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禅师:不辩与不诤
凡事皆应淡然,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祖庭,他创制了中国化的佛教戒律“百丈立清规。丛林规则的二十条,常为现代人引用,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此为佛门大智慧也。因为真理或事实从来不会因为辩或不辩而改变,《心经》说,一动不如一静,辩不如不辩。美国万佛城的宣化上人曾说:是非何须辩,真伪久自明!永不抱怨。....
2023-06-27
佛教缘起论是什么意思
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 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法。....
2023-06-27
佛教知识问答:什么是三分科经
三分科经是将佛经的正文内容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道安法师将佛经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这种将经文的内容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划分方法就是所谓的三分科经,三分科经的方法遂被僧众所沿用。书中将佛经正文分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三个部分,可见当时印度在佛经分类方面也有三分科经的传统,我们大致将佛经正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研读,这样可以辨明佛经的文体,并且有助于我们对佛经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
2023-06-27
星云大师:千万不可忽视“熏习”的力量
在衣橱里放置薰衣草,让衣服充满香味“《三字经》说,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儒家所谓“除了靠古圣先贤、父母师长的言教、身教之外”不知不觉受到潜移默化而改变气质,移栽到了淮北就生出枳子“故而才有后来的亚圣孟子,这都说明环境熏习的力量; 熏习就是透过眼耳鼻舌身心向外接触境界”然后在八识田中留下种子,待因缘成熟,成为言行举止上的一种惯性。 习气就像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瓶子上的香味却久久不灭”....
2023-06-27
净因法师:逆境中的从容
逆境中的从容, 生活中我们谁都会遭遇逆境和挫折,经历各种不顺和困苦,我们除了焦虑忧愁、消极对抗、或是效仿阿Q之外?是否还有更具智慧的解决之道,净因大和尚以其南北传佛教领域的深厚学养,从容面对逆境。法师介绍了佛陀成道之初宣讲的四谛法轮:生命是痛苦的“而这种痛苦是可以解脱的、有方法的——那就是”畏惧苦果是前提(苦谛),向往幸福是动力(灭谛),明了人生之苦;佛法就不会消失。寻找方法的过程就是修行;....
2023-06-27
虚云老和尚民国33年开示录
心即是佛,放下一切,立地成佛,(p....
2023-06-27
圣严法师:靠自己获得解脱
也看到佛陀的大弟子阿难,赐给他解脱生死的智慧,佛陀还是得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指点他解脱之道,让他自己找到清净的智慧心。都要靠自己从修行中获得解脱,谁也不能帮谁吃饭。我们常说做功德回向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也跟着我们一起念佛,希望帮他消业,并不是说我们忏悔了,就可以推给佛菩萨而一笔勾销。保证我们积欠的债务将来会慢慢偿还,请他们一起来听闻佛法,因而得到佛法的利益。到忉利天为母亲的亡灵说法。....
2023-06-27
佛教中“回向”的意义何在
回向的意义,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旧译《华严经》卷十五〈十回向品〉所说(大正9....
2023-06-27
如何理解佛教说的八风吹不动
如何理解佛教说的禅是八风吹不动?禅是八风吹不动, 达摩禅师曾经讲过遇苦无缘和得乐不喜,这个观点被发展为八风吹不动“(《最上乘论》)能够做到八风吹不动的,他的弟子神秀也强调这一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者是逆(衰、毁、讥、苦),神秀说:不动是佛。(《大乘无心方便门》)能够做到这种不动心。就是佛的境界”神秀是在五种方便门的,开智慧门。心不动。听到八风之声。耳根不动?什么是智门呢。....
2023-06-27
悟公上人:观世音菩萨普陀入定的修法
普陀山的盘陀石有四个字: 念佛要念到心清净,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才能够生西方,生到西方永不退转。一生可以成办这个道业成就,可以见佛了生死,再回来娑婆,教化众生,我们修行人不管修那一种行;这个心里是不是惺惺, 普陀山的盘陀石有四个字,一个是惺惺;惺惺散乱非,寂寂无记非。修行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修行人,这两种是修行人最大的毛病,道业不成就。自己也不能得到轻安,不要被妄念所转。....
