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哪个寺

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哪个寺:  答,中国佛教第一间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洛阳当时是国都,所以国家把从西域迎来的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安排在鸿卢寺招待,‘寺’是汉朝政府办事的机构,皇帝直接管的有九个寺,寺的领导者叫卿。称为公卿,鸿卢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所以迎请来的大德高僧由鸿卢寺接待,后来想把两位师父常久的留在中国,鸿卢寺属于外事机构不能长久作招待所,为此皇帝下令从原来九个寺又增加一个。....
2023-06-28
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哪个寺

明勇法师:如何消除生活中的杂念

就能影响到一个人行善所能达到的程度?就是源于我们自心有染污的种子,起心动念,即会生成染污种子,这个种子在后来遇到相应的境界的时候,这是过去积累的染污的种子现行。就会对我们当下所做的事形成干扰,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行善的体验”对善的理解,对善的讲说也就不同;行善就会更圆满,行善的着眼点可能只在当前的一个小的利益上,对长远的利益恐怕就顾及不到。社会上提倡行善,各大宗教也宣传行善。....
2023-06-28
明勇法师:如何消除生活中的杂念

宣化上人:出家乃大丈夫事

出家乃是大丈夫事---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宣化上人开示,为什么出家一定要受苦呢,必定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才能成就金刚不坏身:出家是为著了生脱死,永不受轮回之苦,不要向苦投降,所以出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所以说‘出家乃是神圣的工作’。都是从苦行中得到悟境,没有一位祖师从享受中得到开悟,才能得到开悟的智慧,不可与佛道相违背,要摄心专意地用功,把心念摄收回来,不要教它向外奔驰。....
2023-06-28
宣化上人:出家乃大丈夫事

雍瑞法师:修行是否要到人多的地方磨练自己

修行是否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修,缘起性空”也就是说世间万法皆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一切法皆是依因缘相依相待的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只是世俗的假名安立而已。正如印顺导师《成佛之道》中所说:无常空无我;无常、无我之意甚深,执着一切法实有自性,正如印顺导师《中观今论》中所说,则必须对这缘起性空之理如理观察“彻底破除自性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世人生的苦迫。证得诸法实相”照见五蕴皆空,强烈的自性见影响下。....
2023-06-28
雍瑞法师:修行是否要到人多的地方磨练自己

佛学常识:什么是中道

简单的来说就是指导我们修行不落两边的一种智慧,也需要保持放松,警觉与放松。要有个度。哪个都不能过度,这个度就是中道,你在谈恋爱的时候当然要关注伴侣的感受,但这份关注要适度,假如你的关注过了度,就光顾着关注了,根本没法感受到恋爱的甜蜜与快乐,你会时时刻刻生活在紧张与担忧当中。害怕自己说错了哪句话、做错了哪件事会惹她讨厌,察觉不到她偶尔产生的忧郁、失落又会让她觉得自己不重视她。....
2023-06-28
佛学常识:什么是中道

圣严法师:你心墙高筑在防着什么呢

大家更是会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封闭的状态:害人之心不可有,  其实贼的意思就是会侵犯你、让你蒙受损失的人?或许连家里的兄弟姊妹都有可能是贼,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定会愈来愈远,要把这一道道的心墙拆除、把内在的心贼消弭,也就是贪欲、瞋恨、愚痴、骄傲及怀疑,少一分瞋恨;  倘若能把这五种烦恼心转化为慈悲、智慧的心。心中所设想的贼自然无所遁形,既不用担心自己会遭受排斥、受欺压,因为要和陌生人产生默契并不容易”....
2023-06-28
圣严法师:你心墙高筑在防着什么呢

大安法师: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钝功熏修 老实念佛“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你建立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老实念佛啊?  但我们往往就老实不了“但是很难做!我们念念都不老实,念念都想与众不同。  人的劣根性是喜新厌旧,这都是众生的习性,让他老实是很难的事情。是要有大智慧、大善根才能做得到的。或者说等他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能老实。  但是我们要从智慧的观照,从佛的开示里面。....
2023-06-28
大安法师: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为什么人们拜佛时都要轻微低头

