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许愿才能最为灵验
怎么许愿才能最为灵验。 许愿是佛教发愿思想的一种民间表现形式,在茫茫人海中。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通过向佛菩萨许愿,祈望得到加持保佑。增强人生信念, 多数人许愿是为亲朋好友的健康(p....
2023-06-28
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我虽已皈依佛门我却不知该多看哪些经书?我该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恢复健康的身体。请理净法师教诲!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但也因此有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和造成了身体伤残。从佛教因果论来说,这也是你前世业力所感,保住生命要你尽心忏悔,一切佛经都是教导我们明白事理,然后依理修行来除去我们的烦恼。你先可以看《地藏经》、《药师经》、《弥陀经》等常用的经典为好。....
2023-06-28
佛学常识:何为贪嗔痴
什么是“贪嗔痴” 佛学上的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它缘起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不贪就是无求无欲,不贪是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和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的条件。 嗔是指不(p....
2023-06-28
济群法师: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供佛并不是说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是表达我们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体现我们对佛陀恩德的报答,除了礼敬、称赞如来以外。不仅仅是供养佛,而是要供养世界上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及没有恩惠的人。我们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如果在家里连孝敬、供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话。....
2023-06-28
达照法师:念佛有四个阶段你在哪个阶段
念佛法门,乃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自性清净心的全体大用实相妙理所彰显。非常殊胜不可思议,念佛人要在妄想当下转为念佛,唯此一处为下手功夫。离此更无玄妙可得,但精进修行持名念佛,通常人念佛可分为几个阶段,感觉念佛真好,能令自己妄念消除。心常清净欢喜,反而逐渐感觉妄念又开始多起来,并且容易发动习气无名烦恼,妄想逐渐消停下来,自以为修行得力有受用,于是好言他人用功对错、得力不得力、好为人师。....
2023-06-28
戒律真的让人不自由吗
戒律正是规律、真理、方法、道路,干嘛非要皈依呢?皈依是不是就被佛控制住了!皈依就不能吃肉了:他们信佛是口头上的事“他们觉得皈依就是要持守很多在他们看来很难做到的戒律”于是连佛的大门还没有进去,而连皈依都没有,既是对佛法没有信心,而从内心生起对佛法僧的信任,如果皈依佛教即皈依三宝,就是说不可以再皈依外道。但佛教的包容也允许你退出后去信其他宗教,随时欢迎你回来重新皈依,皈依本身就是一种愿力的修行“....
2023-06-28
净界法师:三世如来皆从菩提心而出生
三世如来皆由菩提心出: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则已出生无量功德,发心功德不可量”《华严经》说了发菩提心,先赞叹菩提心。成就无量的功德,简单地讲就是成就一切诸佛的功德? 为什么我们今天在修行、调伏烦恼时。为了要度化众生而调伏烦恼?因为菩提心能够出生一切诸佛的妙行?都是因为你发菩提心以后?所以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就是说三世如来过去生,把众生放进去?....
2023-06-28
极乐世界的光明怎么样
极乐世界的光明怎么样? 印光法师答:极乐世界,不但佛之光明无量。即树网池台,略明时分。何可以此间日光已落,黑暗无观者为夜乎。不观无量寿经以鸟栖花合为夜乎。与此世界,天渊悬殊。所有指陈,特借此间之事,而形容之耳。实则妙不可言。何可呆板执此间之事境确论哉。(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一)....
2023-06-28
什么是佛教中的离苦得乐
什么是佛教中的离苦得乐:顶礼师父,真正的离苦得乐,并不是让你离开痛苦的事物,享有一种逃离的快乐。而是破除执著,改变你对它的态度,你曾经觉得至亲的离世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但是当你体悟无常,放下对生死的执著之后。你就会超越这种痛苦,苦难就变成了你超越的助缘“所以动心忍性。就实现了离苦得乐。许多苦,只是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的失落,而欲望的产生皆源自人的无知。将本质上虚幻不实、变化多端的一切。....