2023-06-27
为什么要诵经忏悔念佛
为什么要诵经、忏悔、念佛?佛力是可以改变我们命运的!拜忏、诵经、念佛最重要的力量是什么呢?是佛力!我们拜忏、诵经、念佛,依靠的就是佛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的就是因果,依照的《礼佛大忏悔文》是佛教寺院早晚功课里的一部分,念阿弥陀佛是净土提倡的; 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依据地藏菩萨的力量,化解我们过去因为不懂因果,违背因果而造成的恶业,进一步地学习因果, 拜忏是认识自己的错误”....
2023-06-27
如瑞法师:揭开生命的面纱
凡是有思想的人可能都会思惟?我们的生命现象到底是怎样出现的,但父母没有生我之前还有没有一个我,还会不会有一个延续的我存在,我怎么知道你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呢”只要有死的问题存在,就应该有宗教的存在?到底人死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就是现在去争名夺利都没有关系,生命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是不是有一个什么在创造,是不是能够创造好人:是不是能够不要创造那些不好的人来欺负好人。....
2023-06-27
济群法师:解脱当下即是
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这些贪心引发的负面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带来焦虑,有的会带来恐惧,有的会带来孤独。而是面对不同境界的本能反应,那只是我们不懂得心的运作规律。却常常在痛苦到来时沉溺其中。即使当下再强烈,这是心灵天空的一个念头,当我们把心投向对念头的执著时,会觉得这种痛苦越来越大。进而成为心灵世界的主导——从一念爱心变成强大的爱心。....
2023-06-27
智敏上师:真正的成佛之因
这么多法门都摄在一句佛号里面,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什么叫菩提心也不懂”我们密宗也必须要修这个法,没有菩提心,显教里面成不了大乘。密法里面更谈不上金刚乘,密法是大乘里面特殊的一种,好像这样子就是发了菩提心了。我们说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且说世俗菩提心,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无上最胜菩提心“菩提心就生起了“而生起菩提心的各种必须的因缘。那幺菩提心怎样才能生起来呢,修净土法门也好。....
2023-06-27
界诠法师: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习佛法,认知佛法到依法修行,我们用种种方法、办法来对治烦恼。常常去掉或者说放弃一种执着,而又捡起另一种执着,把捉自己的成见,自己认为很好的一些蠢笨看法,牢牢把持不放,依然没有脱离生死的范畴。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哪种执着都一样。自以为很好也是执着,也是烦恼。因为众生的心性、自性,了无一法可得,有得终究是非法。恼于众生。....
2023-06-27
诵经超度对轮回有没有影响
诵经超度对轮回有没有影响? 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为他诵经超荐有功效吗? 根据《地藏经》的说法:诵经的功德,亡者能够得到二三分,储备一些功德资粮,才劳驾别人为我们诵经超度,功德毕竟有限。 诵经、超荐对于亡者究竟有什么贡献呢?诵经好像依仗达官显贵的亲戚,彷佛出门旅行需要持带身份证、护照一样,诵经的功德让我们方便往生诸佛国土。众生顽强如磐石的罪业之身,透过诵经功德的慈航普渡。....
2023-06-27
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经题、翻译者、正文是佛经的组成部分,从经题我们还能大概判断佛经的派别:大多能从经题文字看出教法的佛教经典:无法从经题文字上看出内涵的佛教经典,相传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在讲解《妙法莲华经》时,他的弟子将他的言教写成巴利文的佛经,佛教徒就将巴利文佛经用梵文重新编写,中国的僧众所用的汉文佛经一般是由印度梵文翻译而来,汉文佛经的翻译绝非一件易事。我们读到的佛经大多文字优美、不可增删。在梵文佛经的翻译中。....
