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在家修行有禁忌吗
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我们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个香炉,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清洁,不敢进入寺院礼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其实这是低级鬼神的禁忌,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发生所谓冲克的问题而带来灾难的,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十方三宝、护法龙天,当然没有民间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
2023-06-30
如何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如何达到涅槃境界的问题属于道谛,道谛以涅槃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烦恼为消灭对象。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五戒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弥(Sqmazera)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弥,尤其是佛教徒修持的必要条件,定有世间的四禅和四无色定。慧是分别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与共相(一般性),而有断除迷惑证悟真理的作用。....
2023-06-30
虚云长老: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我不是躲懒偷安,只拿古人的话和大众互相警策而已,出言吐语,要听的人如渴思饮。这样则说者听者都有受用,少时不知死活,学道悠悠忽忽,生死到来就苦了:年轻修行不勇猛”在名利烦恼是非里打滚,忘其所以,活不成,变为死也苦,修行未曾脚踏实地“才晓得痛苦,但悔之已晚,赶紧努力勤修。要想修行就来不及了,巧妙抵不住无常,一念未生前是话头“死不知去,参禅是话头,念佛也是话头,老实修行,抱住一个死话头。赵州老人说。....
2023-06-30
佛门术语行苦的解释
漫画人物(图:见行堂语原创漫画): 文/学诚法师, 佛法把苦分为三种,苦苦、坏苦、行苦;通常我们所能觉察到的是最粗猛的痛苦,即苦苦;一般认为的快乐,是坏苦。万事万物的迁流变幻“无常故苦。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以它潜伏着不确定性,潜伏着危机,潜伏着恐怖,潜伏着没有答案,这本身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一个痛苦。 再爱吃的食物,吃饱了之后就不想再吃了,再吃。....
2023-06-30
界诠法师: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驱除相续的杂念,一面念一面耳听,一面念佛名,一面观佛身相好庄严。随举止而念,随风雨、流水、时钟声而念。边念边拜,以十句佛号为一单位的记算法。用追顶念的方式,呼吸之气而念,但有正念信乐, 十二、四威中皆念:随做何事皆在念。 十三、念不念皆念:口不念,心在念,不念而念。必定见佛。死心的念,勿留恋心念,勿求未来的福报而念。 1、鼻息念,修禅人不用鼻孔呼吸。....
2023-06-30
星云法师:人间可以转苦为乐
因为对佛陀的教化没有深刻的体认,多从消极上讲说人间的苦、空、无常、无我,让人感觉到佛教的人生没有美景、没有光彩, 遥想人间的佛陀都在社会上生活、托钵、乞食、说法,后代的佛教徒却主张要入山隐蔽修行,把积极救世的佛法转为消极避世的意思!其实佛陀提出苦的实相,不是要让我们感到人间是苦,就厌离人生、就感觉到娑婆如苦海、三界如火宅。苦对于我们人生有极大的贡献,人生又怎么能不透过苦,所谓‘吃得苦中苦。....
2023-06-30
明一法师:生死关头不迷惑
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按照自己以往的成见或者叫价值观来选择自己将来使用的工具——身体, 因为旧的工具——色身坏灭的缘故,往往我们因为没有定力,再加上错误的成见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就贪到地狱里面去了,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帮助的时刻,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更好的、正确的选择“仍然没有被迷惑。甚至他们可以回来继续使用这个我们凡夫认为已经坏灭的色身。事实上是我们无法忍受再继续使用这个色身而已。....
2023-06-30
禅七中为何呼“起”字
禅七中为何呼“明月照窗前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和衣而卧,于夜色之恬静中安眠。缓解白日之疲劳,而当旭日东升时。就得于晨鸡报晓中起床“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别注重早睡早起“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中有,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起之当下别有洞天福地开,本是个形声字。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引伸之训为立,又引伸之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由躺而坐”由坐而立,方能直下承当、彻底掀翻这一。....
2023-06-30
�л�����֮���������پ����ı�������˷�ѧ������
�л�����֮���������پ����ı����_���˷�ѧ_������....
2023-06-30
初学佛者的窍门是什么
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那样的话。你很难有机会开始念佛,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心咒。 把散乱、四处攀缘的心收回来“心咒又称为”心的保护者, 持咒或念诵佛号能够让我们的心不外散。通过长期、耐心的训练,我们会慢慢习惯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持诵的心咒或佛号上,即使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内心的专注和宁静 也不易受到影响。....
2023-06-30
谈师谈佛:闲话密宗之无上密与印度性力派无关
无上密与印度性力派无关, 谈无上密”双修,便成为最大的忌讳,但笔者却觉得非由此话题谈起不可。否则便不容易弄清楚密宗的特色, 如今许多显教中人,一口咬定,说密宗的双修法来自印度教的性力派。那是完全不懂密宗的说法, 只可惜这说法一出,甲征引乙,大家照引,其说法便流行一时。于是竟变成真理, 这说法的始作俑者,实为日本东密中人“他们不肯承认密法中有”无上密,更不肯承认有“双修法”....
2023-06-30
专注念佛时为何会昏沉
精力专注念佛: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宁静的时候,也就是惺惺。心很清醒,这就是修行。就叫定慧等持、定慧双运, 但是凡夫众生有一个修行上的障碍,也就是妄想纷飞,所以寂寂昏沉飞,惺惺就乱想飞。一定是惺惺里面有寂寂,寂寂里面有惺惺。这个是需要经过心性的训练的, 所以当我们专注佛号的时候,把这句佛号念清楚、听清楚。这里面就有止观在里面。....
2023-06-30
如何才能找到信仰
仁爱基金志愿者身影(图:龙泉论坛): 网友?何为信仰....
