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足尊

  liǎnɡ zú zūn  两足尊  如来佛 的尊号。《法华经·方便品》:“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宋 苏轼 《游净居寺》诗:“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王文诰 辑注:“《行....
2023-08-10

十八苦

  出自菩萨地持经卷七,即:愚痴报苦、行苦、所摄究竟苦、因苦、生苦、自作苦、他作苦、恶戒苦、恶见苦、本因苦、大苦、地狱苦、善趣摄苦、一切性苦、无智苦、增长苦、受苦、....
2023-08-10

事供养

  事供养又叫作事供,为‘理供养’之对称。即于坛上置放涂香、花鬘等为供养物,依三密之加持力,一捻香、一轮花等得以周遍法界,供养三世十方一切诸佛。其中,涂香,表示清净之义,谓涤....
2023-08-10

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原是理学用语,指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岸”,就可改正错误。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回头是岸解析  【名称】回头是岸  ....
2023-08-10
回头是岸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
2023-08-10

一刀三礼

  一刀三礼,日本佛教用语,即雕刻佛像时,每下一刀礼佛三次。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
2023-08-10

佛教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无我(宗教 、术语)  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1];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S.22.15....
2023-08-10
佛教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五趣杂居地

五趣杂居地   九地之一,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趣杂居之地,因其皆有欲,故合为一地。  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也。本该六趣,以阿修罗通于诸趣,故但....
2023-08-10
五趣杂居地

佛教中所说的【因缘】是什么?

因缘(佛教解释)  佛学术语,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  ....
2023-08-10
佛教中所说的【因缘】是什么?

六波罗密

六波罗密(佛教解释)  六波罗密华译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见六度。檀那波罗密  法界次第云:‘檀那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
2023-08-10

多佛(佛教术语)

多佛(佛教解释)  佛教术语,大乘许于一时有多佛出世,且勿论。  小乘则于俱舍十二有二说:萨婆多师之义,无边之世界,唯一佛出世,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者。余师之义,则一三千大千世界,虽无....
2023-08-10

报身佛

报身佛  报身佛,以法身为国,经修习而得的佛果之身。 释迦牟尼在世上生活了八十年的身体就是报身。报身佛,即卢舍那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卢....
2023-08-10
报身佛

四众(佛教名词)

四众(佛教解释)  四众,是佛教中名词。有不同的解释。《法华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又称四部众、四部弟子。《法华文句》: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结缘众。《异部宗....
2023-08-10

五百大愿

  五百大愿,五百广大之本愿。又称五百誓愿。即释迦牟尼佛在因位,为宝海梵志时。于宝藏佛前所起之五百种誓愿,舍净土成佛,而取秽土成佛。即世尊于过去因位中,所作种种之难行、苦....
2023-08-10

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佛教解释)  相由心生是指人的仪容外表总受心灵思想因素的影响。换言之,人的思想感情心灵情志必然表现在人的仪表上。也即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虽是内在的,不可见的;但实际....
2023-08-10
相由心生

五十三佛

起源
五十三佛  依三劫三千佛缘起载,三劫三千佛于因位时,闻持五十三佛名号,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中初千人于庄严劫已成佛,即过去千佛。中千人于贤劫次第成佛,即现在千佛....
2023-08-10
五十三佛

大元帅明王

  【大元帅明王】 梵名A^t!avaka 。音译阿吒婆拘、阿吒薄俱。十六药叉大将之一。又作太元帅明王、鬼神大将、旷野神。为消除恶兽及水火刀兵等障难,镇护国土与众生之神。其....
2023-08-10

五所依土

简介  【五所依土】 [出圆觉经略疏钞]  一法性土谓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土。体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是名法性土。  二实报土谓如来圆满....
2023-08-10

【朝圣】是什么意思?

朝圣(佛教解释)朝圣  朝圣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通常,它是一个人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它重要地点的旅程。许多宗教....
2023-08-10
【朝圣】是什么意思?

【妄语】是什么意思

妄语(佛教解释)  妄语,词语,读作”wàng yǔ“,意思是虚妄不实的话;说假话。出自《后汉书·王霸传》。汉语词语基本信息
妄语  【词目】妄语  【拼音】wàng yǔ  【英译....
2023-08-10
【妄语】是什么意思

佛教里的【发心】是什么意思?

发心
发心  发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道者不可须臾离也,修道与求学一样,不进则退。佛说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事,魔所摄持,故....
2023-08-10
佛教里的【发心】是什么意思?

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
2023-08-10

五十二阶位

简介  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
2023-08-10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

  阎王,主管地狱之主。业鬼,生前作恶死入地狱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时,趁机胡闹。如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妆体态,弄妖娆,共伴当,做知交,将家长,厮瞒着。可正是阎王不在家....
2023-08-10

佛教中的【四法】是什么意思?

四法(佛教解释)  【四法】 [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经云。于法宝中有其四种。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诸佛依此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一教法谓一切无漏善法。....
2023-08-10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