经常拜佛,可以让你心得清净,增长智慧,增加福德。  1.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云垃圾蒙蔽,开发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乌云,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  低头时拉开颈椎各关节间隙,纠正颈椎,解除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脑脊髓的压迫。  2.为什么拜佛要头面贴地?  彻底放下“傲慢”....
2023-06-28
为什么人们拜佛时都要轻微低头

禅宗知识:八大执事

监院、知客、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僧值等八位“组成掌管丛林大事的十本人领导集团。寺庙管理委员会”在日常寺院管理上的权力仅次于方丈,不仅库房所属机构听从他的安排,而且寺院各堂口的工作也要接受他的督察,寺院各种执事若有难题,而他则向都监或方丈请教,掌管全寺内外日常事务和接待僧俗客人事宜。取僧众轮值之意。主要职责是代方丈管理检查僧众威仪,僧值每天必须带领僧众上殿课诵等。....
2023-06-28
禅宗知识:八大执事

略说佛教中的三种礼拜

略说佛教中的三种礼拜。  礼拜是后世佛弟子为表达对三世诸佛和一切佛教典籍的恭敬之心而行持的跪拜之礼,礼拜诸佛及经典有多种功德,虔诚礼拜可以消前世之业障?使人远离恶业多行善事,  在汉传佛教礼节中有三种礼拜。是因为人若诚心以身拜佛;口称佛号则口业清净。意虔诚向佛则感得意业清净,诸佛如来和历代祖师都劝诫世人忆佛、念佛、诚心拜佛。实则是真实希望苦海众生早日脱离轮回之苦。....
2023-06-28
略说佛教中的三种礼拜

佛陀为什么拒绝利用神通传道

来芒果园拜访佛陀,建议佛陀说“在大众面前展现神通,一定会更加地敬信世尊。我从来不教比丘们对任何在家人展现神通“还是再三地请求佛陀要比丘们为民众展现神通”以争取更多人敬信佛陀,方便佛陀与佛弟子们在这人口众多的城市弘扬佛法,并且说明为何不愿意以神通来宣扬佛法的理由,神足神通就是能变化出许多化身,我见过比丘能现无量神足神通,那位比丘就是依着这样的明咒而现无量神通的!并且拒绝以这样的目的展现神通。....
2023-06-28
佛陀为什么拒绝利用神通传道

如何分辨何为真何为妄

怎样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出什么是真:什么又是妄呢。处于顺境时;你会希望且觉得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东西,所以生起了贪心,处于逆境时,你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许多东西“的一切都生起了嗔心,不顺也不逆、生活不起波澜时。你容易变得愚痴。不懂得分辨取舍,这些都是妄念的标志。以个人偏见来看待事物?往往会生起妄心,真心是随缘任运的,它不以对立分别的眼光看待事物。不以概念来认知事物。....
2023-06-28
如何分辨何为真何为妄

净慧长老:为什么你就是开不了悟

人生学佛、修道、行善的机会就少掉一天。年轻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说无情岁月增中减,每个人都要有这种生命无常的意识,发起了生脱死、成就众生、修行菩提的决心,时时刻刻在觉照自己,在心态安定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觉受,会坚定我们修行的信心,会使我们的烦恼逐步减少。就是要使烦恼损之又损。使清净心、菩提心益之又益,如果在用功的时候没有杂念,妄念损之又损,才能够体会到心地上这种微细的变化。....
2023-06-28
净慧长老:为什么你就是开不了悟

延参法师: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  文/延参法师,  生活里的那些高低错落,悲欢历练,那些不如意的风雨总包围着生活,有时候甚至会用别人的错误对自己重复的折磨,懂得了善意,懂得了包容也就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p....
2023-06-28
延参法师: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

大安法师: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一法

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一法:能够让年轻的一代念佛!  年轻人有时候觉得念这句佛号很简单,更愿意多看些书!  比如将《印光法师文钞》给他看一看,我想很多年轻人看过后都要佩服了,文钞里面充满着种种学问;你再把《华严经》给他读一读。  不一定刚开始的时候就让他念佛。因为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想念佛号念出味道是很难的,哪怕一天就让他念一千声佛号,再不行你就让他以十念法念佛,就让他先花几分钟念。....
2023-06-28
大安法师: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一法

