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如果是胎生,经过胎狱的过程岂不迷了吗? 大安法师答:如果是乘愿再来的佛菩萨的话,或者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者,他来的身份一般还是胎生。如果你是化身过来的,谈不清这个来历,你就很难摄受其他的人。他有能力,有种种神妙的化身,但是他要示现成迦毗罗卫国的一个太子。 不仅是古佛再来,就是法身大士——证到无生法忍的这些人——过来,也是不昧本因的。....
2023-06-27

净慧老和尚:《坛经》之“顿”与“渐”
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他一生教化的。学禅的人对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理则顿悟。有位参禅者提出禅宗三关的问题”在见道方面、在悟理的境界上。开悟虽是顿悟佛性、顿见因缘法的实相,它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先有渐修后有顿悟,他是先顿悟、后渐修的” 关于顿悟和渐修的关系,就是找到了通向解脱的修行道路,在没有开悟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走的修行道路是否正确“还是顿悟渐修。....
2023-06-27

佛教常识:什么是三宝
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圆满佛道主要有佛身和佛德两个条件, 2、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所谓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
2023-06-27

慧律法师:自己烦恼不断佛菩萨怎么保佑你呢
不懂得摆(p....
2023-06-27

达照法师:修行是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业的善恶好坏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和身心的好坏,改善我们的身口意行为就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他的身心和世界才得以改善。而改善身心世界则是社会大众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了,被烦恼迷惑阻隔着的彼岸世界啊?何时才能重现心中应有的智慧!走在苦乐无常的茫茫人海中,如果错过了一个念头上的改善自我!如果错过了正在说话的语言改善。....
2023-06-27

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为佛陀的根本教义,便是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是佛陀教我们用来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以及解释这个修行方法的原理,切勿误解修行仅是出家人的事,也勿以为唯有吃素念佛或坐禅拜佛才是修行。这点可从上面的介绍之中得到理解,使我们见到了佛法的一个梗概,在此四谛法中,又以五蕴法分析了宇宙人生的本体,五蕴法中包罗了构成主观的六根和客观的六尘,这个五蕴的世间,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说明三世因果的循环。....
2023-06-27

宣化上人:四禅天的境界
参禅参到忘人无我的境界。便到初禅‘离生喜乐地’,破了众生的执着,而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受用,在此定的境界上,这是一般人得不到的快乐。 二禅是‘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得到最大的欢喜,知道自己在静坐。在定中离开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种的欢喜。在此境界,把念头也止住了。没有意念, 四禅是‘舍念清净地’。意念不但止住,得到非常清净、非常微妙的快乐,四禅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地位。....
2023-06-27

佛教基础知识问答:僧侣的衣服
僧衣、光头是人们区分僧、俗的第一标准, 佛教衣服对颜色、式样、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严格的规定。僧人的衣着要体现断除一切欲望,佛教崇尚的衣服偏偏是被世俗社会所轻贱抛弃的。 佛教僧人的衣服统称为袈裟,是僧服区别于俗人衣服的颜色”是指有名有姓的施主所送之衣服:是指不明姓名的施主所送之衣服;指别人丢弃的破衣碎布;人们把被火烧过、牛嚼过、鼠咬过及死人的衣服视同粪秽之物。僧人们拣回这些衣服。....
2023-06-27

延参法师:心地新秩序
很难谈到爱生活。不必要挑剔生活还有多少遗憾和不完美,自己的人生却活成一场孤独抑郁,生活当中有许多的关怀和友爱,人生的情怀是一种关怀和温暖,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缺少别人的关注和温暖, 活出生活的情意人生,爱生活,愿意分享生活,愿意理解生活。愿意陪伴生活,活出情义人生, 生活是一场在纷扰中去活出真爱,去活出生活的调整心态,活出生活的内心光明,活出生活的幸福至上,活出生活的友好可爱。....
2023-06-27

一诚长老:放下分别心
而且吃饭不要当饭吃,吃饭不当饭吃。把人生的价值放在这些事情上面,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穿着一根纱。以及这几种感知在心中所产生的判断和分别——它们的本质皆是空,钦慕诗中流露出的洒脱之气,见一个邋遢和尚正在烤地瓜,薰得老和尚鼻涕纵横。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然后他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 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2023-06-27

印光大师:如何避免灾祸
三界灾厄,惟佛威神力善能消除故。无代蔑有。灾分大小,胥由一切众生别业同业,感召而至。 灾字从水从火,示其来势猛烈,有一发而不易收拾之概。灾殃之种别,若刀兵,若瘟疫,若饥馑,若牢狱。若洪水为患,田庐淹没。若大地震裂,城邑为陷。 此外如毁灭一切所有之风灾火灾,以及其他猝不及防之一切悲惨之结果,皆得以灾祸之名目括之。思患而预防。 讲求避免之方,不可一日缓。今为饶益一切有情故,特别开此免灾方便门。....
2023-06-27

大安法师:怎样做到随遇而安
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法师,要做到随缘安乐,首先要智慧观照吾人在这一期生命当中。命运的好坏是由宿世的善恶业因所致; 今生的吉利福报是由于前世今生修了善。今生的逆境潦倒都是前世今生造恶所致,所以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p....
2023-06-27