2023-06-28
星云大师:世间最大的力量就是忍
星云大师:世间最大的力量就是忍, 忍;是中国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认为最大的修行,无边的罪过;在于一个嗔字,无量的功德。在于一个忍字: 佛陀说“不能忍受讥讽毁谤,如饮甘露者,不能名为有力大人。(p”....
2023-06-28
如何皈依之三:菩提信物
经由庄严如法的皈依仪式。将诸佛世尊点燃的智慧火炬代代传递下去,为铭记皈依后的新生,引导学人走入佛门后深入修学,佛子的年龄应从皈依那天计算,象征着佛法的种种修行实践:应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标志着十方三宝对这一新生的证明和认可,这是我们成为三宝弟子的象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寓意佛弟子对三宝的至诚归投之心和虔诚恭敬之行:封底则印有大乘皈敬颂“应遵三宝教诫“....
2023-06-28
什么是佛门的七众弟子
佛门的七众弟子,其中出家入僧或预入僧数者五众——称为僧众; 1、比丘众(出家男子受持比丘二百五十戒者); 2、比丘尼众(出家女子受持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者), 3、沙弥众(出家男子受持沙弥十戒者)为当来比丘; 4、式叉摩那众(出家女子受持比丘尼戒法前。受持正法女戒学习六法者): 5、沙弥尼众(出家女子受持沙弥尼十戒者), 1、优婆塞众(在家男子受持三皈、五戒。....
2023-06-28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佛教中的三种忏悔方法,要如法的忏悔。罪业才有可能灭除,将佛教的忏悔法分为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作法忏就是依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就必须向僧中发露、陈说自己所犯的戒,犯戒的戒罪。犯戒者的内心也就重获清净,不会再为犯戒而懊恼;这便是经由作法忏而灭除了罪业,忏悔时的作法是很重要的。....
2023-06-28
何为佛教中的内外供养
内外供养, 文/衍慈法师, 供养分内和外:外供养是指物质。所谓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师父为佛法付出身心,给众生种福田,作为弟子不单供养物质。身心也要供养出来,此是外供养,《法华经》说,佛陀于因地为仙人采果、挑水、煮饭等。身心奉献师长,便是一个好榜样,所谓求法忘躯,必命为期。只有这样的恭敬供养才能打破我执与法执....
2023-06-28
佛经中如是我闻的意义
证信序是阿难尊者传承佛经,为后世众生宣说的时候,外道经首,阿难结集经藏时,因此怀疑是否佛再活过来, (2)是否阿难已成佛,等阿难大声说‘如是我闻‘。佛将入涅槃,应该赶快问佛?’尊者说:‘要请问佛四件事,即时请问佛?即色受想行识五蕴:阿难还未证四果,当时佛的弟子,外道经首。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永离一切众苦,所以《华严经》中说信为手。又说如是我闻:阿难尊者是圣人。凡夫的我见还没有灭除。....
2023-06-28
什么才是对佛真正的供养
有一段释迦牟尼佛解释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对佛供养的故事,遂选择在林中的双树间涅盘圆寂。 释迦牟尼佛要求弟子阿难在双树间为他铺床。落在佛陀身上,这是一些栖居在沙罗树林、笃信如来的飞仙、天神,但这也并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只有能够受持正法“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而是供养者能够在听闻正法之后,这才是佛最喜悦见到的供养,你们知道如何去拜佛和供养佛了吗。....
2023-06-28
七月半中元节祭祖的意义和方法
祭祖的意义和方法, 孝是中华文化根,敬是中华文化本,千万年来中华文化依此二字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唯此先于诸法,此乃自性使然,中元祭祖就是圆满孝敬之道的体现,这一原系民间的祭祀节日,逐渐演变成集合传统民俗、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三为一体、三教一源的斋忏、祭祖、超荐仪式,通称中元节,将慎终追远,普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儒、释、道思想,成为了本是同根生。自性之流露。....
