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是指哪四大
就是四大皆空嘛!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
2023-06-27
把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谁
非正式传入的更早:把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谁: 答,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在汉朝,非正式传入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续传过来,正式是指国家派使节到西域去迎请,礼请过来最初的两位法师。是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两位法师把佛教的法器、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为中国朝野所接受....
2023-06-27
在家居士生活中如何充实精神生活
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必先从家庭着手。人在社会上生活有两大要素?怎样才能够充实精神和物质呢:感情是指父母、夫妻、姐妹、兄弟、子女等,所谓人生有三苦,若其中任何一方面感情上有所缺失。 i对父母要孝顺;孝是孝养,要供养物质身体上所需。事事不逆父母之意“继母欲食鲜鱼,在双亲前不敢称老,用种种方法去孝顺父母,这些亦只是世间的孝顺。真正的孝顺是自己道业上有成就“并劝父母。....
2023-06-27
圣严法师:为何要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一颗柔软的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凡是自我主见很深、自我中心很强的人,是不可能有柔软心的,而佛法所说的“事实上就是最彻底的柔软心,无心“的”心“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当我们放下这颗自我心时,才能真正变得柔软,否则别人多说你两句,立刻就会武装起来,变得有棱有角,不但无法心(p。....
2023-06-27
明一法师:初学坐禅调五事
所谓调饮食、调睡眠、调心、调身、调息,一定要知道如何来调整自己的身体, 我在调整身体方面不能说是专家,吃东西是保证体力的最关键部分。我常常看见边上的人因为身体状态跟不上而用不上功,一吃腿子准疼”这是因为打坐容易上火,上坐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为了避免腿子疼,感冒咳嗽是禅修中最麻烦的事,因为说话会伤精、气、神,一说话尤其说多了的时候是很伤精、气、神的。在禅修做功夫的过程中。....
2023-06-27
佛学常识:什么是禅七
是佛门中精进修行的一种仪规”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西域传道的高僧,但大都是严守戒律,便得乞食于人,或靠信徒之供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与制度文化之差异,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有些必须靠帝王、大臣们之信仰供养,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传至六祖以后,其中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创立丛林制度的。....
2023-06-27
达照法师:认清无常希望永存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此产生自己的看法。确认这个世界就是无常的。就是说你对无常的理解一旦确定成为你的人生观,你就确实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相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常常一想到人生无常,也没有一个人能陪你死,没有人能代替你感受这个世界的快乐和痛苦,想求一个人理解你。也没有人能理解你死亡之前的那种孤独,在这样的一个变化无常、孤独的世界上生活。就会让人很难过、伤心落泪。无常是不是真的那么糟糕呢。....
2023-06-27
可以在经书上画重点吗
佛经那么讲的那么好,可不可以在经书上画重点吗? 有些人听说禅宗慧能大师一闻《金刚经》便开悟,或听闻太虚大师阅藏开悟。便也想深入经藏“但是面对种种”护经,的规矩。却也使很多人手足无措;例如经书脏了、破了该怎样处理才如法(p....
2023-06-27
明一法师:赵州这杯茶
饱餐明月更无渣,就和我自己以前用功的情景联系上了,这个偈子完全是描写衲子在禅堂里用功的情景,正好吃胡饼和赵州茶,而在坐参禅用功的衲子正是被称作为作家或将要成为作家的人,禅堂里面用功很累很辛苦,功夫用了一段时间后偷心就起来了。用功的衲子就会又累又困。越来越感觉功夫没有味道,这时候吃块饼喝杯茶,有了精神了就赶紧用功;告诉他们仔细再嚼嚼功夫。....
2023-06-27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如果是胎生,经过胎狱的过程岂不迷了吗? 大安法师答:如果是乘愿再来的佛菩萨的话,或者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者,他来的身份一般还是胎生。如果你是化身过来的,谈不清这个来历,你就很难摄受其他的人。他有能力,有种种神妙的化身,但是他要示现成迦毗罗卫国的一个太子。 不仅是古佛再来,就是法身大士——证到无生法忍的这些人——过来,也是不昧本因的。....
2023-06-27
净慧老和尚:《坛经》之“顿”与“渐”
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他一生教化的。学禅的人对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理则顿悟。有位参禅者提出禅宗三关的问题”在见道方面、在悟理的境界上。开悟虽是顿悟佛性、顿见因缘法的实相,它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先有渐修后有顿悟,他是先顿悟、后渐修的” 关于顿悟和渐修的关系,就是找到了通向解脱的修行道路,在没有开悟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走的修行道路是否正确“还是顿悟渐修。....
2023-06-27
佛教常识:什么是三宝
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圆满佛道主要有佛身和佛德两个条件, 2、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所谓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
2023-06-27
慧律法师:自己烦恼不断佛菩萨怎么保佑你呢
不懂得摆(p....
2023-06-27
达照法师:修行是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业的善恶好坏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和身心的好坏,改善我们的身口意行为就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他的身心和世界才得以改善。而改善身心世界则是社会大众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了,被烦恼迷惑阻隔着的彼岸世界啊?何时才能重现心中应有的智慧!走在苦乐无常的茫茫人海中,如果错过了一个念头上的改善自我!如果错过了正在说话的语言改善。....