2023-06-27
正慈法师:修持诵念药师佛有什么好处
二、能修持各种善法,迅速得正觉成佛, 三、能解脱众生的苦恼,令信者聪明,恒常求无上佛法。并能随愿往生佛国, 四、令众生起慈悲心, 五、若有信者受持戒行,得闻药师佛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指示道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及弥勒菩萨,药师佛必能令这等病苦灾害消除。所求愿满, 七、若供养药师佛者,若至诚供养”药师佛“....
2023-06-27
宣化上人:水清月自现
就应该停止一切妄念。无法看见水底,水澄清了才能见到水底。 我们日常的思想常充满各种杂念,就这样糊里糊涂得被尘埃遮盖,因为心里太昏沉,认不清楚邪与正,人在糊里糊涂过日子,自己还不觉有什么不对。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有妄想,忘想杂念都来了。所以你才知道有妄想。其实在没有打坐之前,所以你以为没有妄想。打坐不要怕有妄想,就怕不知道是妄想,不认识它是妄想的境界并随它而转。智慧就会现出,月光就不能现出。....
2023-06-27
你可知六字真言的含义
随身带上经过加持的、印有六字真言的佛物,更能获得佛法的加持。那么您是否知道六字真言都代表着什么呢,念诵六字真言?它不仅是藏传佛教密宗的祈祷心语,长寿的人不仅每天一有空便念此咒语,甚至在劳作中也念次咒,以求佛法加持, 呢 消除贪欲, 叭 消除愚痴, 吽 消除瞋恨。是所有诸佛菩萨的智慧身、语、意。 (嘛呢) 表示宝部心,向它祈求自然会得到精神需求和各种物质财富。....
2023-06-27
僧人为何要敲打木鱼念经
经常会看到出家人敲打木鱼念经:很多人会赞美木鱼的声音好听, 第一、有精进的意义,提醒大家惜时惜阴、努力用功,可以改造自己懈怠因循的毛病,都要效法木鱼精进的精神:我们的心经常处在妄念里,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情境,透过木鱼的声音,可以把散乱的心、妄想的念头找回来,也会让诵经的人起心动念,那诵经的声音,就会悦耳好听, 第四、有摄心的意义。我们的心很容易胡思乱想:如何把这颗动荡不停的心。....
2023-06-27
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在极乐世界吗
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在极乐世界吗?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有的说是在极乐世界, 传喜法师开示:就没有生灭的这样低级的生命状态了,他已经进入到不生不灭佛的状态。但是他证得了佛的功德,那个时候就已经不生不灭了。佛示现了涅槃,涅槃的意思就叫不生不灭。我们众生现在看不见,不是说佛不在,所以涅槃有这样一个含义。释迦牟尼佛没有出生在中国呢,在我们佛教经典当中,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中?许多大师都被尊为是东方的释迦文。....
2023-06-27
星云大师:机会在哪里
甲大臣为国王所喜。乙大臣却常受国王的呵斥与厌恶,乙大臣起初甚为不解,发现原来每当国王咳嗽吐痰后,甲大臣立刻用脚将痰擦拭干净。乙大臣也想如法炮制,但是每次总被甲大臣抢先一步。后来他想到一个可以捷足先登的办法。以为必然可以抢到先机,想要吐痰,乙大臣见机不可失,赶紧对准国王的嘴边踢去,以便抢在甲大臣之前擦到痰。哪知竟然将国王的牙齿全给踢掉了,他就可以抢先甲大臣一步拭到痰,这是乙大臣不懂得如何掌握机会。....
2023-06-27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佛教对布施者敬称“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首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不怀惭愧,(三)受众人敬仰;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佛教徒称烦恼为漏),的称呼就是晨钟暮鼓般警醒着你要做到五事“僧人称你为。施主,也不是非得让你布施东西“一次修寺、建像、印经、四事供养等的倡导者。....
2023-06-27
佛教知识问答:什么是经律论
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 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是,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