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佛教说的“三苦”,是哪三苦?
佛教经典常提到“三苦”
是哪三苦呢?
第一个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
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有生理上引起的生、老、病、死苦。
也有由社会环境....
是哪三苦呢?
第一个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
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有生理上引起的生、老、病、死苦。
也有由社会环境....
2024-11-08

药师佛和药王菩萨,还傻傻分不清吗?
药师佛和药王菩萨的名号里都有个“药”字,那他们是一家人吗?还是说他们就是一尊佛菩萨?今日便来对比一下两尊佛菩萨。
在对比之前,先来了解下药师佛与药王菩萨,毕竟他....
在对比之前,先来了解下药师佛与药王菩萨,毕竟他....
2024-11-08

十部经典佛经,您读过几部?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
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
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
2024-11-08

阿难尊者觉得佛成道很容易,佛为他讲了这么一个譬喻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阿难问佛道:“世尊,您出生在王家,坐在树下修行六年,就成就了佛果,成佛真的是如此容易的事情吗?”佛微微一笑....
2024-11-08

一日禅:人生的规则
什么是人生的规则?善行是人生的规则,诚正是人生的规则,信义是人生的规则,仁慈是人生的规则。凡是合乎道德规范的,都是人生的规则。....
2024-11-08

走得太近,缘分易尽......
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烦。
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一个家庭中,一个单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好起来时可以两人同穿....
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一个家庭中,一个单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好起来时可以两人同穿....
2024-11-06

佛度有缘人,那么无缘的人谁来度?
佛度有缘人,无缘谁来度?
“佛渡有缘人”这句话,
似乎给中国佛教定了格;
有些人甚至将此作为理由
而懈怠或拒绝帮助他人。
其实,这是出于
唐代元圭禅师之语。
禅师立佛....
“佛渡有缘人”这句话,
似乎给中国佛教定了格;
有些人甚至将此作为理由
而懈怠或拒绝帮助他人。
其实,这是出于
唐代元圭禅师之语。
禅师立佛....
2024-11-06

佛前供果,哪些水果不宜选用?
在佛教文化中,供果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它象征着对佛菩萨的恭敬与供养,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多种善因、广结善缘,以期达到圆满的佛果。然而,在众多的水果中,有些是不宜用来供佛的。那么,究....
2024-11-05

为何寺院飞檐下,总挂铃?
寺院的屋檐、古塔上
常见随风摇曳的铜铃
它们形制精巧,颇有灵气
东汉年间,随着佛教自印度东传,佛教开启了中国化进程。例如:印度寺院中用敲击犍椎的方式召集僧众,在中国寺院里,这....
常见随风摇曳的铜铃
它们形制精巧,颇有灵气
东汉年间,随着佛教自印度东传,佛教开启了中国化进程。例如:印度寺院中用敲击犍椎的方式召集僧众,在中国寺院里,这....
2024-11-05

他,差点因为邪师之言而死去,遇佛后另有奇遇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以前,有位居士的夫人怀孕了,于是,他就把佛请到家中供养,并且求佛为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占卜,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男孩还是....
2024-11-05

一日禅:止语是智慧
止语是上等智慧,止心是上等律己。....
2024-11-05

大安法师「讲故事」98 图绘佛影
慧远大师在一生的修行实践当中对感应之道很有体会且非常相信。去看慧远大师一生的德业就会清晰体会到这一点。他能三次定中见阿弥陀佛,能想建东林寺时有山神来帮忙运来木材,叫....
2024-11-04

菩萨的这些化身,你知道吗?
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其实,菩萨并没有既定的的形象,他可以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那些批评我们、纠正我们错误的人;伤害我们、磨练我们心性的人;侮....
其实,菩萨并没有既定的的形象,他可以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那些批评我们、纠正我们错误的人;伤害我们、磨练我们心性的人;侮....
2024-11-04

什么是六因、四缘、五果?
六 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或能助他生起者。分为有力能作因和无力能作因两种。
(2)俱有因:俱有,就是互....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或能助他生起者。分为有力能作因和无力能作因两种。
(2)俱有因:俱有,就是互....
2024-11-04

一日禅:逆缘与顺缘
逆缘时,潜龙在渊;顺缘时,飞龙在天。....
2024-11-04

“卍”字是左旋还是右旋,其有何意义和作用?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它被称为“吉祥海云”或“吉祥喜旋”,是佛三十二相之一,也是八十种好之一。....
2024-11-01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东林寺文宣部 2024年10月27日晚,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应邀于庐山东林寺作了题为《佛教与科....
2024-11-01

修行药师佛法门的关键所在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最近有人吐槽说我很久没有提药师佛法门了。额,是的。最近一直在写佛经故事,法义方面的文章写得少了一些,因为写了也没啥人看,所以也就懒得写了。今天是药师佛诞,所以,打算还是写点....
2024-10-31

吃素礼佛增福慧,庐山东林寺净土苑莲香斋素食餐厅开放啦
来东林大佛品素啦。东林莲香素食大寮内有忙碌的义工身影。这里可接待 2500 人食素,环境优雅清净。每天能供 2500 人食素,菜品丰盛可任意享用。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30-12:30)....
2024-10-31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心灵的重生之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道路上犯下一些错误或过失。这些过往的遗憾,如同一道道难以抹去的伤痕,时常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隐隐作痛。然而,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承认....
2024-10-30

如果犯了五戒,悔过可以得清净吗?
信众:请问师父,弟子受了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法师: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盗、淫、妄,是属于根本戒。
你在佛前、师父前已经发誓受了,这是庄严的....
法师: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盗、淫、妄,是属于根本戒。
你在佛前、师父前已经发誓受了,这是庄严的....
2024-10-30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和用功?
居士学佛和用功,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正确理解学佛的本质。学佛不仅是阅读佛经、了解佛法,更是修心的过程。这涉及到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及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些....
首先,要正确理解学佛的本质。学佛不仅是阅读佛经、了解佛法,更是修心的过程。这涉及到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及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些....
2024-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