此产生烦恼,以下介绍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一、以不净观对治贪欲:我们的贪欲是怎么生起的?爱情会带给你负担、烦恼,你的贪美、贪爱、贪财之心就会减少了, 二、以慈悲观对治瞋恨。瞋恨心也是来自贪爱,人一有了贪爱之心,就会生起瞋恨心,我就不会瞋恨你了,人类由于不明白世间上的事物:执着于我的亲人、我的财富、我的身体。产生了无明、烦恼,这就是愚痴,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 五、以念佛观对治烦恼。....
2023-07-05

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重要开示
对持咒的六点重要开示,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 二、持咒应作为念佛的助行。亦非不可持咒。与弥陀宏誓大愿,若知自是具缚凡夫,方知净土一法。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四、持咒不可求神通,若妄意欲求神通。夫欲得神通。得道则神通自具,而唯求乎通,故诸佛诸祖, 五、勿以持咒作法。但以持咒助修净业,而非汝等分上事。尚急急欲收。(复永嘉某居士书五),谓此略文为非,皆生疑心,谓为未合佛意。....
2023-07-05

什么叫做皈依及皈依要注意什么
所谓内道、外道之差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三宝指佛、法、僧,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皈依三宝是成佛的开始,今天我们有来进入皈依三宝,中士道的皈依是指声 闻众与阿罗汉们的皈依心态而言。他们的心态是为自己今生能自六道轮回的痛苦中解脱、得到安乐而求皈依,而且是为 了利益所有一切众生而皈依。所有的佛教徒外面的皈依都是一样的,就是皈依三宝。你们以前皈依过小乘师父的。....
2023-07-05

念诵心咒窍诀及成就验相
出声念最易和本尊相应。出声念诵时应断以下六过,不能念诵时说闲话,念诵时一定要专一,心里明观圣尊身相,这样摄住六根就容易入三摩地,念咒才有巨大功德,夹杂绮语而念。就是不清净念诵:《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一比喻“以此说明不清净念诵的过失。掺杂绮语念一年,大家念诵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念四十万有清净无量业障的收获, 下面再讲修法的验相;一定会有业障清净的验相;业障清净会有这些验相;....
2023-07-05

佛的十个名号代表什么意思
佛的十个名号代表什么意思“是佛的十号之一:有位居士问我“如来佛和阿弥陀佛是不是不同?其实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药师如来”这每一尊佛的名字都叫,不是说单这一尊佛叫如来”另外一尊佛不叫如来。 佛有十个名号,呢“好象我们人有个名字”然后又有个别号?名字是自己尊长所用的,别号是一般(p。....
2023-07-05

什么是戒四别
什么是戒四别:受戒时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门,何谓戒法,即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众生之轨范,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梵语upasampanna)、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律法。因依此戒(梵语sila),得生诸禅定及灭苦之智慧, 何谓戒体。即戒之体性,指行者受戒后。亦即对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 何谓戒行。谓持戒之行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
2023-07-05

十二因缘法是什么
十二因缘法是什么,它阐释三世二重因果的观念:名色缘六入,我们生命盲目的力量还要去造业“这种无明造的业果就是”又缘心识——就是阿赖耶识,所以生命是由于物质和精神现象构成的。这个身心——这就入胎了。他六根就接触外面的六尘产生了一种识,就会产生一种觉受。或者乐受:或者不苦不乐之受,贪爱之心起来了“投生以后你再会败坏”又是无明的中阴身,借助这个神识又投胎,又进入名色、六入这个过程。这个神识投胎。....
2023-07-05

合十的意义与方法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 甚至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心浮气躁时。合十可以让我们(p。....
2023-07-05

什么是专修和杂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 衍慈法师答,佛法无边,菩提之道。无非是要令众生觉悟,乃至成佛。至于我们修行:如何辨别专修与杂修,引善导大师之开示,专修者包括身口意三业,身业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口业专门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信有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弥陀净土。不论行住坐卧,不离阿弥陀佛, 杂修者谓修多种法门、方法,虽有发愿往生,但也有人认为自己以一句佛号为专修。....
2023-07-05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世间的快乐是瞬间的,世间的痛苦是长久的。 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所以要求解脱生死,佛教是厌世的,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己出离,也要设法使得一切的众生都能出离,如人希望成佛,必须是更深入更扩大地入世。....
2023-07-05