2023-06-27
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为佛陀的根本教义,便是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是佛陀教我们用来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以及解释这个修行方法的原理,切勿误解修行仅是出家人的事,也勿以为唯有吃素念佛或坐禅拜佛才是修行。这点可从上面的介绍之中得到理解,使我们见到了佛法的一个梗概,在此四谛法中,又以五蕴法分析了宇宙人生的本体,五蕴法中包罗了构成主观的六根和客观的六尘,这个五蕴的世间,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说明三世因果的循环。....
2023-06-27
宣化上人:四禅天的境界
参禅参到忘人无我的境界。便到初禅‘离生喜乐地’,破了众生的执着,而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受用,在此定的境界上,这是一般人得不到的快乐。 二禅是‘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得到最大的欢喜,知道自己在静坐。在定中离开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种的欢喜。在此境界,把念头也止住了。没有意念, 四禅是‘舍念清净地’。意念不但止住,得到非常清净、非常微妙的快乐,四禅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地位。....
2023-06-27
佛教基础知识问答:僧侣的衣服
僧衣、光头是人们区分僧、俗的第一标准, 佛教衣服对颜色、式样、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严格的规定。僧人的衣着要体现断除一切欲望,佛教崇尚的衣服偏偏是被世俗社会所轻贱抛弃的。 佛教僧人的衣服统称为袈裟,是僧服区别于俗人衣服的颜色”是指有名有姓的施主所送之衣服:是指不明姓名的施主所送之衣服;指别人丢弃的破衣碎布;人们把被火烧过、牛嚼过、鼠咬过及死人的衣服视同粪秽之物。僧人们拣回这些衣服。....
2023-06-27
延参法师:心地新秩序
很难谈到爱生活。不必要挑剔生活还有多少遗憾和不完美,自己的人生却活成一场孤独抑郁,生活当中有许多的关怀和友爱,人生的情怀是一种关怀和温暖,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缺少别人的关注和温暖, 活出生活的情意人生,爱生活,愿意分享生活,愿意理解生活。愿意陪伴生活,活出情义人生, 生活是一场在纷扰中去活出真爱,去活出生活的调整心态,活出生活的内心光明,活出生活的幸福至上,活出生活的友好可爱。....
2023-06-27
一诚长老:放下分别心
而且吃饭不要当饭吃,吃饭不当饭吃。把人生的价值放在这些事情上面,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穿着一根纱。以及这几种感知在心中所产生的判断和分别——它们的本质皆是空,钦慕诗中流露出的洒脱之气,见一个邋遢和尚正在烤地瓜,薰得老和尚鼻涕纵横。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然后他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 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2023-06-27
印光大师:如何避免灾祸
三界灾厄,惟佛威神力善能消除故。无代蔑有。灾分大小,胥由一切众生别业同业,感召而至。 灾字从水从火,示其来势猛烈,有一发而不易收拾之概。灾殃之种别,若刀兵,若瘟疫,若饥馑,若牢狱。若洪水为患,田庐淹没。若大地震裂,城邑为陷。 此外如毁灭一切所有之风灾火灾,以及其他猝不及防之一切悲惨之结果,皆得以灾祸之名目括之。思患而预防。 讲求避免之方,不可一日缓。今为饶益一切有情故,特别开此免灾方便门。....
2023-06-27
大安法师:怎样做到随遇而安
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法师,要做到随缘安乐,首先要智慧观照吾人在这一期生命当中。命运的好坏是由宿世的善恶业因所致; 今生的吉利福报是由于前世今生修了善。今生的逆境潦倒都是前世今生造恶所致,所以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p....
2023-06-27
如瑞法师:为什么你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珍惜当下的每一个因缘,那我们就应当生惭愧心。也许我今生没有惹过他,但很可能过去生中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因此今生他就是看我不顺眼,突然就觉得很讨厌,这都是过去生中的因因缘缘导致的,佛说“我不会给出家人打水的, 迦叶尊者就把水打回来了,你经过老鼠身边时,‘老鼠死在路上”’于是就在路边找个地方把老鼠埋了起来,这一生你们再碰到。我们常常遇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喜欢或讨厌的情况。....
2023-06-27
在家学佛有禁忌吗
在家学佛有禁忌吗,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我们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个香炉。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清洁,不敢进入寺院礼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其实这是低级鬼神的禁忌,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十方三宝、护法龙天,当然没有民间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适当的时间来为佛像安位就好。....
2023-06-27
达真堪布:怕什么就修什么
怕什么就修什么, 我们总想追求顺境。逃避逆境,顺利了就高兴,有坎坷了就难过。这叫动心,其实,在修行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都一样佛讲一切(p....
2023-06-27
腊八节佛成道日的由来
为本师释迦牟尼佛雪山成道日”腊八节也是佛教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才能进趋大彻大悟的菩提大道,素日里看见释迦牟尼如此虔诚苦修。这时见释迦牟尼已愿受愿,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释迦牟尼默坐金刚座上!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便成为佛教的一个盛大、隆重的纪念日, 由于牧牛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
2023-06-27