2023-06-28
延参法师:生活有你才欢喜
生活有你才欢喜, 生活的美好即是在时光中遇见,相逢一帮朋友,去发现生命的温暖。然后去走进这人海茫茫,每个人去活出生命的力量与坚强。这就是生活,生活在这朴素的日子里,生活在这简单快乐里,把生活活成愉快的经过。把日子活出舒缓的从容, 每个人对生活那些美好的信心,活成对美好的坚持,对美好的一种笃定,作为一个时光的过客。但是去活出对生活的美好信念,去活出对生活美好的关注。和开拓生活美好向前的崭新。....
2023-06-28
星云大师:如何安心立命
处在当前这个充满声色诱惑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安心立命呢:有四个方向 一、用(p....
2023-06-28
禅宗知识:什么是话头
参话头乃是明心见性的方便法门?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话头。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字即是话头。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也使参话头这一法。 自北宋的大慧宗杲禅师开始提倡;话头是禅宗学人参禅时所参悟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开悟明心的钥匙“话头有两大特点,所谓无意味语,人问何为佛性,有答案的话就是语中有语?故称死句。....
2023-06-28
大虚法师:附体的真相
请阿弥陀佛救度其附身的灵体,并加持其女儿业障消除,她从两个月前被送入急症室时完全没有生命气息, 我已把女儿的病苦及我的烦恼完全彻底地交付到弥陀手里。我完全相信临终时西方三圣必定来接引我往生,让英语世界有缘众生得闻此殊胜易行道, 2、假附体是因为自心潜意识层面埋藏的恶业种子爆发。通常都是和当事人曾经结过善恶因缘的妖魔鬼怪等“而且是陷于负面生命状态难得解脱的可怜众生,必然是因为当事人的内心存在!....
2023-06-28
袈裟的任务以及其殊胜
袈裟的任务以及其殊胜:披起袈裟事更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当时要出家是不容易的,度僧名额有限,不知出家为什么。受戒是何义,令世俗人以为出家容易。三滥就是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徒弟觅师父亦要选择,只要有人肯出家便剃头: (2)滥传戒法。受戒时不明白戒条,应该要有次第先学戒律,不知戒法是何义,岂能如法得戒,就是往寺院投宿(见前挂单),出家人受了戒。....
2023-06-28
明一法师:小事急处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绝大部分人总是感觉自己处理得不好, 这里跟大家讲个老和尚教的处理方式——大事缓处理。小事急处理,那就是遇到大事情的时候不要慌乱,其实百丈禅师的《丛林法则》里面也有说“这就是处理大事情的方式”小事情就要快处理。不要等到事情发展得不可收拾,变成大事情的时候再处理,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处理,所以很多的事情就出现在随众上。....
2023-06-28
正慈法师:学佛从善待自己和身边人开始
学佛从善待自己和身边人开始,来引导他们做人、学佛,佛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佛。也不会把所有的众生都看成凡夫,还是没有学佛;没有找到学佛的意境,能够善待你的家人、亲朋好友,你就明白了学佛的意义,在居士们受五戒的时候就会问大家“就是想知道你是不是孝顺父母?你就没有资格来求五戒,何谈是一个五戒的菩萨呢,你就做到了一个学佛的人应尽的责任,再要懂得感恩,要培养小孩有颗感恩的心。....
2023-06-28
“四威仪”是什么该怎么做
佛教为了整肃僧团的威仪?要求出家弟子在行、住、坐、卧四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规范,《三干威仪经》说。 围着佛像右绕(即顺时针方向行走),锡杖不得着地,后来称僧人所住之处为挂锡之处: 《僧祗律》说:诸大德灯入,灭灯。勿令涕唾污此座:《文殊问经》说。不听于伽蓝内处处小便,勿令有臭气。许将小便器入房中,房外应满盛水,先将衣服撩起,将右足放在左腿下,再将左足放在右腿下。即成单趺坐: 结跏趺坐。....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