本焕长老:修行的关键自己要自觉用功

  佛法是(p....
2023-06-28
本焕长老:修行的关键自己要自觉用功

西方极乐世界有哪四土

西方极乐世界有哪四土? 佛土有四,所谓凡圣同居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无量寿经所说。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故亦名凡圣同居土。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方能入实报)无生忍,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虽断见思未破无明,说不说俱可。别教三贤。....
2023-06-28
西方极乐世界有哪四土

躺着看佛经有没有过失

躺着看佛经有没有过失?弟子对于般若空性很有信心,想随时随地闻思修行,睡前躺在床上也想看一些大德开示,请问在以想要早日成佛度化众生的前提下,躺着看讲记算不算造业?有些大德教导初学者阅经的时候应该端身正座,以非常殷重恭敬的方式读经典,反正自己内心当中没有邪念,把《智慧品》的颂词、科判写在一张很大的纸上,这样做也不能说有过失,从这些大德示现的角度来讲,大德们讲的是心态的恭敬。....
2023-06-28
躺着看佛经有没有过失

印光大师:善教儿女是世间最大的功德

善教儿女是世间最大的功德,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上有父母。自己就处在父母的位置,惟独父母的职分难尽,其实也不是真难尽。就是全世界都没人提倡,  儿童从最初开始知道事情的时候。就对他们说因果报应以及做人的道理,一定使他们心里畏惧恶报而钦慕善报。这样就不会犯上而不肯依教奉行了,形成习惯而成为天性,养成良善的天资“就是养的意思,就会养成凶恶的性格,轻则忤逆不孝。....
2023-06-28
印光大师:善教儿女是世间最大的功德

大安法师:千江有水千江月

  关于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愿:那个念佛人也得接引,如果对十方世界的念佛人都要去接引?  如果我们把阿弥陀佛看作一个实体性的存在,也完成不了接引众生的事,一轮月亮都能够在所有的大江大海里显现,难道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和衍生出来百千亿个应化身会那么笨拙,  在念佛人临终所显现的情况也不是说阿弥陀佛赶紧从西方极乐世界实实在在过来,就是勤修我皆接引愿,给众生保证了:....
2023-06-28
大安法师:千江有水千江月

广心法师:工作修行的五个原则

工作修行的五个原则,  工作就是修行,我们在工作来的时候?如何调伏自己的心有的人(p....
2023-06-28
广心法师:工作修行的五个原则

金刚不坏之身从何而来

金刚不坏之身从何而来“‘佛身也。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不如代父母及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常以大慈甲胄而自庄严,获得如金刚不坏法身。佛身”金刚不坏之身“佛经上或用来比喻佛的,如来身者。即是法身: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法身与金刚齐固“已证金刚不坏身。金刚不坏之身“这一词的由来与一位佛门高僧有关,印度律学沙门昙柯迦罗到洛阳译经“成为汉土第一个出家沙门。....
2023-06-28
金刚不坏之身从何而来

大安法师:仰信的力量

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净土法门从哪下手呢,仰惟释迦此方发遣,  因为净土法门全体的是建立在佛的果觉层面,佛的智慧是二乘、菩萨不能窥测的,我们业力凡夫更是不能了解,九法界众生靠自力不能信解的一个法门。惟佛的教法是从,佛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处处用自己的一点浅薄的知见评头论足。你去念佛,虽然好像你口里在念佛,心里怀疑的障碍非常大,你也念不下去,念得没有味道。念得烦恼重重。....
2023-06-28
大安法师:仰信的力量

如孝法师:静看自己的生命成长

静静看自己生命的成长: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表现得很开心,很快乐;满满的正能量,但当我独处、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我不快乐,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地哭泣,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好。非常郁闷:可能所有的生命成长。都会经历一些意想不到的境界。你的这种情况叫作境界现前:佛法当中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我们认为一个人是开朗的,肯定不是,按照佛法的原理去解读。肯定是会变的,变是规律。不变不正常?....
2023-06-28
如孝法师:静看自己的生命成长

佛学常识:什么是轮回

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轮回的原因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无知,无知产生“各种不同的,行“产生不同的业力”业力的存在导致轮回,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加以发展而形成佛教的轮回思想。婆罗门教中的轮回是说自我轮回于天、祖、兽三道中,就像人从一间房子走进另一间房子。  佛教轮回是指生死相续、业果相续而无常住自我。....
2023-06-28
佛学常识:什么是轮回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