木鱼的由来
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木鱼却是由佛教中转引过来的。它原是由汉传佛教创造并推广使用的法器,在佛教的典故中;在佛教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在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族里,被一条大鱼吞进了腹中。恰好薄拘罗的父亲买下了这条大鱼。正要用刀剖鱼的时候“他的父亲赶紧轻轻割开鱼腹,终于成为了释迦牟尼的弟子, 这个故事传到中国以后。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时:长者之子被后母陷害。....
2023-07-05

扎西德勒的深奥含义
扎西德勒的深奥含义,分享民族正能量, 藏族人非常喜欢说"扎西德勒"这一句,见面时说"扎西德勒",接电话时说"扎西德勒"。为亲朋好友祝贺时也说"扎西德勒"?"到底扎西德勒"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大家都知道"扎西德勒"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但是我想每一个用吉祥如意的人未必都懂得什么叫"吉祥如意",也许有人会说?难道仅是"吉祥如意"四个字有非常深奥的含义不成,确实有很深的意义。....
2023-07-05

佛教精华金刚乘十大超胜
而是对显密佛教教理博览精研的基础上得出的合乎科学的结论,除了那些处于佛教对立面的魔教信徒和对金刚乘怀有无明偏见的个别显宗学人而外。对涉足显密佛教教理的学者之中,即般若乘的学理和修道视为学修密乘的必备基础和前行的,这种显密合修的精神不但体现在教理理论上。而是三藏十二部佛经内容的分门别类的知识总汇“包括陈那和法称因明论著和印藏学者的注释学说”圣解脱军、贤解脱军、狮子贤等印度论师的般若经典释论”....
2023-07-05

佛教所说“地狱”有多少种
而且下面众生受苦的情形比人间监狱要苦上千倍万倍,即是第一根本地狱、第二近边地狱、第三孤独地狱,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叫地狱、炎热地狱、大热地狱、无间地狱。那些地狱是用各种铜铁刀剑火器等刑具来惩罚众生, 近边地狱是在八大地狱四周各设的十六个小地狱,里面大地狱套小地狱,到处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地狱。因此受苦众生走到哪里都是地狱,还得经受这周围十六小地狱的关卡。....
2023-07-05

听闻佛法有几种功德
听闻佛法有几种功德: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得涅槃,)这一偈颂就阐明了闻法的四种功德,由闻知诸法:能知道取舍法与非法”通达世出世间的一切知识:也足以说明听闻相当重要。既然世间学问对听闻尚且如此重视,那更为甚深的佛教教义,不听闻就更不能了知了。听闻佛教的许多经论后“不懂杀生的过患、行善的功德。至少不可以害众生等等,通过听闻佛法“由闻得涅槃。可对治烦恼而现前无我智慧:获得诸佛菩萨的圣果。....
2023-07-05

佛教如何解释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佛教认为富贵的正因和助缘分别是:施舍财物和把握机缘。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是导致富贵的一种助缘。假如过去没有布施,今生不管你怎么努力也是赚不到钱,人们不是亲眼见过许多做生意很卖力的商人,甚至还节俭到舍不得住在旅馆而睡在自己的货车里;也有做生意忙累到数天才洗一次澡的人。这是因为没有布施,没有种财富的正因, 也许有人认为赚不到钱是找错了职业”....
2023-07-05

怎么理解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
是加被,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萨的力量。任持是自己拿的力量, 。....
2023-07-05

供修曼茶罗的意义
也就是为了获得无上的智慧。因为我们要从轮回中寻求解脱,并且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度化众生,我们就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除了专门救度众生的菩萨以外,一般人都是不由自主地投胎于世、迫不得已地饱受病痛、无可奈何地衰弱变老。没有一个凡夫,却从来没有提出过足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解决这个千古之谜的方法也只能来源于佛教。以为这些方式就是解决生老病死的良方。与轮回的根源没有什么冲突和矛盾。要想彻底断除轮回。....
2023-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