如瑞法师:为什么你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珍惜当下的每一个因缘,那我们就应当生惭愧心。也许我今生没有惹过他,但很可能过去生中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因此今生他就是看我不顺眼,突然就觉得很讨厌,这都是过去生中的因因缘缘导致的,佛说“我不会给出家人打水的, 迦叶尊者就把水打回来了,你经过老鼠身边时,‘老鼠死在路上”’于是就在路边找个地方把老鼠埋了起来,这一生你们再碰到。我们常常遇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喜欢或讨厌的情况。....
2023-06-27

在家学佛有禁忌吗
在家学佛有禁忌吗,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我们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个香炉。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清洁,不敢进入寺院礼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其实这是低级鬼神的禁忌,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十方三宝、护法龙天,当然没有民间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适当的时间来为佛像安位就好。....
2023-06-27

达真堪布:怕什么就修什么
怕什么就修什么, 我们总想追求顺境。逃避逆境,顺利了就高兴,有坎坷了就难过。这叫动心,其实,在修行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都一样佛讲一切(p....
2023-06-27

腊八节佛成道日的由来
为本师释迦牟尼佛雪山成道日”腊八节也是佛教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才能进趋大彻大悟的菩提大道,素日里看见释迦牟尼如此虔诚苦修。这时见释迦牟尼已愿受愿,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释迦牟尼默坐金刚座上!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便成为佛教的一个盛大、隆重的纪念日, 由于牧牛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
2023-06-27

界诠法师:远离颠倒梦想
唐 欧阳询楷书《心经》, 当一个人牵挂一件事或思念一个人的时候心态就会失去(p....
2023-06-27

为何寺院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为什么进寺院见到的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和蔼可亲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欢喜,未来将从兜率天内院下生于人间。佛教寺院之所以将弥勒菩萨置于寺院的第一座殿堂中。常将自己化缘所得的东西分发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或孩子,相传这位布袋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以后寺院中的弥勒菩萨,渐渐变成了布袋和尚大肚子的形象“....
2023-06-27

圣严法师:不断变化的心念
不断变化的心念,心念在剎那之间生灭不已,心念经常在浮光掠影、捕风捉影的情形下变动不已,常常会改变主意,我改变了我的心”这就证明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所有众生的心念都随时在改变,众生的烦恼心变化不定。让你的心念改变,今天觉得厌恶至极的人,我们的看法和观念都会改变,所以我们一讲心念无常”正因为心念无常,在无常背后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它没有自私自利、自我执着“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变心意。....
2023-06-27

圣严法师:自我的成长
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入世化世而成为圆满的大觉者。例如诸佛成佛都以人身在人间成佛,一切菩萨必须以慈悲心广度众生,方能成佛,岂有众生可度,菩萨出现世间而又迷恋世间?岂能救度众生,菩萨们有慈悲;菩萨们有智慧,所以入世而不会被世事迷惑。并且运用智慧来指导去做救度众生的化世工作。这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的菩萨行?第一是闻慧,从听讲开示、看佛经书而摒除邪见,从思惟而得一心的定境。由定力而产生明晰的智慧。....
2023-06-27

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
佛菩萨无处不在,都希望佛菩萨能在身边,事相上的尊敬有事相上的表现形式,比如佛像经书不能低于腰部。现在抛开事相不说,如果你携带着一个佛像或者观音像,目的是让这个佛像来加持你,因为你想让他加持你,所以出门带着佛像,当然我们要避免非常不恭敬的那种行为。即使你不带着佛像走,如果你明确了佛教的正确理念,佛菩萨无处不在,只要你心存善念,护法龙天也加持。佛菩萨的法身是遍满十法界的。我们一念虔诚。....
2023-06-27

广钦老和尚:修行窍决
一心清净称佛名号,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老实念佛,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念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海里?常将阿弥陀佛念在心头!不要烦恼没有时间修行。若能行住坐卧随时都在念佛,要远离是非也是这句阿弥陀佛。随时静下来就要念佛,如果能明白这是业障的话, 6、行住坐卧都要念佛,便可察觉到我们的心几乎整天都在外头奔驰。没有观照在阿弥陀佛上,一心专注在佛号上,行住坐卧不离佛号,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
2023-06-27

觉醒法师:随缘即可
各有因缘,随缘即可,朋友圈里说很多传统手工艺人坚守几十年!真难得 —....
2023-06-27

济群法师:为什么“三宝”是“宝”
才能对三宝生起决定信心“ 为何将佛、法、僧称之为?尽管人人皆具三宝品质,三宝品质乃远离一切的无垢法,即三宝内在的觉悟、解脱等品质。是无垢、无漏的。三宝具有强大力量。可化解一切烦恼、执著,当生命内在的三宝品质发生作用时,三宝能净化心灵烦恼,世间垢净是随人心垢净而显现,因为内心充满烦恼。更要依三宝力量净化内心,三宝品质蕴涵无尽功德,正是依佛菩萨的清净心而显现。三宝品质极为殊胜;....
2023-06-27

如瑞法师:佛法的智慧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但出家人会吃饭,不要错过每一个修行的机会。要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饭吃的人。出家人吃饭要减口食,万贯家产都不如学佛, 学佛从早晨发愿开始,从每天晚上临睡前的忏悔开始。当愿众生,睡多了也会丧失智慧。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从无明中醒来,都能用智慧观照世间人生。愿三宝慈光,一切善愿成就,反思今天有没有全部住在正念。完全用佛的教导去做事,所以在临睡前要忏悔。....
2023-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