2023-06-30
达真堪布:无限佛光在险峰
信念是无限的,对解脱、对成就彻底绝望了,有时候 肯定很有信心,内心也很有觉受。但有时候肯定也会没有信心,也没有任何觉受。有时候不顺利。所以不用心灰意冷,不用绝望;没有信心就没有信心。无论是快乐或痛苦,都不能放弃,这才是成就的根本,这才是修行的过程, 偶尔生起了一些信心,偶尔有了一些觉受,也不要 太在意,这也不会长久。有时候是会遇到 一些违缘,觉得信心退了,任何觉受都没有。....
2023-06-30
弘一大师:用正念面对临终与死亡
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 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须强为。因常人命终之前,身体不免痛苦。倘强为移动沐浴更衣,则痛苦将更加剧,世有发愿生西之人,临终为眷属等移动扰乱,破坏其正念。又有临终可生善道,乃为他人误触,而牵入恶道者。或坐或卧。皆随其意,若自觉气力衰弱者。勿求好看勉力坐起。卧时。....
2023-06-30
改变命运的关键是什么
(图:龙泉论坛)“ 文/学成法师” 佛教说,但并不意味着命运不能改变, 业决定命运。而我们决定自己的业,改变命运是在因上改变;不是在果上改变,是符顺业果法则来改变。不是用世间的方法来改变,换句话说就是”行为,心理的行为、语言的行为、身体的行为。要改变业,从改变自己的心开始,因为一个人的语言和身体都是由心来决定的。 可以读一读《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2023-06-30
理海法师:最佳的休息方法
走亲访友的嘈杂疲惫,宅居静养的单调乏味。往往使人有休闲不得反添累的感觉, 殊不知身体的劳累容易恢复。心的疲惫最难安抚。佛教的禅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最佳的休息方法,越来越多的寺院举办禅修营。就是源于大众调整身心的渴求,而静坐是禅修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训练我们收摄身心,让贪求的、疲倦的心渐渐从生命的焦虑和奔忙中安定下来,最好的风景和安宁不在外,并非每个人都能有缘经常参加禅修,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修禅。....
2023-06-30
佛陀名字背后的意义
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觉、觉他、觉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是本身对诸法实相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觉悟,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觉满’专指佛陀自觉、觉他的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有别于二乘及菩萨虽能自觉、觉他。佛陀以无漏清净的智慧破除根本无明(无明惑),意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认识诸法本体是空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认识诸法别相;了知诸法的千差万别乃缘生而有的智慧。....
2023-06-30
梦参长老: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求地藏菩萨或读诵《普门品》,求观世音菩萨。你就怀疑佛说的话,我认为读经或观想或求佛菩萨加持,观世音菩萨就会加持你,你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不相应,纵使观世音菩萨加持。 你的烦恼心、污染心和观世音菩萨清净的心结合不到一起,心里有贪嗔痴,你现在心里起了疑!就是你对观世音菩萨、对地藏菩萨、对普贤菩萨不相信之故?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见了菩萨就叩头,三宝是清净的。你求三宝之前必需先有清净心才行。....
2023-06-30
阿姜查:颠扑不破的因果法则
是颠扑不破的因果法则--每个行为都有一个同等与反向的作用力,佛陀深入实相本质的智慧:如同上座部经典中最著名、最受喜爱的《法句经》(Dhammapada)卷首所说:当阿姜查遇到不相信这说法的西方人时,或觉得必须让他们以他的方式去看事情,他对有人能以如此不同的态度看事情感到有趣,会请他们描述自己如何看待事情运作。没有任何事物能一直圆满或可靠。当这些特征通过直接体验、了解与觉知时。....
2023-06-30
合掌一次真可以消除多劫业障吗
表示内心的恭敬。一个是表示福慧两足。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合起来的时候就是福慧双修、福慧两足。也是表示一心不乱。恭敬合掌就表示以莲花供养三宝。手要伤人坏物。手会胡乱地伤人坏物”现在双手相合,非掌背相合(抓东西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渡众生。合掌是为了向佛陀表示恭敬。为了祈祷佛菩萨。....
2023-06-30
在家人为什么不能姓释
佛以释迦为氏 今为佛子者 宜从佛之氏 即姓释:在家人为什么不能姓释:皈依的在家居士,法名是不会更改您原来的姓氏。也就是说在家居士是不能姓释的,释是出家僧人法名用的姓。来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第一个字,中国僧人姓释始于东晋道安法师:佛以释迦为氏,宜从佛之氏,即姓释。佛在《增一阿含经》中也告诉门下弟子”剎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出家学道,出家学道者”自称释迦弟子。....
2023-06-30
怎样看待学佛人的脸白脸黑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请师父开示”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明安法师答?相随心转:如果我们的心清净慈悲”外相上一定是很和善的,如果内心每天都烦烦恼恼的,外相上一定不好看。通过面相是可以看出一个人最近运势的。不仅仅是指面相上的黑白气色“若只从面相黑白气色来判断一个人的修行好坏”往往会闹很多低级的笑话,以前见过一位居士,她和一个年轻人在寺院聊天。....
2023-06-30
太虚大师:生命是什么
太虚大师(资料图)“ ”生,普通说的生存,对灭亡而言。生是生起,本来没有而现在新生,叫做生;生起了继续存在,名为存。灭是毁灭,毁灭到最后的空无名亡。但生命之生,非生存灭亡之生,而是(p....
2023-06-30
净慧长老:将禅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需要有很好的禅修基础和体验,不但修禅不能离开生活,这些都是指精神层面的生命活动状态,也不能离开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几乎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是有距离、有矛盾的,而我们的主观愿望有着无限的能量,这样就会给我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想让社会无限制地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想要改变外在的世界,想让现实存在来符合个人的主观愿望,就想改变社会。....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